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最简单的基本共射放大器为例,来说明如何在一定的动态范围要求下设计放大器的参数计算及管子选择问题。
1 动态范围和不失真条件
放大器放大信号时,除了要有一定的放大倍数,还要保证输出信号电压的失真很小。通常把最大不失真输出信号电压的峰峰值Uo(p-p)称为一个放大器的动态范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选定静态工作点和负载线,才能得到最大的动态范围呢?既然放大器接上负载RL后,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时,工作点要以静态工作点为中心,沿交流负载线上下移动。所以为了在不发生严重失真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的Uo(p-p),则应把静态工作点选在交流负载线AB的中点,而且要保证工作点的变动范围限制在交流负载线AB段以内,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Uo(p-p)是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信号电压的峰峰值,Uc是晶体管的饱和压降(通常在0.1到0.5V范围内),Ur是为了使工作点的变动不进入截止区所相应的电压降。
根据以上定性分析,易知放大器的不至真条件的定量表达式为:UCQ>=0.5Uo(p-p)+Uc.
2在一定动态范围要求下放大器的设计计算
如果对放大器提出一定的动态范围要求,即规定所需的Uo(p-p)值,则可根据不失真条件及UCQ=ICQ*RL‘确定静态工作点,通过简单计算可知:
UCQ=RL*VDD/(RC+2RL)
此外可计算放大电路的元件值和选用直流电源电压VDD.
一般在设计放大器时,负载电阻RL的大小是给定的,如果电源电压VDD也已经确定了,则根据上面红色公式确定所需的集电极电阻Rc.如果电源电压VDD在设计条件中未给定,则可按照下式来确定,并留有一定余量:
VDD>=(1.1~1.5)(2UCQ)
3,设计例子
要求设计一单管放大器,Uo(p-p)=6V,RL=600欧姆。
根据上面红色公式可确定UCQ,并保证足够余量取Uc=1V,则UCQ=0.5*6+1=4V
根据上面VDD选择公式有VDD=1.5*(2*4)=12V
根据红色公式易得集电极电阻Rc=RL(VDD-2UCQ)/UCQ=600(12-2*4)/4=600欧姆
由以上计算知,交流电阻RL'=600//600=300欧姆,则ICQ=UCQ/RL'=4/300=13.3mA.
现在选择晶体管,要求ICM要大于ICQ一倍以上,BVCEO要大于VDD。假设满足此要求的管子的beta=50,则IBQ=ICQ/BETA=0.27mA,进而容易得RB=VDD/IBQ=44.5K欧姆,取离该值最接近的RB=47K。
4,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红色公式才是核心要理解**的公式,搞定后,基极电阻RB=电源电压除以基极电流那是水到渠成的事,自然而然的事。因为ICQ一旦确定,选好管子后IBQ也就确定了。至于这个蹩脚的、本末倒置的RB=beta(RC+RC//RL),极少会出现在教科书及模电设计实验书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