同志们,请大家说说为啥学?学什么?怎样学?

[复制链接]
8298|49
HotTask51 发表于 2009-2-14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搬凳子听讲~~~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的捧场!新手同志们,我们永远在一起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一盏灯——对单片机的一点认识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教。<br />新手兄弟们,首先我们要明确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br />数字信号就是一系列高低相间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br />基本逻辑就是高电平和低电平,我们可以用“1”和“0”来表示这种逻辑。<br />那么是不是在数字电路中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态呢?不是,在电路中还有一种状态就是高电平向低电平或低电平向高电平的“过渡状态”。一般而言,过渡状态又称为“非稳态(非稳态过程)”。“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时间段呢,则称为“稳态”(相对的稳定)。当然,这是相对于过渡状态或非稳态而言的。<br />一般而言,由于过渡态相对于稳态是短暂的或者说无关紧要的,如果对器件的逻辑功能没有啥影响的话,则可以将其忽略。那么就可以认为逻辑电路中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这两种状态了。<br />高电平和低电平的范围是要明确的。高于多少才算是高电平?低于多少才算是低电平(电平的高低是相对于参考地导体而言的)。<br />当然,这些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嘿嘿。<br />还有一点我觉得是要明确的,就是“三态”。就是说除了高(1)、低(0)电平以外还有高阻态(Z)。例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双向三态总线”这样的概念。<br />至少我们要明确,高阻态是“开路”或“绝缘”的状态,或者说相对于端子来说呈现很高的电阻,比方说可以在外部加一个直流电压来测量流进(或流出)端子的电流,那么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流进(或流出)端子的电流应该是很小的(或者说等于零)。显然,这是相对于你选择的地(导体)而言的。<br />我想以上的知识都是大家伙知道的,嘿嘿。<br />凡是称为“系统”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部件了。那么怎样对系统进行划分呢?<br />我觉得根据功能划分系统是正确的。一个三极管不能说是系统,而由一个三极管构成的完整的放大电路就可以称为一个系统了,因为这个系统有了明确的功能。<br />单片机系统就是由一些功能部件(或者称为子系统)构成的。<br />我认为单片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控制性和实时性。<br />我们可以用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这就是控制性和实时性的体现。<br />你能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这就是控制性;灯泡能在一定的时间亮与灭,这就是实时性。你能用单片机做一个让发光二极管一亮一灭的装置,其实这个装置就可以称为“实时控制系统”。你通过程序改变了发光二极管亮与灭的时间的长短,那么这就一个“可控制的实时系统”。<br />如果有一台逻辑分析仪,我们就可以观测到那些随时间做高、低变化的数字信号了(当然,俺很穷买不起那些昂贵的仪器,哈哈)。<br /><br /><br />
iC921 发表于 2009-2-16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不知道是为啥学

反正是学起来了就一直学下去<br /><br />很难的问题。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6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天空中的一道闪电,一声炸雷

在远古的时候这就是人类对电的认识吧,嘿嘿<br />一道霹雳直击那片树林,于是乎——火诞生了!再于是,人类就知道用火烧东西吃(就是我们今天的——烤肉)。<br />也就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电就为我们服务了。原始人可能也想把雷电存储起来利用,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技术(就是现在也没有)。<br />直到最近的二百年,电学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电池到电子管到晶体管一直到集成电路。<br />电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为人类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做出卓越的贡献,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之一。<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7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要有吃苦的精神

以下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教。<br /><br />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能够直接把知识、技能输入到人脑中的技术,哈哈。<br />学习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行的。所以,古人才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r />一句俗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是这样的啊,哈哈。<br />考试只需要几个小时,而人生却是漫长的几十年。<br />学电子是不容易啊,因为她不仅抽象而且复杂,信息量巨大。有前辈说:“进入了这个门,就要打算一生的学习”。的确如此,因为电子技术是在飞速发展的,知识更新很快。<br />天才毕竟是少数,我们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没有前人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有现在人的认识。<br />牛顿有句名言:“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br />就知识本身而言她是没有国籍、地位以及身份的差别的,不管对于谁她都是平等的。能否掌握知识主要在于个人的努力以及方**。<br />别人掌握的并不是您所掌握的。要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就离不开实践和正确的方法。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观是认识的自然法则,我们不能违背这个法则。<br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r />愿我们共进,共勉,在每一天。<br /><br /><br />
iC921 发表于 2009-2-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笔记1

  
Batistuta_ 发表于 2009-2-17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gudujianlover 发表于 2009-2-18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活着

为了生活而学,学“别人”,自学。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8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一双电眼吧!—— 看清这个电子世界

谈一下仪器中的有关理论,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启发和帮助。<br /><br />我们用什么去直观的认识电呢?毫无疑问——电子仪器。<br />万用表是大家熟悉的。它的基本功能是测量电信号的平均值或有效值以及一般的电阻值测量。<br />万用表的价格相对是便宜的,它所能感知信号能力也是很有限的。<br />要想对信号更进步的认知,那么就要用到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了。如果要对网络的性质有深入的感知,那么就要用到矢量网络分析仪。<br />当然了,上述仪器中俺除了有万用表和一个10MHz带宽的低档示波器以外,其它的就啥没有了啊,甚至俺都没有亲眼见过啊,哈哈。<br />请大家注意:信号不因为测量或没有测量而存在。这句话有两层含义:1.仪器是一个独立的系统。2.任何测量都会对被测系统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采取措施尽量的减少这种影响,但是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br />示波器可以在时间轴上为我们展现信号的特征。比方说,周期信号的周期(倒数就是其频率)。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及上冲(或下冲等等)。<br />理想的示波器的带宽从0~无穷,可以测量任意小或任意大幅度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对被测系统没有任何影响,不会对被测波形造成任何失真。当然现在好像还没有这种示波器。但是至少我们能明确了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了,哈哈。这就是理想化参数的意义吧——做为参照,使实际参数不断与其接近。<br />示波器在一维的时间轴上把信号展现给我们,让我们看清了信号是怎样变化的。<br />有的时候仅仅是用示波器观测信号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感知信号更多的信息。于是频谱分析仪(频谱仪)就出现了。<br />频谱仪把信号展现在频率轴上,告诉我们信号都含有什么样的频率,各种频率成分所占的比重是多少。这样我们就对信号的认知就更深入了一步。<br />有了示波器和频谱仪我们就可以对信号进行二维度的认识了;信号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以及信号是由怎样的频率成分组成的。<br />有的时候,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信号中的频率成分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就有了调制度分析仪。这个仪器可以把信号的频率展现在时间轴上,让我们观察到信号中的频率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br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对电信号的三个维度上的认识。即:幅度——时间;幅度——频率;频率——时间。<br />矢量网络分析仪是测量网络的阻抗——频率特性(或导纳——频率特性)的仪器,它可以把系统的阻抗(或导纳)展现在频率轴上(阻抗或导纳是复数)。用它来测量某些系统的传输参数(例如S参数、Z参数、Y参数等等),以进行匹配(例如发射机与天线的匹配)。<br />当然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并不需要去认识这么多,嘿嘿。况且这些仪器是很昂贵的。据说,一台好一点的频谱仪就要7、8万*币。<br />但是从仪器的角度上去认识一下电信号(或系统)也是大有益处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电信号的本质。<br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找找这方面的资料。<br />哈哈,俺对那些仪器的认识大多都是通过广而告之获得的。<br /><br /><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8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志在我胸!

歌曲:壮志在我胸&nbsp;歌手:李宗盛<br />拍拍身上的灰尘&nbsp;振作疲惫的精神<br />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nbsp;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br />早就习惯一个人&nbsp;少人关心少人问<br />就算无人为我付青春&nbsp;至上我还保留一份真<br />拍拍身上的灰尘&nbsp;振作疲惫的精神<br />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nbsp;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br />莫笑我是多情种&nbsp;莫以成败论英雄<br />人的遭遇本不同&nbsp;但有豪情壮志在我胸<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管哪山高水又深<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也不能阻挡我奔前程<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茫茫未知的旅程&nbsp;我要认真面对我的人生<br />拍拍身上的灰尘&nbsp;振作疲惫的精神<br />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nbsp;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br />莫笑我是多情种&nbsp;莫以成败论英雄<br />人的遭遇本不同&nbsp;但有豪情壮志在我胸<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管哪山高水又深<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也不能阻挡我奔前程<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茫茫未知的旅程&nbsp;我要认真面对我的人生<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管哪山高水又深<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也不能阻挡我奔前程<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茫茫未知的旅程&nbsp;我要认真面对我的人生<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管哪山高水又深<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也不能阻挡我奔前程<br />嘿呦嘿嘿&nbsp;嘿呦嘿&nbsp;茫茫未知的旅程&nbsp;我要认真面对我的人生<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8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为了明天而奋斗!

加油兄弟们!
dashuiliou 发表于 2009-2-1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感兴趣,所以去学。

  
一朝成名 发表于 2009-2-1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不的不顶

  
ke1230 发表于 2009-2-1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爱生活

&nbsp;&nbsp;热爱生活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9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

个人观点,请多多批评指教。<br /><br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的乱帮助。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哈哈。<br /><br />我是没有多大的本事的。但是非常愿意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么我将是很喜悦的。<br /><br />我不习惯照着别人的路子去走,总是想弄个究竟。总是喜欢问个为什这样?为什么不那样?嘿嘿.....<br /><br />将来我可能从事维修或者设计工作。当然首先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然后才能谈到什么理想和抱负。<br /><br />我是个很讲究原则的人。同事说我是满口的大道理,我也承认这一点。但是我还是要做我的人的。我肯定不会去做那些犯法和缺德的事,由此有些人说俺没有头脑。哈哈.....<br /><br />我不习惯巴结领导,有些人说我木纳。的却,让我纳闷的是领导比俺挣的钱多多了,俺为啥还要去巴结领导那?应该领导救济穷人才对啊,哈哈。<br /><br />当然,这个世界应该的事太多,不应该的事也太多,就不要去问个究竟了。“活着就有意义,有意义就是活着”,哈哈.....
Batistuta_ 发表于 2009-2-19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就有意义,有意义就是活着"

呵呵.
xwj 发表于 2009-2-19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真的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最打动我心的一本书,但我恨作者!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2-1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

由一台收音机所想到的.....<br />1980年,那年俺才7岁。记得家里买了个“红灯”牌的收音机,我记得价格大约是80块左右。要知道兄弟们,那时的80块是个啥概念。那时的精肉七毛钱一斤,肥肉九毛钱一斤。据说,肥肉可以炼油,还能生产出油渣可以炒菜(那个时候,要是菜里有几片油渣,那俺们吃起来觉得那个香啊,哈哈),所以比瘦肉贵。当然,现在是倒过来了,嘿嘿。<br />家里把这个“东东”象个宝贝似的供奉着(因为那时这是俺家唯一的现代化家电,嘿嘿)。俺记得每天听的最多的就是“新闻联播”和“小喇叭现在开始广播了”.....哈哈。<br />不过,俺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个玩艺为啥会发出声来。终于有一天,俺趁着父母没在意把它的后盖给拆开了。哈哈,里面有好多东东哦。在后来,7岁的俺就用小改刀(就是螺丝刀)把里面的“中周”拧了几下(感觉挺好玩),哈哈。在后来就可想而之了,收音机收不到台了!这下可把俺吓坏了,赶紧放好那个“宝贝”。等到父母回家时,俺故意的说“那个收音机怎么收不到台了”,哈哈。父母也找不到原因,哈哈,因此俺就少了一顿屁股啊。<br />又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宝贝”终于被俺“分解”了。不过,俺还留了个外壳,像模像样的放在那里.....<br />美好的童年阿,我们这些70后的人可能都有感触啊,哈哈.....<br /><br />
还我今生 发表于 2009-2-1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周天卦象,习五行阴阳,见人生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