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3-7-11 08:39 编辑
按照楼主例子的结论,只有C2/C1的比值,等于β,没有C与L的比例信息。为了验证,本人对该电路作了仿真,并与新原理的仿真(新仿真)作了对比。新仿真与楼主电路仿真的关系,好比歼-10战机伴歼-20试飞的关系,为雷达提供靶子。即,新仿真根据参数的变化判断起振与否,然后根据同样的参数,看楼主电路的表现。 新仿真已经经过不同组态电路的多次验证。此仿真频率为500MHz。晶体管参数由厂家提供。楼主电路的仿真只能观察节点阻抗是否有负阻,有负阻则“有可能”起振。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在实践中,大电容比未必能起振。 新仿真采用非接地电感元件支路耦合信号源的方式,进行传输系数的仿真。信号源也可以通过其他接地谐振元件支路耦合进行仿真。
下面仿真中,C2=k*C1,k即β。
此仿真中,k=10,C1=3.3pf,C2=33pf,L=22.3nh。新仿真满足起振条件,即S’21=0dB,GD<0,端口阻抗仿真略,见中图。楼主电路的节点阻抗仿真,采用的是Z参数仿真,可以同时在多个节点仿真。此输入节点阻抗实部Re(Zin)=-45.8,输出节点阻抗实部Re(Zout)=-6.09,见右图。 楼主给的频率公式:ω^2 = (C1 + C2) / (C1 C2 L)
此仿真频率f=615.3MHz。
为了显示我第3点质疑:C2/C1<1也可能起振,下面的仿真将k设为0.1。
结果:C1=32.5pf,C2=3.25pf,L=22.3nh,新仿真满足起振条件。楼主电路的结果:Re(Zin)=-83,Re(Zout)=-261.4,f=620MHz。
再看满足C比例要求,L、C随意取值不起振的仿真。
k=10,C1=21pf,C2=210pf,L=4nh; Re(Zin)=-65,Re(Zout)=0.01,谐振点f=576MHz。有负阻,未必起振,这个例子给的结果有判断起振的可靠判据吗?
再看k=0.1的情况,即C1、C2的大小掉个个。
k=0.1,C1=189pf,C2=18.9pf,L=4nh,新仿真不起振。 在这个仿真中,楼主电路的谐振点移高了,在该谐振点上,两个节点阻抗实部都>0,说明无负阻,不起振。
f=607MHz。
楼主现有理论方式的仿真表现,就是我说的“静态分析”表现的实例。先不提模型电路是否合理,仅凭一个稳态方程,所能得到的结果是非常有限的,更别指望得到动态的结果。因此,由静态分析得到的“无线性稳态理论”的可信度也值得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