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如何放大热电偶传感器输出信号

[复制链接]
楼主: keaiduoyu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iC921| | 2008-3-5 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不知道有那么多的方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pengjianxue| | 2008-3-6 10:08 | 只看该作者

实际

现在实际上冷端补偿多数采用测量冷端温度的办法,
如用芯片AD590,LM135,LM235,LM335,DS1820,精度要高可用PT100.

彭建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jack.king| | 2008-3-6 14: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温度分度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jack.king| | 2008-3-6 14: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电路图

C1-和C1+为热电偶的输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keaiduoyu|  楼主 | 2008-3-6 19:02 | 只看该作者

书看过的,传感器上的书一般讲原理

也不是特别详细,实际想做的话总要选种实际的,书上有种用电桥补偿的,不知道原理.它好象不用测量冷端的温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lhkjg| | 2008-3-6 19: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东西做了N年了。但是要作好还是比较麻烦的。

学习啊。平常没有接触过温度这方面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keaiduoyu|  楼主 | 2008-3-6 19:52 | 只看该作者

"2,非线性校正"

我书上看到的平方电路是用在非线性校正中的,实际电路中一般要不要非线性校正的呢,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xiaoma2562| | 2008-5-7 10: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mic1984| | 2008-5-7 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十四楼

十四楼的“平方”是用来线性化的硬件电路,当让也可以在软件中线性化这样就降低了硬件的复杂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emailli| | 2008-5-9 23:32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不要这么麻烦

第一,不要用运放放大
     通过内置PGA的AD芯片来实现,热电偶的输出有几十毫伏,对以CS1160或者是CS5550之类的完全可以胜任,我以前公司早期使用的是CS5550,现在开始使用的是CS1160了。
第二,冷端温度补偿
    现在的确是通过测量仪表附近的温度作为冷端温度。冷端温度通常有±1℃的精度就差不多了,我以前公司用的是测量NTC来实现冷端温度测量的。
第三,非线性补偿,实际上在应用的时候,由于没有用运放等器件,非线性补偿基本是不需要的。
第四,做一种热电偶不难,难点在于能够通吃所有的热电偶。我以前公司采用的方式是曲线拟合的方式来实现所有的热电偶通吃。当然,在使用之前要用串口来设置一下将要使用的热电偶类型以及测量的温度范围。
第五,对于热电偶测量,通常是用于工业场合,所以,对于仪表的温漂要求比较高。我以前公司隔离的温度变送器温漂只能做到200ppm一下。实际上,竞争对手有做到50ppm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iC921| | 2008-5-10 10:07 | 只看该作者

想通吃,要注意什么?

第四,做一种热电偶不难,难点在于能够通吃所有的热电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keaiduoyu|  楼主 | 2008-5-10 21:14 | 只看该作者

"热电偶的输出有几十毫伏"

热电偶输出电压只有uV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赤铸| | 2008-5-11 11:42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电桥补偿是补偿冷端温度的变化

电桥里面有个测温电阻, 所谓关键在测温, 不在电桥
热电偶输出电压不会 uV 级吧? 除非量程很小, 这种情况下真不如用 Pt-100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hartcomm| | 2008-5-12 09:27 | 只看该作者

re:emailli

--------------------------------------------------------------------
第三,非线性补偿,实际上在应用的时候,由于没有用运放等器件,非线性补偿基本是不需要的。
第四,做一种热电偶不难,难点在于能够通吃所有的热电偶。我以前公司采用的方式是曲线拟合的方式来实现所有的热电偶通吃。

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曲线拟合就是在做线性化----------------------


-------------------------------------------------------------------
第五,对于热电偶测量,通常是用于工业场合,所以,对于仪表的温漂要求比较高。我以前公司隔离的温度变送器温漂只能做到200ppm一下。实际上,竞争对手有做到50ppm的。

-----------------200ppm是比较差的,50ppm是比较容易做的,还可以做的更好,就是对仪表的温漂进行软件补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yysmcu| | 2008-5-12 13:30 | 只看该作者

书上好像看过这些方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t.jm| | 2008-5-12 13:58 | 只看该作者

以现在的技术做热电偶测温很容易了.

干脆用24AD直接采样,B型热电偶都可以对付,更别说K型了.
冷端补偿最好采用非热偶测量冷端温度的方法,软件计算补偿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keaiduoyu|  楼主 | 2008-5-13 08:52 | 只看该作者

"热电偶输出电压不会 uV 级吧?"

温度很小时是uV级的,几百度是mV了.我用的K型的话41uV/度
软件补偿和查表法测温.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victech| | 2008-5-29 22: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精度要做高很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电子白菜| | 2008-11-13 19:41 | 只看该作者

记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ilawp| | 2009-11-29 09:18 | 只看该作者
sigma—delta型AD自带可编程放大器,最大128倍。我现在正在学ad7705,因为这个比较好买。按照现在找到的资料,热电偶只需借个低通滤波就直接输入到这类AD里。冷端补偿用个别的什么测温二极管、芯片什么的,让单片机算去吧。如果是AVR这种带AD的单片机测冷端温度,还能省一路7705的差分输入。类似的还有mx7705(兼容ad7705),max1416/1415(引脚兼容7705,内置时钟,更高的线性度,不过貌似不太好买)。只查了美信的,因为样片好搞,ti和adi的还在找。
我觉得用这种ad比咱们这些新手自己搭放大要实际的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