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数据无法稳定

[复制链接]
5600|39
gxs64 发表于 2013-6-1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mangui 发表于 2013-6-1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滑动滤波算法呢   平均值变化较大
其次就是在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做一定的滤波处理  
wdm 发表于 2013-6-1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主要的一点:称重传感器的技术指标里本来就有温漂和时漂这两个技术指标的。
呆板书生 发表于 2013-6-20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现场,我曾经试过,一个风扇吹一下都有0.02g的变化
宋业科 发表于 2013-6-2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数字传感器。
 楼主| 3htech 发表于 2013-6-2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wdm 发表于 2013-6-19 20:04
还要主要的一点:称重传感器的技术指标里本来就有温漂和时漂这两个技术指标的。 ...

谢谢大虾回帖。不是漂移的问题。是标定无后就跳动这么多。
F8023M 发表于 2013-6-2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如楼上所说的,128倍的增益是不够,怎么算已经有人给你说了,模拟传感器托很长的引线的话会引入干扰,试试5芯的带屏蔽的,或者6线传感器。楼上所说的数字传感器无非就是把AD部分放到了传感器里面,这样是有好处的,我们现在的做法就是AD部分尽量的靠近传感器,AD板再给仪表通讯。3kg的传感器用AD7719轻松做到0.05g的。个人愚见。
HORSE7812 发表于 2013-6-2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3htech 发表于 2013-6-20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F8023M 发表于 2013-6-20 10:59
首先如楼上所说的,128倍的增益是不够,怎么算已经有人给你说了,模拟传感器托很长的引线的话会引入干扰, ...

谢谢大虾顶帖~。在实验室内确实可以做到的您说的水平。
现场干扰太大。
我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另,客户的机械结构,决定了传感器线就得这么长了。
梦在他乡 发表于 2013-6-2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满量程3kg分辨到0.2g需要的分辨率是1/15000,用传统的放大器+AD芯片的办法在不考虑时间漂移和温度漂移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真正到实际应用肯定会存在问题。另外你的传感器距离太远极易受布线和外接干扰,可以考虑数字传感器或者采用专用的带长线补偿和温度补偿的数据采集模块。
skylinehbu 发表于 2013-6-2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kylinehbu 于 2013-6-20 21:25 编辑

2
zhangmangui 发表于 2013-6-2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3htech 发表于 2013-6-20 14:36
在实验室内吧,没问题,但是到现场就歇菜了。

有那么严重吗  
 楼主| 3htech 发表于 2013-6-2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mangui 发表于 2013-6-21 09:01
有那么严重吗

数据稳定不了了。
F8023M 发表于 2013-6-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3htech 发表于 2013-6-21 11:28
数据稳定不了了。

现在还没有解决吗? 你的AD有效值在实验室环境下可以做到多少位?在现场又能多少位?客户的现场难道传感器在震动?要是这样的话那算法就比较复杂了
F8023M 发表于 2013-6-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F8023M 发表于 2013-6-28 11:16
现在还没有解决吗? 你的AD有效值在实验室环境下可以做到多少位?在现场又能多少位?客户的现场难道传感 ...

不行的话,私信我咱们可以聊聊,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楼主| 3htech 发表于 2013-6-2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F8023M 发表于 2013-6-28 11:17
不行的话,私信我咱们可以聊聊,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正在焊接新板子呐。
谢谢大神~
xinxi 发表于 2013-6-30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做过  3KG传感器,采用积分ad   16位。0.5g精度 没问题
diweo 发表于 2013-6-3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0.2g精度应该不难呀。
http://www.analog.com/static/imp ... it_notes/CN0102.pdf里面的精度是0.02
jjeemm77 发表于 2013-7-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噪比与增益比是矛盾的!…把单级放大改为多级放大!而单级增益降低!改善信噪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