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4单管放大器的设计与计算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mark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windh1| | 2013-4-2 15:49 | 只看该作者
在你的那张图里,只有Q在你的Uo(p-p)的中点时,才会获得最大摆动范围,所以,如果你不是傻子的话,你应该就不会再在这个问题上胡扯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yizao 2013-4-2 19:52 回复TA
发错地方了,sorry。这是说给说谎专家徐大教授听的。 
wyizao 2013-4-2 19:51 回复TA
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日产示波器型号,它是十几年之前的名牌货,批发进货还2000多块钱一台呢。 
23
xukun977|  楼主 | 2013-4-2 1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3-4-2 18:08 编辑
wyizao 发表于 2013-4-2 08:39
华东师大的老劳副教授,就连劳佳对于信号源输出端为啥串联类似10k的电阻都明白了,恁地你还一直蒙在鼓里边 ...
你这么说,只能说明你很少动手实践。
根据我17楼提供的信息,经常动手的人可根据1815的bce排列顺序,推断出相片中各个元件的作用。

相片中最上面的RS也是150K可调电阻,调节范围绝对包括你要求的10K左右源阻要求。
不用该电阻时,信号源幅度只是很小的一点点就有这样的效果:



另外,提醒你:“用的是小日本的示波器”这样话尽量少说,这会让人哭笑不得的。
因为99%的paper中,用的都是用惠普、安捷伦和泰克。
你用的这款示波器,淘宝上卖600来块钱,用这样的示波器发表**太寒碜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yizao 2013-4-2 19:49 回复TA
徐大教授你就在这里说谎把你,在学术上和人格上你都u已经完败。本友再也不会理会你这等谎言制造者! 
wyizao 2013-4-2 19:45 回复TA
18楼原汁原味的原帖只是告诉大家“示波器是日本的”。本楼“用的是小日本的示波器”,完全出自徐教授之口!徐教授,枉为人师? 
wyizao 2013-4-2 19:28 回复TA
好像徐大教授是日本人似的! 
24
xukun977|  楼主 | 2013-4-2 18:20 | 只看该作者
咱来痛快点的,管子beta值也测出来了,电源也确定了,RC/RL也确定了,你说RS、RB应该取多少,给个值,我按照你给的值重调,这样行了吧?一个问题缠几年累不累啊?
实验应该具有重复性,不能说世界上就你一个人能调出来,其它人却重复不出来是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windh1| | 2013-4-2 19:35 | 只看该作者
徐达交手,不明白也没哟关系,但不能瞎说,要知道,全世界知道这个道理的没有几个人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xukun977|  楼主 | 2013-4-2 20:57 | 只看该作者
别跟我扯理论了,现在是实践时间。

再次重述我实验电路原理图:



***规定图中150K可调电阻应该调到10K这个值,现在我反复调300K电阻大小,使输出达到理论上的6V(根据**公式Uomax计算的),输出如下:


调节RB,使得波峰和波谷的“平头”差不多一样,我认为此刻是最佳RB。

从上图可以看出,输出达6V时,离几里路都能看见已经严重失真了。

此时减小信号源输出幅度,发现输出在5V以内时,几乎看不出有失真,但只要大于5V,波峰和波谷两处开始明显变形了,我认为是失真开始的标志,因为按照***的说法,人眼能识别的失真度是5%。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xukun977|  楼主 | 2013-4-2 21:22 | 只看该作者

断开电源,实测最佳RB(即原理图中300K+固定的10K的总电阻值):



而按照***的牛叉公式RB=BETA(RC+...)=156(670+335)=160K,即误差将近36%。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ndh1 2013-4-2 22:21 回复TA
Rb=280*(670+335)约280k才可。你9V,Rc=670,就是说最大的Ic不超过20mA,而根据datasheet,20mA以下,beta为250~280。 
windh1 2013-4-2 22:17 回复TA
你的156 是不是误差忒大了点阿? 
windh1 2013-4-2 22:14 回复TA
好,是118k吗?要是这样,Ib大约为9/118k,约不过90uA。根据datasheet,100uA时,beta为280。 
28
wyizao| | 2013-4-2 22:01 | 只看该作者
徐教授您要是真正打算领会***的工作点设计思想,就不该片面、歪曲,就应该深刻滴全面地完整地领会。
再罗列一下***关于固定偏置放大器(基本共射放大器)的工作点即输出范围(最大输出电压摆幅)的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法及效果。
不知道β时盲调Rb使集电极-发射极偏置电压达到临界值
Uce(cr)=Ucc/(2+Rc/RL)
知道β时按照下式计算
Rb(cr)=β(Rc+Rc//RL)
然后按照Rb(cr)值接入,也能使集电极-发射极偏置电压达到临界值Uce(cr)
然后即获得输出范围
Uommax=Ucc/(2+Rc/RL)

看您的实验结果,您不是正确贯彻***的指导思想,而是片面呆板,你的Rb离***的还差30%,而且你没有注意关键参数Uce怎么样,所以自然达不到应有效果了。

您这个电路的集电极-发射极偏置电压临界值及输出范围可以计算为
Uce(cr)=9/(2+670/670)=3V
Uommax==9/(2+670/670)=3V
您在线下将Rb调整到Rb(cr)=156(0.67+0.335)=156k
然后上电,检测Uce是否基本达到临界值3V。若基本达到,你再逐渐加大正弦信号幅度,输出Uom应当基本达到3V效果

若Uce偏离临界值3V较远,说明您的β测量等方面有出入。但您也不要再测β值了。就权当β值未知,然后稍微盲调Rb使Uce达到临界值3V即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toccata| | 2013-4-2 2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ccata 于 2013-4-2 22:11 编辑
wyizao 发表于 2013-4-2 08:39
华东师大的老劳副教授,就连劳佳对于信号源输出端为啥串联类似10k的电阻都明白了,恁地你还一直蒙在鼓里边 ...

***又丢人现眼了,人家劳佳三年前就指出你的问题,你那会儿连THD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http://www.jlao.net/technology/157/
http://www.jlao.net/technology/391/

刚学了几招,现在居然厚着脸皮装什么大拿了?没处说了又开始对着空气骂劳五一了?哈哈哈,21ic是劳五一开的是吧

别强词夺理你那个毫无意义的东西了,你这点增益和信噪比损失就完全失去任何使用价值了,不失真又有何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yizao 2013-4-3 11:21 回复TA
人家劳佳三年前扯着你做同学,先一起恶贬输出范围,后来又眼红幻想超过别人搞定的4V输出范围,结果咯血了也没有超过去。刚不到三年,又没记性了 
30
wyizao| | 2013-4-2 22:08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点的牛鼻子就是Uce,或者像windh1大师所说的Ic(Icq)。其实在基本共射放大器里,Uce最好用,因为无需断开任何电路就能用直流电压档直接测量Uce。beita值仅供参考。
忽视Uce,而过分看重beita值,就是拿着个箩卜当大棒—本末倒置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windh1| | 2013-4-2 22: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就是徐达交售所用的C1815的datasheet。

Snap1.gif (32.47 KB )

Snap1.gif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xukun977|  楼主 | 2013-4-2 22:38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2 22:01
徐教授您要是真正打算领会***的工作点设计思想,就不该片面、歪曲,就应该深刻滴全面地完整地领会。
再 ...


这个实验我也用不着做了,因为你已经给自己留好后路了--倘若调到156K也不行,你就说我beta测量错了。

我上面的原理图已经说的很清楚了:RB变化范围是10K到310K,信号源等效内阻是50欧姆~150K,已经完全包括你要求的数值了

既然上面118K是最佳值,调到156K后,连想都不用想,Q点下移会导致截止失真,实验结果如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toccata 2013-4-2 22:57 回复TA
windh1 大师,你这种先假定基极电流的测法和用万用表测有什么本质区别?是不是以后做个单管放大器也要上特性仪了? 
windh1 2013-4-2 22:47 回复TA
比你万用表量的考普多了! 
windh1 2013-4-2 22:47 回复TA
让C1815的基极电流为几十个uA。例如50uA,将Vce固定为5V,或9V也行,测试Ic,并将Ic/Ib作为beta,这才是比较准确的测试方法。 
windh1 2013-4-2 22:46 回复TA
你现在应该首先明确beta,因为20mA以下,beta基本恒定,所以你要测试一下 
33
xukun977|  楼主 | 2013-4-2 22:49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2 22:08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点的牛鼻子就是Uce,或者像windh1大师所说的Ic(Icq)。其实在基本共射放大器里 ...


没问题,我照你说的做就是了。

把UCE调到3.04V



再看输出波形



你还想怎么做接着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ndh1 2013-4-2 22:58 回复TA
先测beta,之后按照Rb=beta*(Rc+Rc//RL)算,再把波形发上来就可以了。 
34
toccata| | 2013-4-2 2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ccata 于 2013-4-2 23:11 编辑
windh1 发表于 2013-4-2 22:22
这个就是徐达交售所用的C1815的datasheet。

这种三极管也敢看图说话的“大师”?哈哈哈你做没做过实验啊
做个单管放大器还要单独搭电路测每种 Ib 下的 beta,莫非还要上特性仪不成?***估计都没这么笨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ndh1 2013-4-2 22:55 回复TA
咋的,你对本大师难道还有一件? 
35
xukun977|  楼主 | 2013-4-2 23:37 | 只看该作者
toccata 发表于 2013-4-2 22:54
这种三极管也敢看图说话的“大师”?哈哈哈你做没做过实验啊
做个单管放大器还要单独搭电路测每种 Ib 下的 ...

你跟他较什么真,你没看到现在我都没理过他么?
比如我在17楼就测过beta了,他现在还在闭着眼喊让我测。
这上面更荒诞,居然让我照着datasheet上输出曲线所标的电流调,搞笑!!

我在30楼已经说的很清楚了,RB为118K时,Q点刚好在中间,两个理论大师居然说我是在黑他,非要按照他理论算出的RB=156K为准,按照他们说的发现不行,于是改口说UCE才是牛鼻子,按照他指示把UCE调到3V,发现还是不行,他又说我beta测错了。。。。。。。
反正结果是俺按照大师的指点,耗了一晚上,楞是没把这么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电路给调出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windh1| | 2013-4-2 23:59 | 只看该作者
有点误差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公式没有考虑Vbe和饱和压降的问题,当然在Vcc足够大的情况下,问题不大。
你30L的6V的图,说明只要减小输入,就可以得到正负3V的输出电压,所以这是可以证明公式的正确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yizao 2013-4-3 11:06 回复TA
大师所言极是,是信号太大了,把放大器撑着了。只要适当减小输入,就OK。 
37
qzlbwang| | 2013-4-3 08:47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4-2 23:37
你跟他较什么真,你没看到现在我都没理过他么?
比如我在17楼就测过beta了,他现在还在闭着眼喊让我测。
...

确实没必要理他!想想看连一个最最简单的R+LED电路的最最基本计算都错误百出,别人帮他指出,还百般狡辩,死不认错,还有必要与他计较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wyizao| | 2013-4-3 11:03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4-2 22:49
没问题,我照你说的做就是了。

把UCE调到3.04V

你那个输出就是典型的基本对称的双向削波,是工作点调整的恰到好处的效果。历尽千辛万苦工作点终于基本搞定,你该高兴才是。你是掉进蜜罐不知甜。
你再想一想,任何一种放大器都有它能接受的输入信号电压范围,就像假若您一顿饭一般就能吃下2个馒头,有人硬给你连续塞进去4个馒头,你是什么滋味?极度的饱和,对吧。
不要紧,我帮您计算你那个放大器最多能接受多大的输入信号电压。假设Rs=20k。因此你要注意检查Rs是否等于20k,若非,请调整它到20k。
基极偏流
Ib≈Ucc/Rb=9V/156k=0.057mA
晶体管动态输入电阻
rbe=UT/Ib=26mV/0.057mA≈450Ω
按照***《模拟电子技术》第72页公式(3.1.4)可计算输入信号电压范围
Esm(max)=(Rs+rbe)/[β(Rc+Rc//RL)]Ucc
        =(20+0.45)/[156(0.67+0.335)]×9V=1.18V
你把输入信号电压调低到这个值,别撑着放大器了,再看输出电压波形是否还有明显的削波失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wyizao| | 2013-4-3 11:08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4-2 20:57
别跟我扯理论了,现在是实践时间。

再次重述我实验电路原理图: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再聪明的人也只能像一头牛一样莽撞。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wyizao| | 2013-4-3 11:17 | 只看该作者
king5555 发表于 2013-4-2 23:15
hfe并非恆定尤其毎顆也不一致,这电路沒实用性。把基极电阻移到基集间才是控制集极偏置的好方法。 ...

基本共射放大器实用性是可能有限。但问题是,它是模电课程里边要讲的必讲的第一种电路,任何书都难回避。即便在IC时代也要先讲基本共射放大器。否则你共射、共基、共集等基本概念怎么建立起来?
现在大家在讨论的是要紧的教学方法,所以您现在莫歪楼。
您说的那是一种负反馈电路,是好。您要讨论,可以发帖,本友奉陪。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