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70年代黑白电视机原理分解概要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Lgz2006| | 2013-11-3 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到001时代,馈线已经很少用扁的了
高频头(俗称)实现良好的宽带频率选择和低的噪声,以及辅助(延迟)AGC
全电视信号未经分离之前,通常称为“通道”电路,其特性性主要体现于幅频曲线上。通过多个选频回路构成参差调谐,实现较复杂曲线


至于彩电那个“梳状滤波器”到现在也没弄清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2
maychang| | 2013-11-3 11:19 | 只看该作者
给楼主助助兴。 图说百年电视机发展史.rar (1.69 MB)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Lgz2006| | 2013-11-3 11:50 | 只看该作者
86年买了个20寸M11机芯国产机,89年卖了还赚了1000!又买个21平遥花了4700!90年换个29的8000(还算便宜呢)
这段儿兴许也被写进什么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halixi 2013-11-3 12:23 回复TA
算早的,我是90年买的第一台,上海牌,两千多。 
44
autopccopy| | 2013-11-4 1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utopccopy 于 2013-11-4 19:27 编辑

顶!
我研究过一下彩电的超级单片机:8位MCU+高放、中放、解码、驱动等都集中在一起,使用IIC总线,使外置调节元件非常小。最流行有飞利浦超级芯片TDA9373/TDA9383、TDA9370、TDAl2060H/TDAl2063H,东芝超级芯片TMP8829,三洋超级芯片LA7693X等。


TDA9383各引脚功能图及引脚电压
引脚 电压(V) 功能 说明
1 4/0 待机/开机控制  
2 4 总线时钟线  
3 3.8 总线数据线  
4 调谐控制  
5 4/0 伴音制式控制  
6 3.2 本机键盘控制  
7 5 音量L 用于地磁场倾斜校正
8 1 音量R  
9 0 数字地  
10 0 频段1  
11 5 频段2  
12 0 模拟地  
13 0 SECAM、PAL退耦  
14 8.4 TV数字电源  
15 5 TV数字电源退耦  
16 2.8 相位滤波1  
17 2.5 相位滤波2  
18 0 TV接地  
19 4 带通退耦  
20 0.5 自动音量控制/东西驱动输出 本机用作东西校正
21 2.4 场驱动输出B  
22 2.4 场驱动输出A  
23 1.8 IF输入  
24 1.8 IF输入  
25 3.8 基准电流输入  
26 2.5 场锯齿波形成电容  
27 2.1 高放AGC输出  
28 2.6 SIF输入1/音频去加重 本机用作音频去加重
29 2.2 SIF输入2/解调退耦 本机用作解调退耦
30 0 TV接地2  
31 2.2 窄频带PLL滤波/伴音中放AGC  
32 3.5 AVL/基准输出/AM输出  
33 0.5 行激励输出  
34 0.4 行逆程脉冲输入/沙堡脉冲输出  
35 0 外音频输入/AM(音频)输出  
36 1.8 EHT/过压保护输入  
37 2.4 图象中放、锁相环滤波  
38 3 视频输出/全电视信号选择输出  
39 8.4 主电源(TV处理)  
40 3.6 TV全电视信号输入  
41 0 TV接地1  
42 3.2 外全电视信号/Y信号输入  
43 1 色度信号输入(S-VHS)  
44 2.8 音频输出/AM音频输出(音量控制)  
45 0.2 RGB-2输入/YUV插入输入  
46 2.3 R-2输入/V(R-Y)输入  
47 2.3 G-2输入/Y输入  
48 2.3 B-2输入/U(B-Y)输入  
49 3 束电流限制输入(ABL)/场保护输入  
50 5.7 黑电流检测  
51 3.2 R-输出  
52 3.4 G-输出  
53 3.4 B-输出  
54 3.4 模拟(解码)电源和数字(电视处理)电源  
55 0 OPT顺序电压  
56 3.4 数字电源(到芯片中心部分)  
57 0 振荡电源地  
58 0.6 晶振输入 需用12MHZ专用晶振
59 1.6 晶振输出  
60 0 复位  


(990)

TCL-2965U-TDA9383.jpg (822.23 KB )

TCL-2965U-TDA9383.jpg

TDA9383.jpg (213.1 KB )

TDA9383.jpg

TCLAT2965U图纸TDA9383.pdf

594.94 KB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5
楷瑞HiFi| | 2013-11-4 22:30 | 只看该作者
batsong 发表于 2013-11-1 15:32
以前的电视确实是个集大成的产品,能维修的人都很牛x,现在LCD都是soc单芯片方案,高频头都变成IC的了 ...

你的签字的确有特点:lol,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6
ic321| | 2013-11-4 22:33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厉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7
pjy| | 2013-11-5 14:07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开始:电视机博物馆 挂在模电技术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8
crjab| | 2013-11-5 14:1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9
c3173| | 2013-11-5 16:31 | 只看该作者
从事电视 累积中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0
xukun977|  楼主 | 2013-11-6 14:16 | 只看该作者

笔记照片,凑合着瞅瞅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Lgz2006 2013-11-6 16:49 回复TA
还真有2把刷子,字体也不错 
51
xukun977|  楼主 | 2013-11-6 14:25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图片,手机用户小心流量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2
有风| | 2013-11-6 17:29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11-6 14:16
笔记照片,凑合着瞅瞅吧:

膜拜楼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3
chunk| | 2013-11-7 09:43 | 只看该作者
顶帖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4
duckduckgo| | 2013-11-7 09:49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11-6 14:25
都是图片,手机用户小心流量了:

真是个用心人,做了这么多笔记,而且笔记还保存得这么完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5
fastolf| | 2013-11-7 10:46 |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主学习!现在的设计,很多都是IC,跟楼主这完全不能比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6
forgot| | 2013-11-7 13:07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7
通宵敲代码| | 2013-11-7 13:58 | 只看该作者
真心不喜欢看这种老式电路图,感觉脑袋又大了。

拆实物,这样比较真切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8
天马行空至尊| | 2013-11-7 15:38 | 只看该作者
好,学习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9
sunboy428| | 2013-11-7 16: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0
chunyang| | 2013-11-7 18:55 | 只看该作者
哦,楼主的话题勾起了俺的回忆,话说,俺初中时最重要的DIY(那个年头还没这个叫法)作品就是一部12寸的全分立元件黑白电视机了,用了十几年,到1990s中期卖给民工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pjy 2013-11-7 19:27 回复TA
版主V5,初中就DIY电视机,工二代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李冬发 + 1 有钱人,初中就能买得起电视机了。俺初中1.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