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手一直有个疑问,关于布线时的“直角”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阿南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tjcwt| | 2008-1-8 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re 阿南,多谢了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截面积有变化,换言之线宽有变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michael_li| | 2008-1-8 23:5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过孔都比较粗

对于高频来说
由于集肤效应,也能较好的传输信号

不过寄生电容 电感,能避免就避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michael_li| | 2008-1-9 00: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是占坑来学习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王紫豪| | 2008-1-9 00:03 | 只看该作者

re

我认为低频或者电源关系不大,高频的话还是45度或者圆弧,另外尽量不要过孔,减小寄生电容电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iC921| | 2008-1-9 01:10 | 只看该作者

能不分支最好吧

顺序走下去。

分支处相当于进行了星形连接,有阻抗突变的问题。出去后线路不等长又反射回来,对于高速来说,可能要有问题。
相关链接: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81/20081713624481.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阿南|  楼主 | 2008-1-9 10:17 | 只看该作者

王版主的意思是:只要不是高频(即高速,低速数字电路,电源等)

这些走线的方式影响不大,简洁、美观就可以,而过孔能少就少。是这样吗?老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cmoscmos| | 2008-1-9 10:42 | 只看该作者

2楼和3楼的走法都能接受。

2楼和3楼的走法都能接受。500兆以下,过孔的效应可忽略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xwj| | 2008-1-9 10:48 | 只看该作者

应该从存储器1管脚穿过去,一直串到最末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王紫豪| | 2008-1-9 13:08 | 只看该作者

re 阿南

恩,我是这样理解的。另外如果低频,过孔影响也不大。我一直认为在pcb工作中,布局的影响比布线要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阿南|  楼主 | 2008-1-9 13: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王及众兄弟.

呵呵,阿南已经喜欢上了PCB!等画好一块后,再让大伙给指正指正,这样才能有提高,哈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zzdianzimi| | 2008-1-9 14:00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大该被打屁股喽!!!哈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王紫豪| | 2008-1-9 14: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是说我吗?哈哈,打吧,打一下¥10000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liyongzhou| | 2008-1-10 12:02 | 只看该作者

下学期要学高频电路了,学习中……


   还看不大懂,不过好像跟《工程电磁理论》中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有关,
以前觉得学了没用,现在看来这些原理都是基于我们所学看视枯燥的理论有关,下学期的高频电路偶得重视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jasonell| | 2008-1-10 12:57 | 只看该作者

走钝角,还有pcb加工方面的好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sharks| | 2008-1-11 01:0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50MHz以下,直接弯角根本没区别,但是

    过热风工艺(整平、回流等)的时候,锐角容易因为应力集中而断裂,特别是细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s99060| | 2008-1-11 21:13 | 只看该作者

ls对的

包括腐蚀时,大角度的折线内外的腐蚀液蜗旋会影响质量,特别是厚的铜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yinxin| | 2008-1-11 22:30 | 只看该作者

上下两层90度走线,过孔在哪里好呢?

上下两层90度走线,过孔在哪里好呢?C:Documents and Settingsdd桌面未命名.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maxing| | 2008-1-12 01:0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好帖!能解决不少疑惑,占个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yewuyi| | 2008-1-12 11:19 | 只看该作者

徐老板其实已经说了根本问题……

xwj 发表于 2008-1-9 10:48 PCB 技术 ←返回版面    

29楼: 应该从存储器1管脚穿过去,一直串到最末端 




如果你打算用过孔,那么就要估算这将对你的设计带来多大影响,如果你可以比较明确的认为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用过孔转,如果你不会估计或者估计不出来就需要从信号的源头直接一点出线,也就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阿南|  楼主 | 2008-1-12 15:45 | 只看该作者

re thidxjtu(41楼):

角度变化和过孔都会引起阻抗变化,在走线时以阻抗变化次数最少的原则,所以将角度变化和过孔在同一点上为最佳.这也就是您在7楼表达的:"2楼图左边的好,因为只有一次阻抗变化。 ",是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