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感觉Arduino的地位还是比较尴尬。
学嵌入式的很多都从51入手,就算以后用上AVR,也是直接当单片机开发;
意大利人最初搞这个项目的时候,是给新媒体学院的学生玩的,包括国外流行的Processing,国内有闲情的人不多;
用Arduino,系统达到一定复杂程度后,开发起来其实不比直接开发单片机简单多少;
就Arduino的IDE而言,使用起来也不如KEIL、IAR、MPLAB、CCS、CodeWarrior方便(个人感觉);
国外流行的背景我觉得,一来学生们不像咱这边,工程专业和电沾边的都有机会(被迫)修51修C,有些学校甚至规定修DSP开发;
二来咱这边玩创客、搞业余开发的人少,氛围不如老外浓厚(比如玩火箭的人数);
三来对版权的管理比较疏松,人们开发一般选“好用的”用,做点事情也倾向于捂着(与生存环境应该有些关系);
老外玩业余,上来就说ORCAD多贵、PADS多贵、ADS多贵、正规IDE多少银子,所以搞开源,很多人就把精力花在“并不太好用,但是不怎么花钱“的平台上了,
比如Arduino(软、硬件)、Processing(主要做交互)、画板用EAGLE(有免费的light版和相对便宜的入门版本)。
这些因互综合作用,就使得咱大多数人中,专业搞嵌入式的,不怎么玩这个;业余玩票的,这套系统玩起来也不是太顺手,高价值资料一般都在英语国家流通,网络也不算太顺畅,所以票友其实不算多。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D打印机。
现在世面上的FDM桌面机,几乎清一色的由REPRAP项目而来,也包括仿制Makerbot的机型;因为最为主力的Marlin固件是开源的,大家在git上都能下到,修修改改(甚至不用修改)就能用上;
控制器不是1284P就是2560,再或者LPC的一些型号,总之能上Arduino平台,能灌下上面的固件,3D打印机就出来了,咱不说能贡献什么,但咱能消费,能做低价,能zuo死,所以火了市场(表面的),玩票的人不如围观的人多。
扯那么多的意思就是:很多人玩过,不过也仅限于”玩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