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我要提问
123
返回列表
打印

幫我看看是這個運算的工作原理

[复制链接]
楼主: zjj188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qinjinzhi| | 2008-10-20 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为什么l2输入信号频率U1A输出信号频率不一样?

就是信号输入的第一个单元,放大器接成了正反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2
zjj188|  楼主 | 2008-10-20 14:54 | 只看该作者

我來糾正一下awey的分析

我來糾正一下awey的分析,介於這麼多朋友的關注,
awey,很抱謙,我再次耗時3個小時驗證,經過仔細分析和實踐,您的第8項分析有誤,U1D過零時應輸出為高電平,見我下面8腳的輸出波形圖便知。謝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awey| | 2008-10-20 15: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搞错了

你上面的波形是电容上的充电波形,你把电容去掉再看看。

过零的时间很短,就是因为过零时输出低电平,才使得电容上的电瞬间释放,你上面的波形下降沿,就是U1D检测到过零,输出为低电平引起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4
zjj188|  楼主 | 2008-10-20 15:36 | 只看该作者

現在說抱謙的應該是我了

現在說抱謙的應該是我了,誤得一個結論就跑。再次分析,過零為低。看來我技術有待提高啊。謝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5
awey| | 2008-10-20 15:4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6
iC921| | 2008-10-20 19: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哪的?

用的是繁体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7
tuwen| | 2008-10-21 09:45 | 只看该作者

我怀疑过零检测部分是否画错了

楼主的图中R27接到P2脚,但我认为应该接到P1才对。不知道是否画错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8
awey| | 2008-10-21 10:12 | 只看该作者

tuwen 看得仔细,确实R27接到P1更合理

不过接到P2也能工作,可控硅导通后,U1D输出是什么已经无所谓。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9
tuwen| | 2008-10-21 16:5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不然

“可控硅导通后,U1D输出是什么已经无所谓”。我看不然。
这个电路检测到的是相对于直流地线的过零点,它与交流过零点有一个8.2V的偏差。所以,这个检测电路的动作点与交流过零点之间会有微小的偏移。见下图:
 

可控硅导通后,R27等于接到直流电源的+8.2V上,直到交流电源下一个过零点为止,这期间下一个过零点的检测可能会被“淹没”掉。 这就是我要问楼主触发脉冲周期的原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0
郭 靖| | 2008-10-22 04:17 | 只看该作者

电路的过零检测部分的目的不是要过零触发。

而是要触发频率同步。
利用C8在每个过零点放电后充电的固定特性做为电源周期的参考。
但转速高时,C8在电源的上、下半周的充电时间较长,才能使U1C翻转触发Q5,从而达到减速。
反而但转速低时,C8在电源的上、下半周的充电时间很短就超过U1C的9端。即缩短了Q5在半周的过零后的导通时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1
tuwen| | 2008-10-22 09:15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不是过零触发

过零检测的作用是令C8放电,并开始C8的充电,为下一次触发作准备。

我的意思是说,R27如果接到P2,在可控硅触发之前,P2的波形是交流电的波形,但可控硅一旦触发,P2就跳变到上图的“交流零”上,也就是对直流地保持固定的8.2V。这样,图中右边的那个过零点就可能检测不到,结果每一个周期只能检测到一个过零点,造成可控硅半波工作。

但据楼主的实测,可控硅实际上是全波工作的(市电60Hz,触发频率120Hz)。
如果实际电路R27确实是接在P2点,我想,这可能是Q3基极上的电容C11起了移相作用的缘故。R27、C11使得Q3基极电压波形向右移动,使上图右边那个“检测过零点”移到“交流过零点”的右边,避免了被可控硅导通所“掩盖”,但同时也使得左边那个“检测过零点”与“交流过零点”间的偏差加大。由此看来,这个过零检测电路的设计有点“凑合”的味道。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2
郭 靖| | 2008-10-23 03:24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tuwen,错解你的意思了。

我认为过零检测是这样的:
假设C15已充电完成。
上半周:
外电源从P3-》Q4的EB-》R27-》P2-》负载-》P1,在这个上半周变化过程中,只要Q4的Veb大于晶体管的导通阀值,Q4就导通,而后的就算Q5导通,其压降大于Q4的Veb阀值,Q4依然导通,直至上半周下降至Q4的导通阀值(算零吧),Q4、Q5截止。
下半周:
由于低压供电电源(C15)的正端接在P3端处,P4的电压相对P3端高时,就相当于在低压供电电源(C15)的正极上再叠加一个外电源。
外电电源通过P4-》P1-》负载-》P2-》R27-》Q3的BE-》R26-》C15。
当Q3的Vbe到达导通阀值Q3就会导通,同样,而后的可控硅导通压降仍然能使Q3的Vbe大于导通阀值,直到下半周回零,Q3、Q5截止。
这就完成了一周的检测。
C11用于消除外电源的干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3
zjj188|  楼主 | 2008-10-23 10:21 | 只看该作者

awey快評評,誰對誰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4
iC921| | 2009-1-15 16: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