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4单管放大器的设计与计算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xukun977|  楼主 | 2013-4-3 12: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windh1 发表于 2013-4-2 23:59
有点误差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公式没有考虑Vbe和饱和压降的问题,当然在Vcc足够大的情况下,问题不大。
你30L ...


二位大师真是心心相映,前所未有的默契。
本坛很多人都认为你们二位可以当拜把子兄弟,再合适不过了。

30L第2个图,只要减小输入信号幅度,就可以从黑色波形转变为想要的红色波形了??


动动手,亲自试试,比在这里幻想或玩什么仿真,强一万倍。否则还是写科幻小说去吧。

现在又怨我RS=10K小了(尽管是你亲自推荐的),要我试20K的,请问20K属不属于30L原理图中50欧(信源的)到150K范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ndh1 2013-4-3 13:27 回复TA
既然你也知道减小幅度,即可以不失真,那么你为何不试试呢?并把图发生来. 
wyizao 2013-4-3 13:25 回复TA
只要是真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方法都能得到,这叫做殊途同归。 无缘兄弟动干戈,有缘千里来相会。 
windh1 2013-4-3 13:21 回复TA
技术上的悉心相应,在正常不过了,技术高手都是这样的.那里会像是某些上镇父子兵啊,就会搬弄是非! 
42
wyizao| | 2013-4-3 13:21 | 只看该作者
你准备好了10k~150k内阻,但你又从来没有声称究竟用了多大的内阻,你不应该隐瞒自己的实验参数,否则别人怎么去重复呢?

RS=10K并非一成不变的,让你照20k进行实验没有难为你。20K难道不属于你准备好了10k~150k内阻的范围?

不过,如果你特喜欢10k,那你就照10k实验,无所谓。但是放大器允许多大的输入范围,你就自己算去吧。反正公式(3.1.4)已经给你摆在44L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wyizao| | 2013-4-3 14: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44
wyizao| | 2013-4-3 21: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45
wyizao| | 2013-4-3 21: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46
toccata| | 2013-4-4 02: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47
wyizao| | 2013-4-4 07:53 | 只看该作者
king5555 发表于 2013-4-3 23:54
我沒歪楼之意。感觉这会兒是学院派的天下,对于学理论我讱为重点应著重于电路架構及特徵而不必太注重于如 ...

一个电路性能及可靠性等能否达到最优,架構及特徵是一方面,参数优化配置又是一方面。比较起来,经过长年发展,电流架構及特徵,如放大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接法,都已经为大家公知,目前最难最重要的其实是参数优化配置。像电磁炉这样一个民品所用电阻很多已经是在E192系列里边精细选取。E192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电阻相邻两个标称值的比值是10开192次方=1.012。就是说,E192系列里边的相邻两个标称电阻仅差1.2%。
好歹就在1.2%这样一个一丁点儿的微小差别,没有理论支撑又如何做到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8
wyizao| | 2013-4-4 07: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49
wyizao| | 2013-4-4 08: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50
wyizao| | 2013-4-4 09:25 | 只看该作者
Rs究竟是10k或者20k并不是关键问题。逐渐降低信号电压幅度,使削波失真刚刚消失时,观察输出幅度究竟有没有达到Uommax=Ucc/(2+Rc/RL)v才是大家所期盼的最重要的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受到警告 51
xukun977|  楼主 | 2013-4-4 09:35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4 09:25
Rs究竟是10k或者20k并不是关键问题。逐渐降低信号电压幅度,使削波失真刚刚消失时,观察输出幅度究竟有没有 ...

1,削波刚刚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仅仅是凭直觉?这是搞科学研究的方法吗?你为什么不给个失真度是多少为界限?失真度测试仪很贵么?
2,我为什么必须听从你的指挥,叫干嘛就干嘛?否则就要被你骂?你对你父母也是霸道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2
wyizao| | 2013-4-4 10:02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4-4 09:35
1,削波刚刚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仅仅是凭直觉?这是搞科学研究的方法吗?你为什么不给个失真度是多少为界 ...

既然你认为失真度测试仪不贵,那你为什么不在你那个万能实验板、万用表和示波器旁边摆上一个失真度测试仪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3
wyizao| | 2013-4-4 10: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54
wyizao| | 2013-4-4 10: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55
xukun977|  楼主 | 2013-4-4 10: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56
xukun977|  楼主 | 2013-4-4 12:34 | 只看该作者
像这样不懂事的小孩,除了冷处理,实在想不到其它好的办法,连彭建学都怕的人,俺更怕。

**同志:

你说输出最大范围是6V,为什么我测到的是6.5V?请解释。
注:你上面说MULTISIM仿真结果和实测非常一致的,你仿个我看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7
wyizao| | 2013-4-4 12:46 | 只看该作者
名义是9V电源,那个所谓的教授实际用的是9V叠层电池。新的9V叠层电池的电压都高达将近10V了。
就这,还念念不忘自我吹嘘动手能力如何如何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8
xukun977|  楼主 | 2013-4-4 14:05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4 12:46
名义是9V电源,那个所谓的教授实际用的是9V叠层电池。新的9V叠层电池的电压都高达将近10V了。
就这,还念念 ...


现在假设VDD=10(实际情况再说),那你就更难以自圆其说了,你预测的峰峰值是6•7V,现在才6V就成方波了,说明你公式更不靠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ndh1 2013-4-4 16:42 回复TA
本大师对你的教导,你是一点也不记载欣赏啊! 要牢记本大师对你的教导! 
59
wyizao| | 2013-4-4 15:25 | 只看该作者
故意掩盖实验结果,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0
laoxu| | 2013-4-5 05:24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发现没?

事情做的好,比不上蛋扯的好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