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做DAC的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lism1 发表于 2008-12-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fzyuan,

1、如果恰好MCU的PWM端口是推挽输出,那他就会发现Vout相当的没谱<br /><br />这话不是很明白,这种情况是MCU的电平和数字IC电平不对口的情况吧?如果对口,就没有问题了吧。<br /><br />CMOS数字IC不能用,哪单片机直接输出也不能用了?<br /><br />图中的滤波怎么接到正反馈呀?&nbsp;这样好像会震荡哦。<br /><br />请大虾解释下!&nbsp;谢谢!<br /><br />
fzyuan 发表于 2008-12-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

还是想向vwwj请教一下PWM-DAC为什么不加光耦隔离就没有价值呢?<br />我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想不通,加个光耦隔离后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br />确实很好奇。
 楼主| lism1 发表于 2008-12-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的价值是是光隔离DAC吧。

  
hartcomm 发表于 2008-12-7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明说

我那个图也是个示意图。<br />但对你的两点不清楚。<br />现在单片机的输出基本是可以配置的。可以认为输出是非开集非开漏输出。参考电压也是2.5V。1.25V的话,逻辑芯片还要选低电压的。所以第一点第二点不存在。<br />&nbsp;但即使是准双向口(加上拉电阻),供电是2.5V,门芯片是hc14,又有什么问题?&nbsp;输出的PWM上升沿不陡,波形畸变?&nbsp;我想应该是这个原因吧。<br /><br />呵呵&nbsp;当然万一很不幸,遇到这种情况,也是没关系的。如果上升沿有规律,经过门有固定延时,可以通过调校,消除的。当然,这种情况,我没遇到。<br /><br />另外,基准一般输出十几毫安,是没问题的。可以看到由于RC的电阻比较大,实际充电电流是很小的,uA级的。<br /><br />--------------------------------------------------------------------<br />fzyuan&nbsp;发表于&nbsp;2008-12-7&nbsp;17:42&nbsp;技术交流&nbsp;&nbsp;←返回版面&nbsp;&nbsp;按此察看该网友的资料&nbsp;按此把**加入收藏夹&nbsp;按此编辑本帖<br /><br /><br />如果有人不动脑子,直接按48楼的图去做了,将有哪些故事发生呢:<br />1、如果恰好MCU的PWM端口是推挽输出,那他就会发现Vout相当的没谱(当然,如果他的参考VREF的内阻接近0就没事了);<br />2、还好,MCU的PWM输出不是推挽的,是准双向口,但是VREF想用1.25V的,于是,又发现没谱。
vwwj 发表于 2008-12-7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离型的DAC比非隔离型的价值高得多

&nbsp;&nbsp;无论是从应用范围,安全性等等.<br />&nbsp;&nbsp;尤其是外接电路地是浮动的情况下
 楼主| lism1 发表于 2008-12-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数字IC做输出,参考电压肯定要和单片机的电压一样。

要高精度,单片机用推挽输出,不能用开漏+上拉输出。<br /><br />我猜fzyuan说的是单片机的电压比数字IC高,会反灌到参考电压里。<br /><br />参考电源的输出不需要那么大,接个大点电容可以解决了。<br /><br />fzyuan贴的图,只能实现16位分辨率,输出不是线性的。可能还要考虑MOS管的极电容的影响。<br />图有点参考价值!
fzyuan 发表于 2008-1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说明:

1、对67楼的“要高精度,单片机用推挽输出,不能用开漏+上拉输出。”<br />其实并不一定,如果单片机是标准51,那么用它的准双向口去驱动1个mos管是没有问题的,这时你肯定要说51只有几十uA的输出电流,如何可以快速克服mos管栅源电容呢?没问题,因为标准51输出高电平时,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具有强上拉能力(时间约为几个时钟周期),只要栅源电容不太大(2N7002就很小),就可以很快冲上去了。<br />2、确实是因为单片机的高输出会通过反向器端口的ESD保护二极管冲到参考电压端。<br />3、在参考电源上加大电容并不一定能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这已经破坏参考源的稳定性了。<br />4、是否线性?你可以做个仿真或实测一下。<br /><br />另外,既然你已看到这个份上,那我就把那个别人出10块钱我都不肯卖的秘密告诉你吧:<br /><br />将图上Q?、R?用一个单刀双掷的模拟开关去替换,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楼主| lism1 发表于 2008-12-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模拟开关是可以做,哪就增加成本了。

我没有用模拟开关做过试验,模拟开关的阻值变化比较大,应该有影响吧。<br />还有开关的波形是否好呢?<br /><br />哪个图你有用过?输出是线性的吗?<br /><br />我没有模拟,只是算了一下<br /><br />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812/2008128145857129.jpg<br /><br /><br />电容上的电压跟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的比例有关系<br /><br />V&nbsp;=(&nbsp;I1/I2&nbsp;)*C<br /><br />充电电流I1=(&nbsp;(Vref-V)/(R1+R2)&nbsp;)*X/65536<br /><br />放电电流I2=(V/R2)*&nbsp;(65536-X)/65536<br /><br />X为PWM值,假定是16位分辨率。<br /><br />&nbsp;&nbsp;<br />&nbsp;&nbsp;I1/I2=(Vref-V)*X*R2/&nbsp;(&nbsp;V*(R1+R2)*(65536-X)&nbsp;)<br /><br /><br />&nbsp;&nbsp;上式不是线性的。<br /><br /><br />这样的算法正确吧。<br /><br /><br />
vwwj 发表于 2008-12-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16位PWM小心哦

&nbsp;&nbsp;受制于MCU主频,估计16位PWM频率是40Hz以下
 楼主| lism1 发表于 2008-12-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理论说而已。

这些问题应用时候肯定会注意到。<br /><br />AVR用16M晶振,16000000/65536=244&nbsp;HZ&nbsp;呀。
AV693 发表于 2008-12-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电视的调谐电压PWM输出精度

关于电视的调谐电压PWM输出精度:<br />电视机的AFC输出电压会传输回到CPU重新采样,CPU会重新根据偏差调整PWM。(似乎大家没想到这点)<br />这是一个负反馈的过程。<br />所以用电视的这个倒子说明PWM精度并不适当。
567 发表于 2008-12-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PWM做DA原理图

来自Atmel评估板原理图
lhmf 发表于 2008-12-1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q8360428 发表于 2012-8-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5# lism1
虽然 我也很年轻   但就楼主  这态度           哈哈
sfpxfpcfp 发表于 2012-8-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片机可以摸拟PWM输出
q8360428 发表于 2012-8-6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55# fzyuan
55的跟随器  不错  刚想说47楼的跟随  不稳定:)
ljm810010 发表于 2012-8-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还没有结论。。。
muelfox 发表于 2012-11-8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单片机上有10位的ADC和16位PWM时,用哪个做DAC精度高点?
muelfox 发表于 2012-11-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单片机上有10位的DAC和16位PWM时,用哪个做DAC精度高点?
dragon20100708 发表于 2012-11-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