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的并口同步传输的时序是什么样子的,i/o是并口的D0-D4,D5为同步信号端口,搞不懂为什么会是5跟数据线
下面来至网络
说到快丝通信,不得不提提快丝通信史。首先我国快丝发展史上,老机床囿于当时硬件条件,加工数据的保存只能是纸带了。为此大多数快丝机床为了能够读入3B/4B代码,按其原始设计都具有纸带读入接口(缺德厂家除外)。用什么装置读入纸带呢?当时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选一种通用设备,既经济又具有标准性。电报头就成了首先,嘿嘿!就是用以前邮电局接收电报的玩意呀。邮局的电报头可都是五单位的,为此我国专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五单位纸带使用的代码——3B代码(不同于国外同期机床的八单位纸带机)。因此早期的国有企业生产的快丝机床还是蛮标准的。快丝发展到后期,乡镇企业的大量介入使得快丝标准开始混乱,不少企业为了私利,搞非标的玩意。致使快丝越来越乱(实际上是国家标准化管理的失误,罪在政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报头方式的纸带读入显得越来越落伍。目前都要求机床和计算机能够直接通信。这样的前提下,国人的灵活变通特点凸显出来,原本不是设计用来和计算机进行直接通信的电报头接口被连到计算机并口上!形成了现在这么一副怪模样。其实这种连接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计算机处理器基本为国外垄断,我国自己只能生产原始的单板机,从单板机上是无法象普通PC机那样做上串口甚至以太网口的。据我所知目前国产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和计算机的通信有以下三种方式:并口同步方式、并口应答方式、串口方式。并口同步方式是指机床和计算机之间采用同一种固定频率来进行通信,计算机发送晚一个数据后,不管机床是否收到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机床在收到每一个数据后,也不向计算机发送任何请求发送下一个数据的信息。它们之间全*约定好的频率工作。此种通信方式是一种最原始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