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水锂电”——仅转不评论

[复制链接]
3294|22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WM|  楼主 | 2013-3-14 1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最新一期《自然》(Nature)杂志子刊《科学报道》(Sci. Report)刊发了复旦大学吴宇平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关于水溶液锂电池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吴宇平课题组采用复合膜将金属锂进行包覆,而后将其置于pH值呈中性的水溶液中,与锂离子电池中传统的正极材料如尖晶石锰酸锂组装,制成了平均充电电压为4.2V、放电电压为4.0V的新型水锂电。这一成果大大突破了水溶液的理论分解电压1.23V。吴教授课题组发明的新型水溶液可充锂电池(简称为“水锂电”)的能量密度(即同样大小、质量的情况下,每单位储存电能的多少)比目前普遍采用的有机电解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要高出了80%。

据吴宇平教授介绍,水锂电是当今锂电池研发的前沿和方向之一,它是用普通的水溶液来替换传统锂电池中的有机电解质溶液。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尽管具有诸多优点,并且在民众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大型的储能系统中,用传统方法制造的锂电池成本高,对生产条件要求高,并且由于有机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迫切需要发展新型的低成本、易大规模生产、安全环保的蓄电池体系。由于水溶液的安全性能高,不会起火,离子导电率高,且成本也低,水锂电已经成为下一代大型储能电池发展的优选方向。

据悉,复旦大学自2005年起就一直在开展水锂电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探索,相关研究成果曾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能源与环境科学》等国际权威的专业刊物上。在我国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至2007年复旦大学在新型水锂电方面的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成果和科研水平开始居于世界先进地位。

在此次发表的最新成果中,复旦大学化学系吴宇平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成员研究设计了全新的思路,并首次提出了锂离子在该复合膜发生“电位穿越”的理论。

锂电池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依靠锂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的迁移而产生电流的。这种迁移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但是由于低电位的锂离子会和水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析出氢,生成氢氧化锂),从而使电池自身发生损耗,不能发生可逆充电,因此水锂电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防止锂离子和水在低电位发生反应。而采用原有的“极化”(即不断尝试使用新型的材料制作电极)解决方案,只能使水锂电所产生的的电压最多达到2.0V,而且充放电效率低。

吴宇平教授则换了另外一种思路,用高分子材料和四轴飞行器材料制成复合膜,包裹在金属锂外。而这层复合膜成为了锂离子的电位在正负极之间“时空穿越”的“随意门”和“时光机”——在这个膜的作用下,质子和水分子无法在低电位下得到电子,就不会在锂离子迁移过程中发生析氢或者水的分解。吴宇平教授打趣地说道:“你可以把他形象地想象成锂离子的电位经过膜,一下就到了负极,然后又直接从负极回到正极,就好像科幻片中,人跨过时光门可以直接在地球和外太空之间往返。”因此,吴教授也把这一新发现称作“电位穿越”。据介绍,复旦的包裹复合膜的新型水锂电,可以大幅降低电池的成本,提高其能量密度,从而使电池充电时间更短,储存电量更多,耐用时间更久。该体系计算的实际能量密度大于220 Wh/Kg(瓦时/公斤),能量效率高达95%,预计装备这一新型水锂电的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有望达到400公里,而现在市面上售卖的电动车出行距离为150-180公里(如荣威E50在60公里等速时续航里程为180公里)。

此外,相对于之前非水的有机溶剂与锂盐溶液——这些有机溶剂在过度充电、短路等不良使用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锂离子电池发生起火甚至爆炸——新型的水锂电采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阻燃性增强,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烫发热,安全性能和成本较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据介绍,时刻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给消费者100%的信心,已经成为现有电动产品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阻碍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不断消耗,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开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些均离不开电化学储能——新型电池。因此,像水锂电这样的电化学储能有望为21世纪具有持续、爆炸式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新型水锂电在生活中可具体应用到各方各面”,吴宇平教授说,“希望水锂电的突破能够最终使消费者对安全放心、对成本接受,解决目前全球踌躇不前的电动汽车产业的主要障碍,为新能源发展、为中国和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注入新动力。”


转自官网

相关帖子

沙发
tyw| | 2013-3-14 14:1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期待低成本产品上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yanwen217| | 2013-3-14 1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wen217 于 2013-3-14 14:51 编辑

无法分辨真假,看到上海的学校名字就想起了那个“汉芯”;P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yewuyi| | 2013-3-14 17:2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只要看到某某教授说某某新发明,俺都先打几个问号。

现在只要看到某某教授做某某新产品,俺都先打几个感叹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cgd| | 2013-3-14 20:47 | 只看该作者
;P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DONGXU| | 2013-3-14 22:50 | 只看该作者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充电10秒钟,可行驶400公里”的电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DONGXU| | 2013-3-14 22:51 | 只看该作者
晕,怎么发了两次,这电池太V5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HWM|  楼主 | 2013-3-14 22:53 | 只看该作者
DONGXU 发表于 2013-3-14 22:50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充电10秒钟,可行驶400公里”的电池?

你从哪里看到10秒钟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DONGXU| | 2013-3-14 23:54 | 只看该作者
本论坛里还有一篇“复旦大学这个研究成果太夸张了吧?”从这个里看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xukun977| | 2013-3-15 00:23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kupcn| | 2013-3-15 01:5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看看什么时候能上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HWM|  楼主 | 2013-3-15 08:32 | 只看该作者
DONGXU 发表于 2013-3-14 23:54
本论坛里还有一篇“复旦大学这个研究成果太夸张了吧?”从这个里看的

看过“拷贝不走样”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HWM|  楼主 | 2013-3-15 08:37 | 只看该作者
本以为都能理解转此文的用意,事实告诉我,高估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ymind| | 2013-3-15 09:05 | 只看该作者
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进步,但原文里没提到充电时间呀,市电下充电时间到底是多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奔牛滚滚| | 2013-3-15 09:51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出的成果,至今连个鬼影的没看到一个,多半是钱骗到手了.庆功宴开过了,成果消失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ocon| | 2013-3-15 12: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本来是利好消息,经过“社会精英”的加工就成了黑复旦的证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shalixi| | 2013-3-15 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alixi 于 2013-3-15 13:11 编辑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5290.htm
电动汽车只需充电10秒,仅消耗60度交流电,即可行驶400公里,


吴宇平目录

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代表性论文
研发出新型锂电池


复旦大学教授(博导)(Yupin Wu) 男,生于1969年,教授。1987-1991年在湘潭大学化学系学  
习,并分别于1990年、1991年完成了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两个专业学士毕业论文的设计。1994年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2001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JST)的资助下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作,并担任客员研究员。2001-2003年在德国洪堡基金委的资助下到开姆尼兹工业大学(原卡尔×马克思大学)作访问学者。2003年8月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到复旦大学化学系,聘为教授。
目前已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上已经发表了论文60余篇,其中SCI刊物30多篇,EI收录15篇。并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19次,其中2次为大会邀请报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其中3项已经获得了授权。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嵌入(插入,intercalation)电极反应动力学;固体电解质;固态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微型电池及其材料制备。在很多参加主持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会议。
2013年,最新一期《自然》(Nature)杂志子刊《科学报道》(Sci.Report)刊发了复旦大学教授吴宇平课题组的一项重磅研究成果。这项关于水溶液锂电池体系的最新研究,可将锂电池性能提高80%。电动汽车只需充电10秒,仅消耗60度交流电,即可行驶400公里,这种电池成本低廉,安全不易爆炸。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tyw| | 2013-3-15 13:16 | 只看该作者
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真相大白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shalixi| | 2013-3-15 13:19 | 只看该作者
估计哪个地方拷贝走样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bald| | 2013-3-15 13:43 | 只看该作者
就**本身,局外人看来无懈可击。
但引起争议的是10秒和400公里两个数据
这10秒的原始出处不明,是否COPY走样我们无从评判。但我不相信这个数据时杜撰出来的。
也许是电池本身有能力在10秒内完成充电过程而不至于发生意外----这个与供电系统的能力无关。
然后有人有意或无意的把这两个元素糅合在一起变成了:“电动汽车只需充电10秒,仅消耗60度交流电,即可行驶400公里”。
这应该是最为体面的解释了。

另外:“该体系计算的实际能量密度大于220 Wh/Kg(瓦时/公斤),能量效率高达95%”。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个理论,还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WM

1230

主题

20953

帖子

15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