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PICkit2

[复制链接]
13424|48
machunshui 发表于 2008-6-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目标板,自己供电

如果目标板,自己供电,是否U5可以不要啊?????
 楼主| su_mj000 发表于 2008-6-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传草图

不知道如何在网上直接显示图像。各位自己下载再说吧。<br /><br />21楼的方式自然没有问题,这样就更简化了。但PICkit2产生可调式Vdd的<br />设计是个很好的特点,不应省略。
machunshui 发表于 2008-6-6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个最容易做的pickit2

如果U5不要,做一个最容易做的pickit2:<br /><br />u2,U3,U4,U5都,Q1,Q2,相关电路全部不要,vpp用个555&nbsp;RC振荡电路滤波产生固定(估计其电流不大).<br /><br />不知这样行否??????????<br />
machunshui 发表于 2008-6-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Q2,Q3,Q5设计的好像没有问题啊???

还有Q2,Q3,Q5设计的好像没有问题啊???<br /><br />无论输入还是输出的信号全被箝位在vdd-0.7上,<br />无论输入还是输出,电压越高,Q2,Q3,Q5的导通电流越大,<br />箝位作用越强,<br />输入还是输出的信号箝位在vdd-0.7上,没有问题啊???
machunshui 发表于 2008-6-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目标板为3.3v时候

另外,目标板为3.3v时候,D1是截止的,<br /><br />10楼的分析不成立.<br /><br />流经R10、R14、R19的电流将是:(5-0.7)/(10+820)&nbsp;=&nbsp;5.66mA<br /><br />Q2,Q3,Q5的基极电压为4.64v.
machunshui 发表于 2008-6-6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搞错了,10楼是对的

搞错了,10楼是对的.<br /><br />加上ic电流,算算可能是要在100多ma,<br /><br />实际如果是这样的话,太危险了
machunshui 发表于 2008-6-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U5的Q1(N)起什么作用啊?

&quot;U5的Q1(N)起什么作用啊?&quot;<br /><br />惭愧,15楼说得很清楚了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8-6-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22电源想法不错.

不过如何做到3.3V与5V的数据电平匹配?<br /><br />PIC中,VPP电压从10V-13V要求不等,所以需要可调的VPP
McuPlayer 发表于 2008-6-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考ICD2的VPP电路

3.3到5V可以使用Level&nbsp;Shift的buffer&nbsp;IC<br />VPP用DC2DC吧,用MCP42050调节电压输出
 楼主| su_mj000 发表于 2008-6-6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8楼

回28楼:<br /><br />MOSFET作为电平转换控制其实并不是我的独创,那是大名鼎鼎的philips<br />为其IIC接口做电平转换的设计。Q2、q3、Q5栅极的电平从Vdd接来,其速度和安全<br />程度都有保证。<br /><br />其实,无论用MOS管还是普通三极管(共基极工作方式),原理都一样,都起到了<br />电平转换的功能。但前者不仅耗电省,而且性能更佳(具体的理论分析就省了)。<br /><br />23楼的想法其实不错,自要满足自己的要求就行。<br /><br />我以为最难简化的也许就是Vpp发生电路。如果要偷懒,其实可以用一节9V的电池,<br />与USB的5V供电叠加,此外再加一个电阻和一个12v齐纳管钳位(应加在Q6之后),<br />Q7的基极与地之间最好加一电阻以保证脱机后关断。<br /><br />还有就是用三次倍压电路获得Vpp,反正Vpp只需1~2mA。&nbsp;(电感元件很讨厌)。<br /><br />Vdd发生电路的偷懒方可以是,采用一个LM1117。凡是模拟电路部分,<br />都是懒人应该回避的。:-)<br /><br />
 楼主| su_mj000 发表于 2008-6-18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有一简化实例

http://szilva.info/pickit2-1/index.en.html#20080224
 楼主| su_mj000 发表于 2008-7-6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图更新

怎么无法上传图像?
 楼主| su_mj000 发表于 2008-7-1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做了个PICkit2

使用74LS06中的两个OC门并联产生Vpp。初步测试,一切正常。<br />按键上的上拉电阻也被省略了(被遗忘了),没见不良现象。<br />控制输出只用电祖分压电路,应该不会有问题。P/N-MOSFET<br />复合管被省略。好处是,+5V的Vdd输出更有保证。PIC18F2550连在pin-14<br />的电容就用0.1uF的,跑得好好的。3个LED全部被省略(它们除了<br />装饰作用之外,没有一点用处)。<br /><br />图纸传不上,抱歉。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8-7-1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kit2的按键处理没做消抖

很奇怪.还有,在线烧写的时候,如果目标板5V滤波电容比较大,比如220uF,kit2就不能正确烧写
 楼主| su_mj000 发表于 2008-7-18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34楼,原设计中...

原设计中用两个P-MOSFET串连控制Vdd的产生,加上一个二极管。<br />估计内阻太大,电源质量变差。堂堂microchip的硬件设计师,<br />水平不敢恭维。<br /><br />另外,PICkit2的上位机并不支持什么调试,只是简单的下载。甚至连<br />fuse的设置都没有,实在太简陋了。优点是,下载速度的确比较快。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8-7-1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那么多PMOS是有道理的

为的是不让用户板上的电压反串到KIT2上,保证KIT2安全的设计.<br />FUSE的设置应该有,但不知道为什么是灰色的.只有一个代码保护和数据保护有用,无论HEX文件中有无CONFIG&nbsp;BITS的设置,OSC设置都不可用.<br />KIT2上位机不能说简陋,相反是一个大杂烩,逻辑分析仪,电压表,UART仿真分析,真是物尽其用.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8-7-1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kit2的三个LED在脱机烧写时有故障指示的作用

  
 楼主| su_mj000 发表于 2008-7-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舍弃了脱机烧写功能,

PICkit2上的LED就差不多是摆设了,没有实质性的功能了。还是那句话,<br />看不出脱机烧写有多少用武的机会。<br /><br />我们所有的评论、评价,当然都是围绕着PICkit2以及其上位机的目前状况<br />和功能而言。PICkit2的基本功能是下载,所以能否设置fuse自然成为大家<br />首先关注的问题。缺少这一功能或功能不全,冠以简陋不为过吧。<br /><br />顺便再“指责”一句,PICkit2没有对Vdd电压的动态调节功能。Vdd输出串一<br />二极管,按理无法产生+5V。实际上,目前PICkit2使用固定、对应的PWM占空比<br />设定Vdd输出。所以,它对Vdd回路的A/D采样只是为了识别目标机是否自己供电。<br />这与它在Vpp环节上的作为明显不同。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8-7-2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KIT2对VDD电压的动态调节功能由外接运放实现.

设定固定的PWM占空比,只是为了取得RC滤波之后的电压,所以并不需要单片机对其干预
machunshui 发表于 2008-7-2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pickit2中的mos管全部改用三极管,可否???

pickit2中的mos管全部改用三极管,可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