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ST产品] SIM 卡的技术演进历程(从 1FF 到 WLCSP 封装)及不同封装在 IoT 设备中的适配场景

[复制链接]
374|10
liu96jp 发表于 2025-9-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M 卡的技术演进历程(从 1FF 到 WLCSP 封装)及不同封装在 IoT 设备中的适配场景

公羊子丹 发表于 2025-9-29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最早的 1FF 大卡到现在的 eSIM/iSIM,确实是从外设到芯片级的演进过程。
周半梅 发表于 2025-9-29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IoT 场景下传统 SIM 插卡槽已经很少见了,板载焊接或者直接芯片化更靠谱。
帛灿灿 发表于 2025-9-29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WLCSP 封装的 SIM 芯片确实很适合可穿戴和超小型模组,省空间。
童雨竹 发表于 2025-9-29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设备里还是 MFF2 封装的 eSIM 用得多,可靠性和耐温性更好。
万图 发表于 2025-9-29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iSIM 集成在基带里,未来成本和功耗优势可能比 WLCSP 更明显。
Wordsworth 发表于 2025-9-29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维护性上看,插拔式 SIM 卡还是有优势,适合需要更换运营商的应用。
Bblythe 发表于 2025-9-29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IoT 大规模部署时,焊接式 eSIM 更利于防止偷卡、松动等问题。
Pulitzer 发表于 2025-9-29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WLCSP 工艺要求比较高,焊接和测试环节要特别注意良率。
Uriah 发表于 2025-9-29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不少模组厂商已经在用 WLCSP SIM,主要是做小尺寸 Cat.1 bis 模块。
Clyde011 发表于 2025-9-29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趋势应该是 eSIM 和 iSIM 并存,WLCSP 封装只是过渡形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

主题

1519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