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PCB]

模拟地和数字地单点连接

[复制链接]
楼主: 黑小子mxx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黑小子mxx 发表于 2014-4-14 15:27
额,我懂了,我两条支路是20mil,主路是40mil,好像看着还是不太好。你看这样行不行,因为上面那一块也是电 ...

这样是可以,不过,看你板子全貌,其实这两个地也不是一定要挨着连接,各自找最近的路径连接就行了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黑小子mxx|  楼主 | 2014-4-14 1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小子mxx 于 2014-4-14 15:47 编辑
江枫渔火 发表于 2014-4-14 15:36
这样是可以,不过,看你板子全貌,其实这两个地也不是一定要挨着连接,各自找最近的路径连接就行了吧。 ...

额,明白了。太感谢了!
我还有一点疑惑的,用焊盘还是过孔好一些呢?像我这个板子,只在底层或者顶层连接就可以了吗?
比如说这样行不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江枫渔火| | 2014-4-14 16:2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在原理图上不是用0欧电阻做桥接的,而只是放了几个名字不一样的(AGND,DGND,PGND),然后直接用线连接起来的,实际上仍然是一条网络。这样的话,你在画PCB的时候,就是人为的划分好区域,最后,再画一块小铜把他们连起来,不用放什么焊盘。

如果是不同的网络,是不能用铜和导线直接连接的。既然是这样,当然放上那个0欧姆电阻连接了。

过孔不是用来连接同一层的。但是,在电路板空余的地方,放多一些孔阵列,是连通上下层地,减少阻抗的做法。

地线,要短,要宽,不管你在顶层直接连接,还是通过过孔再连接。

其实随便整都行,低频,低精度,不会整坏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xipiaods| | 2014-4-14 16:50 | 只看该作者
江枫渔火 发表于 2014-4-14 16:21
如果你在原理图上不是用0欧电阻做桥接的,而只是放了几个名字不一样的(AGND,DGND,PGND),然后直接用线连接 ...

如图所示,绿色是桥接部分,模拟与数字部分分别连线到电源和地。
模拟与数字部分之间再用0R电阻桥接(黄色部分),它们之间的信号线在电阻背面板桥接。
是这样吗?
如果是的,这个就不能说是单点接地了啊?
如果不是,又是什么样呢,我一直迷糊这个问题。

QQ截图20140414164654.jpg (205.29 KB )

QQ截图20140414164654.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江枫渔火| | 2014-4-14 17:30 | 只看该作者
,就这样图这样,但不需要绿色那部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xipiaods| | 2014-4-14 19:15 | 只看该作者
江枫渔火 发表于 2014-4-14 17:30
,就这样图这样,但不需要绿色那部分。

需要信号线在地线连接处桥接。
如果模数部分挨得很近,但是其中一个离电源较远,信号线岂不是要绕的很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elec921| | 2014-4-14 20:03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被规则所束缚,单点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电流路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黑小子mxx|  楼主 | 2014-4-14 2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小子mxx 于 2014-4-14 20:53 编辑
elec921 发表于 2014-4-14 20:03
不要被规则所束缚,单点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电流路径

这句话说的好有深意,不知道前辈能不能上传一个自己画过的板子,当然主要是地线处理部分,因为目前大家都停留在理论上的讨论,没有实际的例子作为参考。即便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到时候自己画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处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黑小子mxx|  楼主 | 2014-4-14 20:53 | 只看该作者
江枫渔火 发表于 2014-4-14 17:30
,就这样图这样,但不需要绿色那部分。

不知道前辈能不能上传一个自己画过的板子,当然主要是地线处理部分,因为目前大家都停留在理论上的讨论,没有实际的例子作为参考。即便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到时候自己画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处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QuakeGod| | 2014-4-14 21:14 | 只看该作者
:L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黑小子mxx|  楼主 | 2014-4-14 22:21 | 只看该作者
QuakeGod 发表于 2014-4-14 21:14

???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鸟鸟| | 2014-4-14 23:28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鸟鸟| | 2014-4-14 23:45 | 只看该作者
数字的电流回路不要经过模拟回路就行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QuakeGod| | 2014-4-15 00:47 | 只看该作者
用欧姆定律分析一下,为什么要一点接地,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缺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QuakeGod| | 2014-4-15 0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akeGod 于 2014-4-15 20:34 编辑

图1是一个典型的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源和两个负载,分别代表信号源和信号接收装置,实际的电路比这个可能要复杂得多。

由于信号源有内阻,所以负载电阻R3和R4上的电压并不等于电源电压。但是由于阻值是固定的,R3和R4上的电压是可以计算的,
即便信号源内阻r1和r2未知,R3和R4上的电压也与信号源电压呈一个比例关系,既R3=xV1,R4=yV2,属于倍率误差,这个误差可以通过校准等步骤修正。

由于任何导线都不是理想的,在考虑到导线的电阻后,上面的图1就变成了图2的样子,增加了电阻R5,R6,R7.

当然,在两个信号源之间和两个负载之间的连线还会存在电阻,这里先不考虑,实际道理与下面介绍相同。
对于R5和R6,可以计入信号源内阻中,影响倍率误差,既变成R3=x2V1,R4=y2V2 ,也还是可以修正的。但是R7的影响就大了。
R3上会出现V2的分量,而R4上会出现V1的分量,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而且也没有办法纠正,所以我们要在源头解决这个问题。

图3就是一点接地的办法,一点接地引入了新的电阻R8,R9,R10,R11, 又带来的新的倍率误差。但是倍率误差可以修正,
而原来的相互干扰问题解决了。

实际上,如果一个电路上各路之间相互干扰并不严重,而且电路后期不会进行修正,那么一点接地的效果不会比大面积铺铜效果好。
因为1点接地增大了地电阻,会带来新的倍率误差。另外地电阻的增大,会对某些电路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大电流电路。
但是一点接地办法解决了电路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只要后期修正得当,倍率误差完全可以消除。
甚至,有些电路本身阻抗很高,新的地电阻带来的倍率误差影响可能只有万分之一,比系统AD的最小分辨率还小,所以即便有时不进行后期修正也是可以接受的。
实际上,需要从降低地电阻,和降低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两方面同时努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江枫渔火| | 2014-4-15 09:23 | 只看该作者
xipiaods 发表于 2014-4-14 19:15
需要信号线在地线连接处桥接。
如果模数部分挨得很近,但是其中一个离电源较远,信号线岂不是要绕的很远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b510f0010151fx.html

我也不是很懂的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黑小子mxx|  楼主 | 2014-4-15 09:59 | 只看该作者
QuakeGod 发表于 2014-4-15 01:24
图1是一个典型的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源和两个负载,分别代表信号源和信号接收装置,实际的电路比这个可能 ...

我怎么看不见图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elec921| | 2014-4-15 10:23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个文档能够完美解释你的问题
MT-031_cn实现数据转换器的接地并解开“AGND”和 “DGND”的谜团.pdf (991.98 KB)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renqinglei| | 2014-4-15 10:24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最好是用器件隔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黑小子mxx|  楼主 | 2014-4-15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nqinglei 发表于 2014-4-15 10:24
我感觉最好是用器件隔离,

不是很明白,能否再具体一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