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片机不能直接驱动继电器和电磁阀

[复制链接]
14775|63
wsnsyy 发表于 2015-7-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實際驗證過不可以直接驅動嗎
wh6ic 发表于 2015-7-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6ic 于 2015-7-3 14:26 编辑
wsnsyy 发表于 2015-7-3 11:24
有人實際驗證過不可以直接驅動嗎

有可以直接驱动的,比如干簧管继电器,只需要十来个毫安就可以可靠驱动,当然可以加适当的保护并直接驱动。比如SIP-1A05,5V线包,电阻约500欧,正常只需要10mA电流就可以了,一般的 5V电源的 MCU,按20mA最大输出来说,一条I/O就可以可靠带动两只这款继电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jiajia1106 发表于 2015-7-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分享  
kingv5 发表于 2015-7-7 0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很不错,楼主不错
mcu5i51 发表于 2015-7-7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电器有的可以用几个mA就驱动的,MCU有可以直接吸收百十mA的端口,只能说,为什么大多数时普通单片机不能直接驱动继电器
zjj988 发表于 2015-7-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是高手
375606426 发表于 2015-7-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图不够合理垃圾
 楼主| 瑞生 发表于 2015-7-7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wh6ic 发表于 2015-7-2 14:24
立意很好,给新手看的话,略嫌不谨慎。

  1、市场上能买到的8050,很多Hef不足200倍。按1L图,基极电阻1 ...

谢谢:handshake

我整理一下,给大家分享。
singlewof 发表于 2015-7-9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楼主,还有WH6IC
woshicainiao 发表于 2015-7-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供参考  看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SXFY 发表于 2015-7-1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赞一个                              
frank061015 发表于 2015-7-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好到位
gaon2 发表于 2015-7-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表述清晰,一看就懂。如果结合实际使用,那可以写一篇大**。虽然好'简单'的东东
ecoren 发表于 2015-7-14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电器的吸合是交流电的作用,直流继电器内部有电路的,
jashlt 发表于 2015-7-14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楼主的立意不错,适合新手。17楼的补充真给力,大赞。
zhangjinquan 发表于 2015-7-19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
liuyuelong502 发表于 2015-8-3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电器线圈并联二极管是很有必要的
muyidou 发表于 2015-8-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通俗。。谢谢楼主
epawp 发表于 2015-8-6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pawp 于 2015-8-6 18:48 编辑

17楼意见是对的。
补充一下,一般地,不提倡单片机直接驱动执行对象,加一级驱动电路是给I/O口一个缓冲,对继电器是这样,对别的元件也是这样。
作为开关使用的三极管,其基极驱动电流最好大一些,让管子进入深度饱和,这样管子的导通压降小一点,功耗也小。一般情况下,知道杆子的电流放大系数后,按照被驱动对象需要的电流,除以电流放大倍数,就是基极的电流,是最小电流,那么需要管子深饱和,基极的电流需要5倍的最小电流,驱动电压(单片机的输出高电平)扣除管子的be结电压0.7V后,剩下的电压除以驱动电流,就是基极电阻,再取标称值。这样基极的驱动电流就可以满足5倍左右的最小电流(其实这个最小电流也就是管子的临界饱和驱动电流),以保证管子有较小的饱和压降,管子的饱和状态下,是bc结的电压从放大状态的反偏变为正偏。
继电器线圈是电感,而且电感量很大,在其断开的一瞬间会有很大的反向电压感应出来(这个感应电压的大小跟端架的速度成正比,断开得越快,感应电压越高),加在电源和驱动管之间,如果管子的耐压不过会把管子击穿的,所以必须在继电器线圈上逆着电流方向并联一个二极管,如1N4000系列的。上面已经有不知一个朋友说到了,这里再强调一下,这是不可少的。
lordaron 发表于 2015-8-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epawp 发表于 2015-8-6 18:43
17楼意见是对的。
补充一下,一般地,不提倡单片机直接驱动执行对象,加一级驱动电路是给I/O口一个缓冲,对 ...

确实是这样 感谢指导 能不能再给我们说一下 EMI 还是热耗散的注意事项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