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王女士近期患上了流感,医生建议其进行抗炎治疗。青霉素皮试显示为“阴性”后,她放心地使用了青霉素。第一天打完后没有产生任何不适,第二天青霉素刚打完,王女士出现手心发痒发红、脸面发烫等现象,她自己脸上也突然冒出几颗“青春痘”,医生检查后判断为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立即决定停用青霉素并马上为其使用抗过敏药物。随后,王女士的手心发痒症状很快得到缓解,“青春痘”也慢慢退去。
青霉素过敏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药物过敏,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实际上,药物过敏还有迟发性反应,即“潜伏期”,用药一段时间后才发生,或者第二次接触药物时才发生。药物过敏的“潜伏期”不尽相同,从几天到几周的都有。药物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只有当这种抗体积累到一定程度,这时再遇上“抗原”,也就是药物,才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过敏反应。
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曾遇到过延迟性过敏反应,他们往往发生了不适症状,还不知道是药物过敏引起的,继续用药,加重药物过敏现象;还有的药物过敏在第一次服药期间并没有出现,于是很多患者放心用了第二次药。因此,患者服药后应该注意密切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尤其是有无湿疹、皮肤红疹、肠胃不适及鼻敏感等症状。
过敏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无关,哪怕只用过一粒药,也可能过敏。一旦出现药物过敏的迹象,正在服药的患者要立即停药,观察过敏症状是否好转,如果没有变化甚至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对症治疗。
发现过敏后,即使最近几天未服药的患者也要追溯用药史(一般来说,在20天内用过的药都是可疑对象),同时马上就诊,切勿自行服用抗过敏药,以免症状加重,引发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