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电路/定理]

模拟电路基础第一章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ohayou| | 2014-5-22 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浅青雨 发表于 2014-5-21 17:13
@gaoyiyiyi 请问哈佛那本电子书全名叫什么呀?我想去买来看看

这本书明明是写的泛而不深吧,连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汇编,高频都有提及蜻蜓点水,和手册差不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xukun977 2014-5-22 12:32 回复TA
同感! 
22
xukun977|  楼主 | 2014-5-22 12:29 | 只看该作者
chunk 发表于 2014-5-22 10:30
你这里的公式,是只在这一章这一节用到还是在后面推其它公式时也会用到?

我的观点是如果仅在这一章这一 ...

作者这句话是对的,但若理解成没有一个公式,就是最好,就成误解了。
适量的,尽可能少的,避免复杂数学知识推到的,一定数量的公式,是必须的。
我们平时在本论坛抵制的是,盲目夸张且矫情的乱套公式行为,并没有抵制数学公式本身。

几乎一个公式不用的失败尝试,由江苏XX的胡X示范过了,工程师速成系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2 23:41 回复TA
是罪魁祸首!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  
stlboost 2014-5-22 23:40 回复TA
你能玩游戏过关,打到最后,也就能够真实的学会专业课程,而真正地毕业! 但在中国,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做到。叫兽们成为敛财工具 
stlboost 2014-5-22 23:40 回复TA
但却没有一个人,用玩游戏的方法,来学习专业知识。是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合格的专业人士,令学生入门。其他和玩游戏并没有区别。 
stlboost 2014-5-22 23:39 回复TA
提不出问题,就提供正确答案,那是填鸭,而不是学习。学习一定要自主。就像玩游戏过关一样。中国人人都回玩游戏,并沉迷于游戏。 
stlboost 2014-5-22 23:38 回复TA
公式的意义,在于,你是同行的专业人士,你能看懂。而不必亲自去计算。但现在的问题是,你提不出问题,何来计算? 
23
Lgz2006| | 2014-5-22 12:41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4-5-22 12:29
作者这句话是对的,但若理解成没有一个公式,就是最好,就成误解了。
适量的,尽可能少的,避免复杂数学 ...

手机版,只能说“赞一个“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2 23:42 回复TA
你这马匹,都排到,吕提子上了!谢谢大家!信不喜油腻!  
24
gaoyiyiyi| | 2014-5-22 13:15 | 只看该作者
ohayou 发表于 2014-5-22 12:23
这本书明明是写的泛而不深吧,连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汇编,高频都有提及蜻蜓点水,和手册差不多。。。。 ...

引用你在20楼的发言:数学公式不是说越少越好,主要 数学所代表的物理观念要描述的清楚,光推导数学公式,物理观念阐述的含糊不清是国内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实物理观念讲解清晰后,反而会让人认识到数学的优雅之美。
反过来说,很多读者看到各类工程书籍中的繁琐数学也就吓到了,但其实很多繁琐的数学背后蕴含的是不是太复杂的物理观念,可是读者也就只想着记公式,没有思考背后的思想观念。。。。
我觉得这些是作者和读者都需要注意的。

我觉得你这段话说的非常好,我觉得那本电子学的优势就在于对物理观念清晰的讲解。当然,浅是肯定的,比较涉及了那么多东西,浅浅的一讲已经那么厚了。

所以我才希望楼主能发扬这种风格,在对物理观念,对电路原理清晰的讲解后,配合少量必要的数学公式。然后再在模拟领域讲深入一些,这样的话就是神书了。

国内那种啰里啰嗦堆堆公式的教科书简直就是垃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2 23:47 回复TA
妄图写模拟电路的,都是因为模拟电路,众所周知的,没有几个人真懂。所以,就出现了X7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胆大妄为者。 
stlboost 2014-5-22 23:46 回复TA
因为你们是被填鸭出来的。没有一个设计者,写书,也就没有一个设计,能够被人们珍视了解。虽然你可以COPY。 
stlboost 2014-5-22 23:45 回复TA
你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京城电路的真实历史。所以,你们也无法真正看懂电路。设计者是很了不起的。但你们不会有这样的体会。 
stlboost 2014-5-22 23:45 回复TA
成景润是非常值得中国人学习的。但这同样在如今是不可能的!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  
stlboost 2014-5-22 23:44 回复TA
这还是有癔病患者的,所谓书呆子们的做法。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不懂,而又要死乞白赖地计算。当然了,在中国,其实没有这样的傻瓜。 
stlboost 2014-5-22 23:43 回复TA
国内的推导计算。可能有历史原因。因为无法看懂西方电路。特别是模拟继承电路。所以,只能依靠电路原理课程的方法,计算电路了。但这不可能。 
25
xukun977|  楼主 | 2014-5-22 13:42 | 只看该作者
ohayou 发表于 2014-5-22 12:23
这本书明明是写的泛而不深吧,连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汇编,高频都有提及蜻蜓点水,和手册差不多。。。。 ...


是的,1100多页的书,涵盖了4.5个学科,平均每科才讲了2.300页,能期望讲多深?

实际上,很多人没好意思讲出来的是:哈佛大学这个关键词,这个词,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蛮高,中文翻译者深知国人心理,在书的醒目位置反复强调这个。
同样的内容,倘若作者是无名院校的无名作者所写,这本书的反响可能大不相同了。

所以国内盛行请名师作续或审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2 23:49 回复TA
你调树坑了?你要孔夫子搬家,竟是输啊? 
26
ohayou| | 2014-5-22 1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hayou 于 2014-5-22 14:01 编辑
gaoyiyiyi 发表于 2014-5-22 13:15
引用你在20楼的发言:数学公式不是说越少越好,主要 数学所代表的物理观念要描述的清楚,光推导数学公式 ...

恩,数学要能解决问题而存在,同时也应该复杂问题简单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ohayou| | 2014-5-22 14:00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4-5-22 13:42
是的,1100多页的书,涵盖了4.5个学科,平均每科才讲了2.300页,能期望讲多深?

实际上,很多人没好意 ...

不过,可能要是读者是哈佛的学生又另当别论吧,哈哈;P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zkybuaa| | 2014-5-22 17:36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4-5-22 15:35
这年头,不评职称,不报项目的,谁去搞书?
稿酬低不说,电子扫描版可以随意免费下载。
目的有二:1.纯属 ...

我猜测您是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8研究所工作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2 23:50 回复TA
那么55所嫩? 
29
浅青雨| | 2014-5-22 19:10 | 只看该作者
ohayou 发表于 2014-5-22 12:23
这本书明明是写的泛而不深吧,连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汇编,高频都有提及蜻蜓点水,和手册差不多。。。。 ...

你看的是吴利民翻译的吗?今天看了下,感觉还是大学的模电书讲得详细。但这本书看讲电路的角度也挺特别的 。。。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浅青雨| | 2014-5-22 19:11 | 只看该作者
浅青雨 发表于 2014-5-21 17:13
@gaoyiyiyi 请问哈佛那本电子书全名叫什么呀?我想去买来看看

@gaoyiyiyi好的,谢谢。英文的就算了,英文水平不行。哪几章翻译的不行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gaoyiyiyi| | 2014-5-23 08:21 | 只看该作者
zkybuaa 发表于 2014-5-22 17:36
我猜测您是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8研究所工作的。

xukun是北航教授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gaoyiyiyi| | 2014-5-23 08:24 | 只看该作者
浅青雨 发表于 2014-5-22 19:11
@gaoyiyiyi好的,谢谢。英文的就算了,英文水平不行。哪几章翻译的不行啊? ...

我买的中文书,看的时候有些部分实在看不懂啥意思,就去下了英文版的PDF,对照着看,一下就理顺了。

要说翻译的最差的,就是吴利民自己翻的第二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jz0095| | 2014-5-23 0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4-5-23 08:29 编辑
不是本大师纠正什么。而是,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如果是错误的,那么本大师也不会说是对的。这是中国人的做法,指鹿为马。
作出电路的反馈框图。如果做不出来,至少你要定性地知道,这个电路时负反馈。这是可以判断的。
国外的这个定义,不能说是外行,但这么说,太容易误导中国人了。本来中国人,就概念不清,被国产教科书欺骗的。
所谓的瞬时极性法,恐怕只有这个方法的发明者,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让中国的学生依葫芦画瓢,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此培养出来的,除非能够有自己的认知。否则,永远都是教科书的受害者。教科书的目的,是指一条明路,但路还要学生自己去走。填鸭式的教育,不是别有用心人的阴谋在过去。就是敛财者的,疯狂敛财。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
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只有在反馈框图的,那个加减符号里体现。如果输入与反馈是,相减,就是负反馈。相加就是正反馈。这些专业领域的工作者。都能在实践中,有正确认知。教科书的问题,就是,你不画出反馈框图,你就没有资格谈论负反馈。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1
对于负反馈。简单地说,这是本大师的说法,或专利技术。早已与中国人,在论坛里讲解过了。如果输入和反馈的结果是令输出及不能增大也不能减小就是负反馈。还有无反馈的情况。其余就是正反馈了。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
对于三极管。反馈仅仅局限在Vbe,和Ib。如果开环放大倍数足够大,你首先需要画出反馈框图。但很难。因为增益很大。那么就可以看作虚断和许短。这是本大师的说法。也是唯一正确的说法。同时也是,全世界都没有与本大师有此共同语言的说法。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

以上是stlboost 在12楼的点评,被分为十几行,我把它们按正常顺序排列出来。
.
“反馈仅仅局限在Vbe,和Ib”
                  用Vbe判断反馈极性有定义吗?
如果两个定义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之一必然是错的。现有的错误就出现在以Vbe判断反馈极性上,不能自圆其说,这在以前已经有过鉴别。不信的话,任何人可以举例跟我辩论。也欢迎指出我引用定义的“错误”。
.
我在12楼引用的定义是根据反馈的结果来判断反馈极性的,该定义不需要画出反馈框图。能不能画出反馈框图是个人的能力问题,并不影响反馈的结果;框图的正确与否,从是否与定义相吻合可以看出来。
希望看到有技术含量的讨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3 11:08 回复TA
就是个复杂的方程。绝大多数反馈电路,开环放大倍数都不小,所以可以看作虚短虚断。运放时这样做的,但没有人,像本大师这样知道这个道理。 
stlboost 2014-5-23 11:07 回复TA
那么。射级跟随器,肯定是负反馈。这个利用虚短虚断,就可以画出反馈框图。开环放大倍数不算大,但也可以虚短虚断。否则。 
xukun977 2014-5-23 09:30 回复TA
对牛弹琴! 
34
Lgz2006| | 2014-5-23 09:30 | 只看该作者
大shi就连学生们常说的“电压并联负反馈”都搞不明白,其言其论也值得你去关注?
回头有机会讨论一下“通过自行定义来偷换概念”,从而引导反馈大混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3 11:09 回复TA
那么,你来说说,电压兵力负反馈。只要,你敢说,本大师,就可以对你进行批评和指正。信不喜油腻!谢谢大家! 
35
路过打酱油。。| | 2014-5-23 10:23 | 只看该作者
先借引一下,这应该是经典
If the feedback tends to increase the input amplitude, it is called positive feedback. If it tends to decrease the input amplitude, it is called negative feedback.


关于“射极跟随器”的反馈

有一个说法
输入:基极对地的电压ub.
输入幅度: |ub|。这是合成电压幅度,是入反射分量的合成;也可以被视为是输入端上输入阻抗和源内阻对电压源(信号源)的分压。
.
根据这个定义去判断射极跟随器的反馈极性,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背离此定义的结论,无论多么主流,都是混乱、错误的。
.
进一步思考:
没有源内阻的模型,反馈引起的输入幅度有变化吗?没有源内阻的分析模型正确吗?


对比有另一个说法
反馈仅仅局限在Vbe,和Ib


先别管其具体的措辞如何,也别管是谁说的。如果仅对其基本意思,如何评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3 11:17 回复TA
说道现实世界,没有负反馈,是说,如果列方程,那么你得不到,负反馈框图,只有近似处理,例如虚断和虚短的时候,你可以得到反馈框图。 
stlboost 2014-5-23 11:16 回复TA
增益足够大,就像运放和近似。Vbe就是,虚短,Ib就是虚断。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 
stlboost 2014-5-23 11:15 回复TA
本大师这里要说的,就是精髓了。无论你们理解与否,这都是事实。模拟电路,晶体管的反馈,都是和三极管一样的,Vbe和Ib。 
stlboost 2014-5-23 11:13 回复TA
谈到三极管的电压并联负反馈,就更没人敢进行,更加精确的计算。就像教科书里计算共射放大电路一样的。只能虚短和虚断。但这也仅是本大师说法 
stlboost 2014-5-23 11:12 回复TA
处理。还没人敢计算射级跟随器的电路方程。即使计算,也得不到,运放一样的,反馈框图。只能虚短和虚断,而这时个近似处理。 
stlboost 2014-5-23 11:11 回复TA
如果说,现实世界,没有人们人们教科书理论化的,负反馈,你相信否?至少,模拟电路,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所谓负反馈,不过就是个近似 
36
Lgz2006| | 2014-5-23 10:31 | 只看该作者
老抽坐怀不乱立此为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stlboost 2014-5-23 11:04 回复TA
关于反馈的问题。你肯定是外行。你不会否认吧?要不你也说说? 不要总是酸溜溜的。由本事,你也谈谈反馈。可否?否则,你还真没有发言权的。 
37
Lgz2006| | 2014-5-23 11:15 | 只看该作者
大shi,你弄懂电压并联负反馈了?2003和2030你分清了?拨乱反正你不干了?
你管我内行外行干嘛,起码这3点还不含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maychang| | 2014-5-23 11:26 | 只看该作者
路过打酱油。。 发表于 2014-5-23 10:23
先借引一下,这应该是经典

路过兄一个问题,把“正式宣布退出所有中国论坛”的“本真大师”召回来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路过打酱油。。| | 2014-5-23 12:0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

那大师

也蛮可怜的。

受西方

帝国主义滴

毒害太深。

被那

并-并

串-并

并-串

串-串



毒害了。

不过

说回来

那也是

我们滴

道教。

信不信由你

谢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4-5-23 12:14 回复TA
看来,“梨花体”要火! 
40
路过打酱油。。| | 2014-5-23 12:12 | 只看该作者
此外,

此次路过滴

目的



进一步证明:

半斤

不小于

八两;

八两

也就是

半斤

信不信由你

谢谢大家!

尼玛真累,

不过挺爽。

信不信由你

谢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4-5-23 12:21 回复TA
这个酱油打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xyz549040622 + 2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