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后一图画成如上图,两图拓扑完全一样。
你的问题是“后一图中,电流为什么一定要经过C2,而不是从C1直接流入或流出参考地?”
上图中,集电极输出电流为 i ,流经电容C1的电流为 i1 ,流经电感L和电容C2的电流为 i2。
在谐振频率上,电感与C1C2串联后的等效电容C谐振,在这个频率上电感L的感抗与等效电容C的容抗相等。电容C1和C2一定比等效电容C容量大,亦即C1和C2容抗在谐振频率上容抗比等效电容C的容抗小。电容C2在谐振频率上的容抗既然小于等效电容C的容抗,那么电感L的感抗大于C2容抗(绝对值)。由此,电感L和电容C2构成的支路呈感性(感抗大于容抗)。进一步可以推得:电流 I1 和电流 I2 必定反相。
既然电流 i1 和电流 i2 反相,那么电流 i1 和电流 i2 在电容C1和C2上产生的电压(注意是交流电压,万勿考虑直流)也必定反相,极性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