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低功耗分立待机电源(每周一题070926)

[复制链接]
楼主: davidli88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davidli88|  楼主 | 2007-9-28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先说说第一问题的答案

静态电流消耗主要作用在电阻3001,取样电阻3007、3008上。

3001的作的是为三极管7005漏流提供泄放回路,流经电阻3001的电流为0.6/33K=18uA,该电阻加大到1M,这个电流将降至0.6uA

电阻3007、3008加大到470K/91K,取样电流降至6uA

即可满足要求。后面两题,留给大家思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davidli88|  楼主 | 2007-9-28 11:26 | 只看该作者

21楼正解

俺逛了一圈,让你给领先一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306970351| | 2007-9-28 11:3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觉得其他的问题更难,可惜不会,各位DX分析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wjcy131421| | 2007-9-28 12:41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liuyu305| | 2007-9-28 14:3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看了davidli88给的答案,有点醒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liuyu305| | 2007-9-28 14:36 | 只看该作者

..

要稳定那就要改基准源,要大电流,那就要用达林顿管子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306970351| | 2007-9-28 14:42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想问一下各位,电容2005是为了加快反馈速度用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davidli88|  楼主 | 2007-9-28 15:23 | 只看该作者

re: 27楼

用4只晶体管,组成简易的1.255V带隙式基准源,精度和温飘可满足多数应用的要求,节后再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donkey89| | 2007-9-28 16:27 | 只看该作者

别节后了,现在说呀,正好有时间验证

放假7天呢,正好有时间搭电路,做测试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hd12| | 2007-9-28 17:54 | 只看该作者

1.225V?

请 davidli88 提示,如果Vbe是0.6V,为什么是1.255V,
而不是3.814V?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yuan0221| | 2007-9-28 20:38 | 只看该作者

寺院

这个电路用在哪种产品上面好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lht5631080| | 2007-9-30 03:07 | 只看该作者

不知对不对

   1、接通电源,7003获得偏置导通,由于R3006反馈作用,7003C极电位约为0.7V。则7005B极电位下降,其电位约为[(4.5V-0.7V)*10K/(33K+10K)]+0.7V=1.58V。此时电路耗电主要在7003偏置上,I=(4.5V-0.7V)/(33K+10K)=88uA。
   2、7005导通,对C2004充电,当C2004电压充至2.445V时,7004导通。导通电流约为0.7V/58K=12uA。
   3、7003因7004导通而截止,7005be极电位=[33K/(470K+33K+10K)](4.5V-0.7V)=0.244V。因此7005截止。电路耗电=(4.5-0.7)/(470K+33K+10K)=7.4uA。
   4、随着负载使用,C2004放电,电位降低,7004截止,电路开始新的循环充电。
   5、由上可见,电路主要耗电部分为7005偏置电路。如果将电流限制在10uA以下,需要将R3001、3005、3006阻值增大8倍以上,由于骗置电流减少,7005、7003需要选用高放大倍数的晶体管,或者再加上一级放大管。
   初学,敬请指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lht5631080| | 2007-9-30 03:13 | 只看该作者

3006buyongzenjia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郭 靖| | 2007-9-30 08:1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里面要探讨的问题还挺多的。



标题应该是“低功耗分立待机稳压电源”吧?!
在提出改进之前,我想还是先分析一下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
    这是一个由三极电晶体管构成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的稳压电源。
    三极电晶体管(7003)、电阻(3005)、(3006)构成一个电压反馈放大电路(电容(2002)是消振
抑制电容),而这个电路与电阻(3001)共同为三极电晶体管(7005)提供了一个上固定下可变的偏置电
源,使稳压电源调整管(7005)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也就是说,三极电晶体管(7003)的导通程度控制
着PNP型稳压电源调整管(7005)的导通程度;
    电阻(3007)、(3008)在这里有二个功能作用,它是稳压电源调整管(7005)的最低要求负载电阻,
为这个稳压电路提供最低的负载工作电流,同时也是稳压电源输出检测分压电阻;
    三极电晶体(7004)与电阻(3006)共同为三极电晶体(7003)构成一个了上固定下可变的偏置电路,
三极电晶体(7004)导通程度的深浅控制着三极电晶体(7003)基极电流的大小。
    初上电时,电流一方面通过电阻(3001)和稳压调整管(7005)的EB端向电阻(3005)及下级电路提
供电流,三极电晶体(7003)进入放大状态,同时为稳压调整管提供适当的偏置电流。另一方面,电流通
过稳压调整管(7005)的EC端开始向负载输出。
    输出电压开始上升,当负载分压电阻(3007)、(3008)分压点达到一定电压时三极电晶体(7004)
由截止状态进入到微放大状态(启动阀门电压视不同的三极电晶体而有所不同),分流掉一部分三极电晶
体(7003)的基极电流;
    
    当输出电压再上升时,三极电晶体(7004)它的导通程度也越深,分流掉三极电晶体(7003)的基极
电流也越多,反馈控制着稳压电源调整管(7005)的导通程度下降(我认为在电路轻载时,稳压电源调整
管(7005)的工作下限是处于微导通或截止的临界状态)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值。
    当输出电压下降时,三极电晶体(7004)它的导通程度就随着降低甚至转入截止状态,从而达到加深
稳压调整管(7005)的导通状态来稳压输出电压。
    整个电路在待机(轻载)时,三个三极电晶体是不可能出现长时间完全截止或饱和导通状态,否则,
电路输出就会失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郭 靖| | 2007-9-30 09:11 | 只看该作者

如以这个电路而言,我不完全认同22楼davidli88的第一答案

    单就这个电路而言,加大电阻(3007)、(3008)至470K、91K,的确能降低功耗,而且这个最低维持电流应该也能使稳压调整管(7005)工作于放大状态。

    而电阻(3001)应该不是什么“提供泄放回路”的电阻吧?功耗也没有那么大。

    如将电阻(3001)加1M这样大的话,稳压调整管(7005)偏置电压将会失偏,而导致输出失调。

    因为负载太轻了,电流通过(7005)的EB流到电阻(3005)的电流,足以使稳压调整管(7005)饱和导通,输出电压的上升,使三极电晶体(7004)从截止进入放大状态,虽然进入放大状态后,会分流掉三极电晶体(7003)的基极电流,但它同时也为稳压调整管(7005)提供续流电流(电流通过[7005]EB->[3005]->[3006]->[7004]CE),进而使三极电晶体(7004)从放大状态迅速进入饱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end2000| | 2007-10-1 13: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电路一看就是PHILIPS的设计,呵呵

大家还是散了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5_0_5| | 2007-10-4 16:33 | 只看该作者

难得楼主的热心,楼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szlfj| | 2007-10-4 18: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楼上:PHILIPS的设计也应该可以分析吧?呵呵

好好分析分析,可以让我等学习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davidli88|  楼主 | 2007-10-5 09:04 | 只看该作者

re:36楼

三极管用于电流调整,并不需要良好的线性,故不需要一个较大的负载电流,我认为IC工作在uA级,也是在放大区了。

关于泄流电阻,我们知道,双极型晶体管有一个Icbo的参数,是集电结在反偏电压作用来的漏电流,小功率硅管的Icbo一般为nA级,如果不在发射结上接一个泄放电阻,Icbo就会流经发射结,引起一个被放大后的Ic,可达uA级。

“负载电流太小,7004会进入饱合”这话说得不对,电路本来是一个负反馈环路,7004的电流只要维持在uA极,大大超过其自身漏流就行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davidli88|  楼主 | 2007-10-5 09:18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来谈谈第2问

晶体管7004的发射结结电压,是本电路的电压基准源,输出电压在电路的精度与稳定性全靠它来实现。

PN结的温度特性为-2mV/摄氏度,作为产品设计,电路需要通过-20~+60摄氏度的高低温工作试验。

而这个电路的输出电压在80摄氏度的温差范围内,输出电压变化达2*80*(300+56)/56=1017(mV)。

这对于3.3~3.6V输出的“电源”来说,简直是不可忍受的。

要提高其稳定性,需要改用小电流的齐纳管,或带隙式基准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