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谈谈这种产品有无迫切市场需求?

[复制链接]
6691|36
 楼主|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08-2-28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提出:<br />&nbsp;现有断路器,开关,抽屉开关等本身的接触不良,会烧坏,国内外无开关在线接触电阻监测产品,这种产品到底有无市场迫切需求.<br />&nbsp;本人研究了5年,有了完全可行的技术方案<br /><br />彭建学
awey 发表于 2008-2-2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研究5年吧?

估计没什么市场,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而且现有的断路器,开关只要质量好的,很少出现问题。
maychang 发表于 2008-2-2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力部门也许有用

但断路器的监测设备需要能够承受很高的电压,这样你的成本就不会低。<br />如果成本能够做到很低或许有市场。<br />
hd12 发表于 2008-2-2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的人好像不会很多

  
 楼主|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08-2-2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

这是宝钢一位著名专家2003年跟我提出的,很迫切,他们曾研究过多年,曾出现过几次开关烧,引起电缆烧.&nbsp;660V伏以下出线回路很多,尤其是MSN抽屉柜.<br /><br />当时,专家说,搞出了,2万也要.&nbsp;现在技术可行,&nbsp;但真要花钱开发具体产品,费用不低.<br /><br />彭建学&nbsp;&nbsp;上海
awey 发表于 2008-2-2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象在线测电池内阻的方法吧?

猜猜:加交流电流测压降?
maychang 发表于 2008-2-28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楼主应该和当初提出问题那位工程师继续联络才是

电子行业,要生产一种产品,我认为与其它行业比,投入是相当少的。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能用多少钱?<br />即以楼主提到的钢铁行业而论,高炉、转炉、焦炉、氧气厂、供水……哪个不是几千万上亿的固定资产?一台内燃机车大修一次就是几百万。<br />电子行业与钢铁行业比,简直就算没有固定资产,需要的绝大部分是流动资金。<br />此帖宜放到创业版面讨论。
chunyang 发表于 2008-2-28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技术成熟、可靠,应当说有市场但也不会是“迫切的需

&nbsp;&nbsp;&nbsp;&nbsp;开关的本质质量才是关键,而且作为附加检测装置,漏报、误报对这类电气开关而言有非常高的要求,更关键的是,该装置的引入不能降低系统级的可靠行,这对可靠性设计的要求也极高,成本低不了,电路原理在设计中只是微不足道的方面,而可靠性设计不是短时能很好解决的,楼主的设计显然尚未经过实际投运检测,更别说批量检测了,应当说离产品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资金投入也应在千万规模。<br />&nbsp;&nbsp;&nbsp;&nbsp;楼主的这个话题其实适合在“创业”栏目讨论,技术在此不是主要的方面,版主不妨经与楼主商议后将此贴转到创业栏目继续。
maychang 发表于 2008-2-28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帖那就是awey的事了

  
 楼主|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08-2-29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

中高压的断路器,开关极少保护动作,&nbsp;主要是大量的低压系统的开关动作相对频繁,容易接触不量.<br />低压开关柜种类(标准)有多种,&nbsp;抽屉式:GCS,GCK,MNS,SIMODRAW,SIVACON等,固定式:GGD,SIMOCON,BLOKSET等.还有马达控制中心MCC柜.<br /><br />钢铁,冶金,石油,化纤,卷烟等大型企业,低压开关柜可达上千面或万面,抽屉式方便,但也容易接触不良.<br /><br />彭建学&nbsp;&nbsp;上海<br /><br />
 楼主|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08-2-2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度

1,信号极其微弱<br />2,干扰很大<br />3,开关断开后,&nbsp;检测电路不能旁路电力<br /><br />主要用于660V以下低压系统,&nbsp;由于只是监测,&nbsp;对开关本身无影响.<br /><br />测温缺点:<br />1,实时性差,&nbsp;等到温度高了,就来不及了,宝钢专家们早已否定<br />2,精度不高,不易对准,&nbsp;触点尺寸较大,&nbsp;具体接触不良位置不定,&nbsp;存在温度梯度<br /><br />彭建学&nbsp;&nbsp;上海
maychang 发表于 2008-2-2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此帖主题是讨论市场需求,而不是讨论技术

所以别说难度之类,还是说说成本、潜在的客户等等。
 楼主|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08-2-29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功能:<br />1,在线监测三相触点接触电阻,根据接触电阻进行报警<br />2,监测三相电流(开关柜每个回路本身需要测三相电流)<br />3,监测三相触点接触功耗,根据接触功耗进行报警,切除次要负载,发跳匝指令.<br />4,可联网,遥测遥信遥控.<br /><br />市场:<br />1,断路器,开关,一般具有短路,过流,漏电等保护功能,&nbsp;但断路器,开关本身接触<br />&nbsp;&nbsp;不良,&nbsp;目前无法保护.<br />2,重要的场合:钢铁,冶金,石油,化纤,卷烟,地铁,机场,军用<br /><br />售价:小于等于断路器价格.3000元到15000元<br /><br /><br />
hotpower 发表于 2008-2-2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应该不难~~~可惜俺是菜鸟~~~

  
iC921 发表于 2008-3-1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有市场不敢说

不过,有兴趣的企业不在少数,可以说希望是很大的(参见第4条),因此,提几点建议供彭工参考:<br /><br />1 瞅个时机。如果你知道哪个企业出事了,吃两口饭马上跑去“排忧解难”。<br />2 与开关柜制造厂探讨研制配套产品。一般的开关柜是排得满满的,要想嵌入,柜体空间也不太容你。但也应该想到,也许小厂更容易接受你。<br />3 与高资质设计院(他们是大牛)取得联系。大型企业一般不敢跨越设计院乱动,没有设计院的许可或认可,轻易不敢相信你多少,除非限在试用范围。<br />4 吃准大型企业求稳的理念。他们不怕花钱,但怕出事情,每年都有大量的“技改”资金,能不能分享,看你的本事----恐怕主要不是技术上的本事,最少开始是这样。<br />5 不知道你考虑的保护因此是否全面了,或者最常见的关键的因素包含了没?
 楼主|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08-3-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IC921的分析

1,该产品本身只是预警,报警,不会影响开关本身的功能与性能,所以产品即使坏了也不会造成事故.<br />2,大企业开关柜数量巨大,回路数惊人,开关接触不好,造成停产事故,损失巨大,<br />&nbsp;&nbsp;加装该产品后,可避免事故.宝钢的低压开关曾烧过几次.<br />3,低压系统开关占绝大多数,&nbsp;保护动作相对中高压开关频繁,容易接触不良,优其是抽屉柜,抽屉插头很容易接触不量.<br />4,宝钢专家要此产品,&nbsp;但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虽然技术方案可行,但总要试验验证,存在一定风险.<br />5,低压断路器,低压开关是电气开关的主流,&nbsp;抽屉柜用量很大,&nbsp;看看施耐德,正泰,德力西,西门子,三菱,ABB等就知道低压开关市场多大.<br />6,断路器,开关作为保护产品,但其自身接触不良,没有在线报警.<br /><br />彭建学&nbsp;&nbsp;上海
wangkj 发表于 2008-3-1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关注中

应该找行业专家问问。另外,电力系统垄断性很强,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没有人引入,很难。
maychang 发表于 2008-3-2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彭这个产品不应该到电力部门推

电力部门垄断性太强。<br />还是应该到冶金行业推。<br />需要大量资金,这个不是很大的问题。现在有不少风险投资公司,愿意拿出资金来给你,条件是你能够说得动他们,让他们相信这个项目有钱途。另外,电子行业需要的资金不像冶金等行业,起步并不需要太多投入。只要能找到一家愿意用你的产品就行。
 楼主|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08-3-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胆良与判断

宝钢专家当时跟我这样说过:&quot;只要做出来,哪怕2万一个,我也要.宝钢用了,其它什么钢都会用.&quot;&nbsp;说到底,是对市场的判断力和胆子问题.&nbsp;靠科研工作者的个人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也承但不起这个风险.凭与电力电气行业的相关人士交流,&nbsp;感觉这应该是十分好的产品:<br />1,国内外空白<br />2,巨大需求量<br />3,在一个时期内具有垄断性(对绝大数企业来说,技术门槛很高)<br />4,利润较高<br />5,打进大型企业不难(如钢铁,冶金,石化,化纤,烟草,大型市政,交通,军事等)<br />6,产品本身是监测装置,而不是取代断路器开关等的保护装置.产品本身不影响被监测对象的任何功能和性能<br /><br />彭建学&nbsp;&nbsp;上海
maychang 发表于 2008-3-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pengjianxue

“靠科研工作者的个人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也承但不起这个风险”<br />照你这么说,只是资金问题了?<br /><br />可以考虑:<br />1、设法取得风险投资者的信任,自己开公司生产。这样做很困难,因为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与技术开发完全是两回事。<br />2、找有生产管理的人合作,几个人合起来开公司生产。合作者必须有生产管理方面的人才,有销售的人才,等等。<br />3、找已经有相当规模的公司合作,他们负责生产销售等,你负责技术。这样你只能拿到利润的一小部分,但没有风险。<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

主题

1994

帖子

4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