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知识] 自举!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2-7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上有个帖子,专门谈自举的:








读起来好累!





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正反馈并联结构,可能会提高输入阻抗!







上面用词是“可能”,意思提高阻抗的前提是要保证正反馈的稳定性,没有稳定性就谈不上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了。




同时,顶楼第一个电路还采用了串联负反馈,根据反馈原理,这也是提高输入阻抗的。
所以说那个图,同时采用了正反馈和负反馈,同时提升输入阻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采用正反馈,可用直流小电阻获得大的交流阻抗。  发表于 2018-12-8 12:01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2-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3 很好。他错,您也錯在2式Zin。仔細看下。

查看全部评分

hk6108 发表于 2018-12-7 2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2-7 16:51

没有 C2 ,总使输入阻抗就不是射随器自己的 [1+β]Re 了。
jz0095 发表于 2018-12-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8-12-7 21:26 编辑
同时,顶楼第一个电路还采用了串联负反馈,根据反馈原理,这也是提高输入阻抗的。
所以说那个图,同时采用了正反馈和负反馈,同时提升输入阻抗。

射极跟随器是 正反馈,我以前分析过。所以我不认为同时兼有正负反馈。

评论

正负反馈是同时存在的,谁是大小的问题,肯定是负反馈大,因为否则不能放大功能。RE实现串联电压负反馈,另一个电压并联正反馈。  发表于 2018-12-7 21:57
jz0095 发表于 2018-12-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射极跟随器是负反馈“这一教科书说法确实是错的,以前在此版有过长时间的讨论、争论。
如果能找到链接,我就发上来。

评论

@zyj9490 :电路的模拟连续特性决定了正反馈电路是有带宽的,如同负反馈电路一样。  发表于 2018-12-12 07:42
某一频率点上是变成正反馈的。  发表于 2018-12-11 10:32
hk6108 发表于 2018-12-8 1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z0095 发表于 2018-12-8 10:23
”射极跟随器是负反馈“这一教科书说法确实是错的,以前在此版有过长时间的讨论、争论。
如果能找到链接, ...

好的,先别管对或错,有证据(有图更好)有真相!

评论

两天前我已经把有关链接用短信发给你了。  发表于 2018-12-12 07:4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您看看集极接地型LC振盪器是如何动作的。

查看全部评分

hk6108 发表于 2018-12-9 0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萨巴罗夫电路,是考毕兹(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一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k6108 发表于 2018-12-9 0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8-12-9 01:28
萨巴罗夫电路,是考毕兹(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一种。

在自举中,C1 电压固定,而在振荡电路中,C1 的电压跟 C2 一起(按比例)变化。
hk6108 发表于 2018-12-9 0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yj9490:
自举,相当于把图中的 Xf 抵消,而且阻止偏置网络对讯号的分流,解除讯号源(或前级)的直流负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多用于交流。增加交流阻抗。  发表于 2018-12-9 21:31
这样,前级(或讯号源)只需给出 Xi 就够了。  发表于 2018-12-9 01:5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jz是三位异能之一,9490在技朮总監里程度最高。大人物您都见着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2-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电路的多,走火入魔的也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K5,称称自己多重,再放屁!连这样的电路都不懂,还敢自称大师。我如果说出此电路的出处,恐怕21没孔可钻!你除了在21搞意识形态外,还能做什么?不服,我再截图。  发表于 2018-12-9 22:18
开眼界了  发表于 2018-12-9 14:3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您刚说走火入魔本坛有一位就來了。学的少照样走火入魔。

查看全部评分

jz0095 发表于 2018-12-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jz0095 发表于 2018-12-8 10:23
”射极跟随器是负反馈“这一教科书说法确实是错的,以前在此版有过长时间的讨论、争论。
如果能找到链接, ...

@zyj9490
用站内短信给你发过链接,但是发不出去。以后我会单发一帖说明。
captzs 发表于 2018-12-9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傻瓜自举           
  电压型信号源,信号电流在内阻的压降造成输入端电压减少V+=Vs-IsRs,如果电阻Rin不接地,改接在V-端,实现自举,理想模式V-=V+,Rin两端没有电位差,Is=0,则IsRs=0,则无论信号源内阻大小如何,输入端电压等于信号源电压V+=Vs。型号运放仿真,Vout=Vs,误差很小(输出黑绿线波形重叠)。电路不必计算,只需选择输入阻抗大,GBW符合输入频率的要求就可以,是傻瓜型自举电路。
   下运放输出对V-端是负反馈,而对V+端是正反馈,但是,实现自举的功能仅仅是正反馈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jz0095 :这很好,我觉得讨论技术问题,无论对错,就是要敢于亮出自己的看法,否则,不如回家卖红薯。  发表于 2018-12-12 10:34
@jz0095 :我这样看“两虚”:它是很好的分析法,但是虚就是假的,而且不涵盖所有运放电路。例如I/V转换电路,简单的就像分析电阻的压降,欧姆定律就OK,为什么总是有疑惑。就是被两虚左右。  发表于 2018-12-12 09:00
但是一旦虚短假设成立,Rin就被旁路了,反馈就无所谓正负了,对吗?  发表于 2018-12-12 07:59
马甲的马甲 发表于 2018-12-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生式收音机电路,也是一种“自举”的应用,大概是怎样。

评论

@hk6108 :有道理,故再生电路的Q值会提高。  发表于 2018-12-10 13:20
@hk6108 :我看到分析与你说的一样,自举受控于电路自身的正反馈,不是来自信号。  发表于 2018-12-10 12:35
就如 9楼 那图,自举是使 Xs 可以减至 Xi,再生就连 Xi 都差不多 (只能是差不多,不能全部) 代支了!  发表于 2018-12-10 01:11
自举的正反馈是跟随性的,不随电路的动作而变化,再生的反馈却跟信息(输入与输出)成比例,是货真价实的正反馈!  发表于 2018-12-9 22:05
Lgz2006 发表于 2018-12-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自举与反馈(+/-)不能相提并论,理由很多。
当然,我们在这里讲的是指线性模拟电路。
自举,是通过电位的跟随,以期电阻等电路元件两端的信号电位差达到接近于零。
反馈,则是将信号直接与信号源比例叠加,如9楼信流图示。

评论

这二个概念是描述事物的一体二面,各自的特性,并不予邓,反馈是指输出回到输入重新计算,自举更多的是信号的信号形式,如电容的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一端的电位,相当于另一端的电位也提升。这二者是有交集的。  发表于 2018-12-9 23:5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6 果然宝刀不老,吃烧饼不掉芝麻,紮紮實實的。

查看全部评分

Lgz2006 发表于 2018-1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也算是反馈。  发表于 2018-12-9 23:58
hk6108 发表于 2018-12-10 0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zs 发表于 2018-12-9 14:19
傻瓜自举           
  电压型信号源,信号电流在内阻的压降造成输入端电压减少V+=Vs-IsRs,如 ...

这是 Vo/2,这电路的增益是 2。

评论

纠正:"放电倍数"应改为放大倍数。  发表于 2018-12-10 09:42
对。电路放电倍数是2,一半输出就是1。  发表于 2018-12-10 09:39
chunk 发表于 2018-12-1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蹭个热点,这个图里对自举的解释可取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zyj9490 发表于 2018-12-1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k 发表于 2018-12-10 14:00
蹭个热点,这个图里对自举的解释可取吗?

有点不相,更类似于调正交流放大倍数。
Lgz2006 发表于 2018-12-1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如果非要把自举靠上反馈,也只能算个“零反馈”(当然,依然不具备“反馈”本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6 对。楼主电路仅仅只是C2在交流时被短路。

查看全部评分

OTB 发表于 2018-12-10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举的本质。

谢谢大家!

是在低频段产生一个“波峰”。

而人们常见的“波峰”在高频段。

也就是说所谓的“下限频率”有一个“波峰”。

这不会有稳定性问题。

但可能动态过程“过冲较大”。

稳定状态是没有问题的。

例如,正弦输入的情况下,过渡过程,就过冲不明显。

方波响应波峰明显。

自举的本质就是如此了。

与正反馈没有关系。

仅仅就是在下限频率处有一个“波峰”而已。

在频率特性波特图上。

再次感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