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G-ARM] 关于ZLG产品的选用分析

[复制链接]
3965|17
 楼主| walk_bird 发表于 2008-7-1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g, ARM, NXP, ADS, pi
最近在新的开发中,看上了ZLG的Mini和Tiny&nbsp;ARM的模块,优点很明显,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总结如下,<br />优点:<br />1、开发工作量小,不用从IC和驱动入手<br />2、文档丰富,性价比较高<br />不足:<br />1、多数最基本的驱动和API函数为加密LIB形式提供,没有源码<br />2、旧的ADS1.2开发环境<br />3、基于ARM的半成品,更加容易phase&nbsp;out,若选用,处于产品维护考虑,需要做库存备份。<br />4、NXP官方资源甚为缺乏,几乎没有<br />最后结论:想用,但是还是不能用……<br /><br />盼熟悉NXP的用户拍砖。<br />
xiaoerge 发表于 2008-7-1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点是比较可怕的

  
XDream 发表于 2008-7-1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同一楼上的几点观点

不过楼上的可能忽略了Mini和Tiny面对的群体:那些技术功底不是非常好,或者从51直接转过来,而且项目时间比较紧的客户,对于他们老说该产品还是比较不错的选择。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来研究ARM的每一个寄存器。而如果从ARM寄存器开始开发底层然后到产品,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多人写的程序都比陈明计要好吧。<br />其实这类产品有点类似于用操作系统(例如UCOS-II,Linux),试问有多少人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分析过他们?而为什么又有那么多没有研究过操作系统的人<br />用呢,因为操作系统操作简单,稳定可靠。
上帝之手 发表于 2008-7-17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的生命力/程序可移植性

&nbsp;&nbsp;&nbsp;&nbsp;&nbsp;市面上绝大多数工控板,都是基于标准OS的(WINCE/LINUX)。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你的应用程序是不受工控板本身所制约的,研华X86的不用了,马上可以换研详的X86的,甚至ARM(LINUX/CE平台)的都可以。这里正是应用了OS的核心和应用程序的无关性所决定的。<br />&nbsp;&nbsp;&nbsp;&nbsp;&nbsp;而周工的工控板却不行,但从开发角度,周工的工控板在某些小型系统上还是很有优势的,包括灵活性等各个方面。但客户产品的受制约程度远远超过标准的工控板。风险也随之而生。自己的程序只能用在周工的板上,采购渠道单一。客户的产品生命,跟此工控板绑定在一起。而此工控板又受半导体厂家IC生命周期的制约等等。所有的这些,也正是无源代码的所引起的。<br />&nbsp;&nbsp;&nbsp;&nbsp;&nbsp;当然,从周工角度,第一:可以弥补处理器的生命周期问题,因为可以由软件接口来避开不同处理器之间的区别。第二:对于真正的大量客户,在量达到一定的前提下,应该提供源代码,并做NDA协议。
youself 发表于 2008-7-17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正的量大,干吗不自己请几个工程师来开发?

中国的工程师很多。
acteler 发表于 2008-7-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老周自家的东西,与NXP没有关系吧!

1、多数最基本的驱动和API函数为加密LIB形式提供,没有源码<br />&nbsp;&nbsp;&nbsp;如果有源码,估计中国有1/2的都要用NXP的芯片了,哈哈!<br />2、旧的ADS1.2开发环境<br />&nbsp;&nbsp;&nbsp;对于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感觉老周需要与时俱进了,选个好的平台整一整了,老周所有的开发都是ADS1.2,估计也是老周用熟了不想换!<br />3、基于ARM的半成品,更加容易phase&nbsp;out,若选用,处于产品维护考虑,需要做库存备份。<br />&nbsp;&nbsp;&nbsp;我想只要需要老周供货,我想老周不会不供货吧,没必要放着钱过不去啊!如果现在NXP不行了,但是上层的API函数不会变,老周找一家ARM的芯片把驱动写好,不是也行嘛,比如换个Atmel!<br />4、NXP官方资源甚为缺乏,几乎没有<br />&nbsp;&nbsp;&nbsp;只是老周自家的东西,与NXP没有关系吧!<br />&nbsp;&nbsp;&nbsp;在使用MiniARM23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要和相关支持的工程师沟通才行!
lhzw2001 发表于 2008-7-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ADS用着很顺嘛,,对付ARM7绰绰有余了~~

现在用T23模块,开发起来确实方便,主要看中他带网口,体积也小,,<br /><br />说实在的,给人打工赚钱嘛,,,老板允许你选型,,那就选些轻松的,,<br /><br />一个产品又能活几年呢?&nbsp;
ZrmHm 发表于 2008-7-1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过2套帮人改装某设备,感觉还不错

对于项目任务比较急,用量不是很大,但单台利润比较高的情况下,用T23模块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某些有技术储备的公司来说,他们宁愿用自己的方案,则另当另论
jerrywzf 发表于 2008-7-1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笔记本还带打印口吗?

去市场上转转吧,有多少笔记本还带打印口?
zlg315 发表于 2008-7-2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工控板或模块,谈一些个人的感想!

&nbsp;&nbsp;&nbsp;&nbsp;目前我们仅仅是一个开始,全面的技术创新和思想创新将帮助我们赢得市场先机,我们将提供基于ARM、X86......的工控模块与工控板,与此同时我们也是Intel的合作伙伴,并全面支持世界上各种先进的协议和测量信号。<br /><br />&nbsp;&nbsp;&nbsp;&nbsp;我们目前提供的软件平台是基于API函数的编程模式,计划在年底正式推出一个全新的开发平台“Anywhere——面向设备的编程”,即用户不需要学习和阅读任何CPU手册,也不需要了解任何与OS(uc/OS-II、Linux、WinCE、XP,当然还保留原有的编程模式)有关的知识,我们任何一款产品,不论使用何种CPU或者OS都使用同一套用户编程手册和函数,开发人员只需要掌握C语言即可快速开发成功产品,这是一种真正可以实现嵌入式软件批量生产的编程模式,目前处于内部测试和产品开发使用当中。当然,更方便的编程模式就是下一代图形化、可视化的编程模式。<br /><br />&nbsp;&nbsp;&nbsp;&nbsp;中国企业之所以处于低水平重复劳动状态,主要是开发模式的落后,知识不能重复利用,年复一年企业不能为市场定义产品互相抄袭十分严重,我们口袋里的钱全部进入了台资、韩资、日资、美资以及欧洲企业的口袋,难道我们不觉得我们自己很可怜吗?<br /><br />&nbsp;&nbsp;&nbsp;&nbsp;我不担心是否有人使用我们的平台,首先我们是为自己的发展而考虑的。要想与国际企业竞争,一定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只有十倍速、二十倍速的发展才能超越竞争对手,才能成为国际化企业,中国人才能扬眉吐气。过去我们经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枪**侵略”,今天我们同样我们承受外国企业的“经济侵略”,中国人需要互相扶持和奋起,需要每一个人中国尽自己的努力承担责任!<br />&nbsp;&nbsp;&nbsp;&nbsp;
mmd2102 发表于 2008-7-2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的问题

如果函数库不加密,老周还靠什么吃饭?软件给你开源了,你直接按老周的板自己做个,老周前期累死累活的支持,到最后什么都没,谁愿意啊?<br /><br />至于周工所说的情况,国内很早在做了.大家看到了ARM做工控机的商机,但做到这个份上,吃香的是有行业经验的公司,那些02年来做开发板起家的公司现在一个个都死悄悄了.<br /><br />和手机行业类似的产业状态.
ZrmHm 发表于 2008-7-2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产品有时还真靠运气

老周曾经为一年能卖出一万块开发板而自豪,但我的一个朋友,只用PIC单片机开发的一个产品,竟然一年就卖了两万台,而且更离谱的是,单台利润达到一千多块钱,而技术含量根本就不能跟老周的开发板比的,其中最复杂的功能估计就是RS232通讯和几个A/D采样通道了,更谈不上什么操作系统、文件系统什么的,因为我那朋友连C语言都不会,PIC汇编语言也是靠业余时间学会的,这样一比,老周的开发板什么的,技术带来的附加值还真的不算高哇,所以搞点工控模块什么的,提高附加值,也未偿不可啊
kl818bc 发表于 2008-7-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会"C语言"就会开发还不够

如果周老板能做到&nbsp;&quot;会中文(汉字)就能开发&quot;&nbsp;那才是真成功&nbsp;<br /><br />上面纯属个人想法,周老板听听就好,如果认同,我再说明为什么要这样作<br /><br /><br />还有,也不用想什么X86了,如果周立功能早一点摆脱只作NXP工控板的门户之见<br /><br />把AT/ST...热门好用的ARM都做成工控板和模块,eSOC这个构想早就大卖了<br /><br />不用为了等LP23XX芯片稳定拖了那么久,才会想去舍近求远去做X86的工控板<br />
zlg315 发表于 2008-7-2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好一个芯片的平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nbsp;&nbsp;&nbsp;&nbsp;从2003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做NXP的平台化,只有做过才知道要做好、做稳一个平台确实不简单。有了NXP的平台之后,Atmel/ST......的平台完全类似,而且NXP的Bug已经全部修正,事实上到目前为止NXP的ARM7芯片已经成为市场最大的赢家,接着推出ARM926-S的技术平台,我们还有S3C2440、PXA270的技术平台,所以其它的平台也就没有必要做了。<br />&nbsp;&nbsp;&nbsp;&nbsp;其后将会推出TI的Cortex-A8,NVIDA带GPU(2D/3D图形加速器)的ARM11,这些都是有特色的东西,再后同步推出X86,这是一条互不打架的技术路线。
hq_y 发表于 2008-7-2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吃透一个芯片的确不容易~~~~~~~~~

  
hotpower 发表于 2008-7-22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主要是用的都要搞明白才是~~~

  
youself 发表于 2008-7-25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

  
acteler 发表于 2008-7-2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能够把LPC2300里面的资源全部搞懂我服了他

&nbsp;&nbsp;&nbsp;&nbsp;一个人能够把LPC2300里面的资源全部搞懂我服了他,能够把LPC2200搞懂我相信,所以MiniARM是趋势,即使老周不做,有心做企业的人也要做自己的开发平台。<br />&nbsp;&nbsp;&nbsp;老周,你说是不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主题

1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