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讨论]

大家怎样看待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需求及发展

[复制链接]
1087|3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ream2020|  楼主 | 2013-6-6 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引入工业机器人,它将深远影响中国制造的方方面面。客观认识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现状和趋势,比较中外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发展异同,是剖析工业机器人对中国产业转型。
      工业机器人在五金、焊接、汽车制造等企业逐步普遍应用,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精确度的提高,且中国目前面临着用工荒,而中国又是一个大的制造过家,未来中国将是工业及机器人最大的需求市场

      关于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大家有哪些看法呢?

相关帖子

沙发
开发者_test| | 2013-6-6 10:36 | 只看该作者
是方向 可惜小公司没有入门门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某路人甲| | 2013-6-6 13:59 | 只看该作者
机器人好东西呀,去年不还有一段时间在论坛上兴起热潮吗?话说富士康都想引进了,说明这玩意前景还是不错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dream2020|  楼主 | 2013-6-9 14:10 | 只看该作者
在睿工业看到一个评论,觉得观点不错,贴上来:
大因素驱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第一个驱动力是机器代替人工:
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80、90后已经成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相比60、70后,他们诉求较多,其中的显著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工资低、单调重复繁重、环境差的工作,导致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每到岁末年初这种“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从事这类工作。
其二是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经济性不断提升。一方面,劳动力工资全面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速,到2010年已经超过5000美元,而且由于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涨幅比城镇职工还要快。另一方面,机器人本体价格不断下降。机器人价格下降不仅是国际趋势,而且还因为主要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组装线,降低本体成本和价格。继ABB之后,安川和库卡也开始在中国建设组装线,并于2013年投产,两家在中国最终年产量将合计达11000台,相当于201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的近一半。川崎于2012年12月24日也发布消息要在中国建组装线。
上述两项因素,导致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经济性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越来越短,有的甚至两年就可以回本。
第二个驱动动力是产业升级:
日韩等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都出现大幅下降,日本GDP从1956-1973年年均复合增速9.22%下降到1974-1991年年均复合增速3.95%,产业结构也出现三个变化:一是传统重化工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渐萎缩,产业内重组与整合明显加强;二是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普及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三是服务业占比上升与消费升级并存。
反观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日本70年代初类似,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升级是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自动化成套设备相配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关注市场,关注细节

29

主题

135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