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授设计的这个7805电路,有没有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上图节选自杨建国教授的新概念模拟电路V,P53

2,自己不会设计电路,却怪IQ不稳定,就太那个啥了。。。。
大约7年前,本版面有人反应过这个电路问题,输出电压不稳定,当时老版主NE5532告诉他如何正确的选电阻R1和R2的大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必须是个低动态电阻地,并一个大电容或是稳压管或有源稳压器输出相接。(以前就有这样的电路),目的是抬高基准电位,而非反馈脚功能。  发表于 2019-10-13 16:24
@zyj9490 :这个是一种常规扩压,扩到78系列中没有的电压值,电路结构没问题。  发表于 2019-10-13 13:36
7815的地是公共地,是VIN与VOUT的基准地,而非反馈脚。错的离谱。  发表于 2019-10-13 13:01
戈卫东 发表于 2019-10-1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找事的例子。
老老实实用317做就啥事没有,偏偏用7805做,是想提供一个反面的范例吧?

评论

还违反电路原理,低内阻的地被破坏了。  发表于 2019-10-13 16:51
GavinZ 发表于 2019-10-1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这么用么?为什么这么用?
GavinZ 发表于 2019-10-1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vinZ 于 2019-10-13 14:22 编辑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0-13 14:12
通常是要取得稳压器标称值略大的电压,例如,5.6V。他要扩大3倍,实在沒必要。 ...

就不能买个adjustable的么,这种做法好在哪呢,没看到省钱,缺点还一大堆。
GavinZ 发表于 2019-10-1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觉得琢磨这些个**肋技术,真不如把精力花在关键技术问题上。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0-13 16:18 编辑

通过低动态电阻抬高地电平,只要看了内部原理图就明白了。在公司里,上传不了文档(内部原理图,GND必须是个低动态电阻地)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0-13 16:24 编辑
GavinZ 发表于 2019-10-13 14:04
有人这么用么?为什么这么用?




最近的管方手册上还有这个电路,想必有实用价值了。






而且即便你选用337还是117,基本原理没变。









杨教授这个电路,问题在于R1选的太大了,所以电压不稳定,即便是轻载下可能是输出15V,但负载稍微加重,输出电压就直往下降。

官方手册中推荐使用240欧姆电阻,是恰当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随便加一个电阻,肯定破坏了器件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这样的教授太失王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许多功放电路,也是是使用这个技术:





说这个**肋,没有价值,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不是所有的期望电压值,刚好是78系列刚好就有的。
像杨教授举那个例子,不大不小刚好是78系列中的15V,只能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设计师的本意肯定不是这样,这样会破坏电路的工作模式,还不如加一个反馈脚或露出反馈脚。在GND加一个电压源还是比较认可的。靠离散参数来提升电压不可取的,这就是旁门左道的做法。正规的产品应不会大用。  发表于 2019-10-13 16:45
戈卫东 发表于 2019-10-1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起点看小说多了,见过很多为了字数不顾一切的作者。。。。看到杨教授的书就有种熟悉的感觉。。。。
tianxj01 发表于 2019-10-1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6:29
而且许多功放电路,也是是使用这个技术:

IB=4.2mA
动态IB=1.3mA。
难道该电流增加到100倍,来实现1%精度?
100倍*1.3=130mA  提升10V 该功耗直接到1.3W了。上面功耗0.65W,加起来2W,玩什么呢?
至于你这个图TL783C本身就是可调稳压器,用来这里说明问题,不对版。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6:29
而且许多功放电路,也是是使用这个技术:

负载调正率肯定很差,IQ的热稳定性肯定反应到输出电压了。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厂的资籵也有沙子。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0-13 17:31 编辑
tianxj01 发表于 2019-10-13 16:40
IB=4.2mA
动态IB=1.3mA。
难道该电流增加到100倍,来实现1%精度?

问题就转换成所谓的【不可调】和【可调】三端之间的区别了。



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来画个图。


可调的:







固定的:








固定的改成可调的:











问题转换成比较图1和图3的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0-13 18:32 编辑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7:17
问题就转换成所谓的【不可调】和【可调】三端之间的区别了。

31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780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二者的设计思路不一样吧?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0-13 18:34
这二者的设计思路不一样吧?

不就是让基准源独立出来,成为悬浮端么,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tianxj01 发表于 2019-10-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7:17
问题就转换成所谓的【不可调】和【可调】三端之间的区别了。

专用可调的,最基本特征有2个,一个是静态电流小而且必须非常稳定。
第2个是动态电流非常小,和静态电流比,至少在几百倍关系。
只有符合这2个条件,则可以通过接入合适电阻,来直接提升公共脚电位,实现良好的调整率,否则指标就将会是无法接受的。
作为非可调典型例子,7805静态4.2 这个还可以忍受,关键这个电流不符合恒流特性这个比较不靠谱,更恐怖的则是输出电流变化时候,该电流变化达1.3mA。很明显这个完全无法接受。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0-1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0-13 19:04 编辑

直接分析个可调三端得了(固定的工作原理估计大家都知道了)










这部分是1.2V带隙基准:







这部分是过载保护电路:















这部分是缓冲放大器:






细节性的东西很多,总体大略介绍一下,不再详细分析每一个元器件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