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黑洞的视界跟质量有关,本身则跟质量无关。
之所以目前人类观测到的黑洞只有大型恒星坍缩后形成的是因为已知的自然机制仅有大质量恒星演化至黑洞这一条路,但不能因此排斥其他因素可以形成黑洞。 地球质量大小的黑洞理论上存在,前提是将地球压缩到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内,这需要的能量即使大质量恒星坍缩成黑洞前的超新星爆炸也远远力不能及,但创世大爆炸初期却完全可能,而更小型的黑洞形成起来会更容易些,也许宇宙中就有或曾经有过这样的自然存在,科学对此并不排斥,只是技术还未发展到可以验证或探测的地步。 关于黑洞,对于绝大多数人的一个重大认识误区是黑洞会吞噬一切,是的,黑洞的确会吞噬一切但仅仅发生在其视界及视界以内,这个前提必不可少,而黑洞视界的大小则完全由黑洞的质量决定,所谓的将地球压缩成黑洞的尺寸只是其视界尺寸,黑洞本身则完全没有尺寸的概念称之为“奇点”,视界以外,黑洞的表现和其他等质量物质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万能的上帝有如下的意志:“把地球压缩成一个黑洞”,于是地球成为了一个黑洞,但对太阳系的其他成员而言甚至根本察觉不到这种改变,连月亮都依然会沿着固有的轨道绕着“地球黑洞”运转,地球黑洞也只能吞噬着不幸落入其视界的那点可怜的物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增长其质量,怕是到了太阳已死也不能对太阳系其他成员产生明显的影响(具体时间需要计算,但可以肯定极其漫长)。 根据霍金的研究发现,黑洞其实并不是完全“黑”的,视界处的量子效应会使黑洞产生辐射即所谓的“霍金辐射”,从而损失黑洞的质量,如果黑洞吞噬外来的质量无法抵消因霍金辐射减小的质量,黑洞会最终完全“蒸发”。黑洞的霍金辐射与黑洞的质量相关,质量越小的黑洞其霍金辐射也越强烈,而质量越小的黑洞其视界也越小,获取物质补充的机会也自然越小,质量小到一定程度的黑洞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无法避免其很快蒸发的命运,所以即使人工可以制造黑洞(尚无理论支持只能说目前的理论不排斥),只要黑洞的质量不越界就不会有吞噬地球的危险。 这里唯一的悬念是:假如对撞机实验可以形成黑洞,那么以这种方式制造的黑洞何时可以具有能够吞噬地球的质量呢?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远远不能,更何况还有一个未必成真的“假如”。
我这就去洗洗睡了,明天该干嘛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