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分立原件,自己动手做一个运放

[复制链接]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运放,以前都是拿来即用,很少考虑内部的运作和状态,所以有些问题都是凭经验解决。
但是要设计出优秀的电路,我觉得还是研究透IC的内部运作和状态,现在根据铃木雅臣《晶体管电路设计》的参考电路做一个简单的单运放,电路跟书上的有些改动,尝试过用电阻代替恒流源和射极跟随器的偏置,后来发现电阻在高频之下、噪声太大压降太低,换回了发光二极管(1.85V左右)做压降。

做了几十次实验,图是其中两次,同相输入11倍放大(0.5Vpp输入)和48倍放大(0.1Vpp输入),看看输出Vpp就可以求的在不同频率之下的放大系数,这两次实验显示,800KHz是极限频响(S8050和S8550),1Mhz已经出现衰减,这比一些旧的运放效果,已经稍微强一些。

下周末,我将分两部再做实验,首先共射极部分换成S9018,然后,把管子全面换成高频管(大家有没有9018的PNP对管推荐?)看看频响是否有改善。

全家福:




运行的时候两个LED会发亮,停止输入信号时,灭



背面,走线有点随便,空间利用不太足



信号发生器,最高产生5MHz正弦波,现在是测试同相11倍放大的信号,从1KHz开始




1KH时示波器截图,具体性能,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计算




10khz完美正弦波



100khz依然很完美



500Khz、800Khz依然没有问题





1Mhz波形出现变形了



2Mhz 增益锐减



信号发生器的极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很给力!  发表于 2021-2-5 15:56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7 收起 理由
liuhaob + 1 赞一个!
排山倒海 + 4 很给力!用三角波和锯齿波试试5kHz以上频率.
sheepyang + 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有作为。.
Siderlee + 6 很给力!
mmuuss586 + 1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LTSpice截图,可能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很清楚看到:
第一级:差分(差动)放大器,使用了一对Hfe相近的晶体管做电流差分,下面是恒流源,这里我用的都是S8050。
第二级:上面是共射极放大,下面是集电极的恒流源,因为恒流源阻抗无限大,所以开环增益非常大,大约放大1000倍左右。这里我用的都是S8050和S8550
第三级:推免射极跟随器(Emitted Folloer),晶体管同上。

另外,补充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恒流源和emitted flower的偏置不能够用电阻。开始的时候想不明白,因为铃木雅臣在开头几章的**里面,都是采用电阻偏置。那为什么在这里采用了LED来产生压降?

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因为恒流源和Emitted Flower的基极电流太大了!开始的时候,LTSpice电路模拟图是用了两个电阻,R9和R10,通过了emulating,但是实际上,LTSpice里面的晶体管(2N3904)是理想晶体管,没有考虑到温度效应和频率效应,Hfe非常大,相应的基极电流很少,所以电阻分压即可。

不过,到真实环境里面,我用的是S8050和S8550,这两只管最大的集电极电流达到500mA,几乎是2N3904的2.5倍,加上半导体工艺问题,基极电流变得很大,对偏置产生了较大的分流,R9与R10电阻压降无法达到预设的值。实测只有LTSpice的一半,因此电路不工作了。

换上LED之后,压降稳定在1.85左右,跟预设一样,电路就正常了。实际上,除了LED还可以用3只二极管或一只1.8V的稳压管,为了消除噪声,最好加上一个103的去耦电容。

如果要更稳定,还可以用一只晶体管作为恒流恒压源,但电路就变得很复杂了,在同等复杂的情况下,还不如将加上沃尔曼电路,让频率特征变得更好。

不过,我很怀疑,这么晶体管堆在一起,噪声特性会大幅下降,而这需要专业设备测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pjy
居然没用到电压源?运放的性能主要靠电压源、电流源保证的。  发表于 2020-9-6 18:35
zhang2015yi 发表于 2015-5-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2015yi 于 2015-5-5 10:40 编辑

这是中学生做的实验,用于了解电路,用如此高端设备,我在中学生时代想都不敢想,现在要拿实用的产品才行呀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2015yi 发表于 2015-5-5 10:39
这是中学生做的实验,用于了解电路,用如此高端设备,我在中学生时代想都不敢想,现在要拿实用的产品才行呀 ...

这些都是基本的设备,而且是国产最低端的。没有这些设备,这个实验可能无法做。
运放是一个实用性产品,分立原件可以很容易做到高频响。这个电路简单改一下,就可以用在更高频率下,比很多通用OP频响要好得多。
大秦正声 发表于 2015-5-5 1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hrg13579 发表于 2015-5-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把你完整的原理图全部贴出来吗?谢谢!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hrg13579 发表于 2015-5-5 13:40
楼主,能把你完整的原理图全部贴出来吗?谢谢!

电路图已经贴出来了,参见2楼
hrg13579 发表于 2015-5-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Q1是同相端还是Q2是?负向端是接地还是有信号输入?能否把输入信号部分原理贴出来讨论下TKS
玄德 发表于 2015-5-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不错,做工都这么好。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hrg13579 发表于 2015-5-5 15:13
楼主,你Q1是同相端还是Q2是?负向端是接地还是有信号输入?能否把输入信号部分原理贴出来讨论下TKS ...

Q1是同相,可以理解为两级共射极。
放大是同相放大。接线方法为反相端接反馈10k,接地1k电阻,得到11倍
st.you 发表于 2015-5-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因为差分管的集电极电流差异比较大,会导致输出中点电位偏高。
shcshc1234 发表于 2015-5-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phanai 发表于 2015-5-5 10:27
虽然LTSpice截图,可能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很清楚看到:
第一级:差分(差动)放大器,使用了一对Hfe相 ...

不错不错点赞
这个做的时候最好在第一级差分上做一个平衡电位器
这样就算2个管子一致性差也能补偿一些
ecoren 发表于 2015-5-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对分立元器件一窍不通
mmuuss586 发表于 2015-5-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下;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6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shcshc1234 发表于 2015-5-5 21:17
不错不错点赞
这个做的时候最好在第一级差分上做一个平衡电位器
这样就算2个管子一致性差也能补偿一些

电位器在差动级中不起作用,因为只能分压,不能分流
st.you 发表于 2015-5-6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phanai 发表于 2015-5-5 18:44
所以要精确配对。这里,我做了一个简单的hfe配对器。配对之后,中点电压基本控制在通用OP的水平

这个是电路结构的事,而不是差分管放大倍数的事。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st.you 发表于 2015-5-6 15:31
这个是电路结构的事,而不是差分管放大倍数的事。

绝大部分运放的差分级结构皆如此,能否举一些反例?当然,还可以加上沃尔曼、电流镜像等电路,但差分原理都一样。

IC的晶体管在一块晶圆上生产,差异小,分立原件就不同,所以才需要配对。
csust_omega 发表于 2015-5-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那本书确实写得不错
st.you 发表于 2015-5-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phanai 发表于 2015-5-6 15:46
绝大部分运放的差分级结构皆如此,能否举一些反例?当然,还可以加上沃尔曼、电流镜像等电路,但差分原理 ...

差分集电极负载电阻改成为电流镜,两个集电极的电流就接近了。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5-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st.you 发表于 2015-5-6 17:37
差分集电极负载电阻改成为电流镜,两个集电极的电流就接近了。

现在已经7只晶体管,用镜像增加2只管,电路会变的更复杂,噪声可能会变大,权衡利弊,配对是比较好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主题

68

帖子

1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