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急!!关于热敏电阻测温遇到的难题,请教大家

[复制链接]
10053|22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unshining|  楼主 | 2009-8-25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用单片机,外带20个热敏电阻构成20路测量温度的电路,采用恒压源精密电阻与热敏电阻分压再进入ad的方法,目前能够测量出温度值,实验的时候我放在同一地点的空气中发现这20路温度相互之间的温度都不一样,最大与最小之间有的竟然差了0.6度多,请问各位是不是因为热敏电阻的离散性造成每路温度不一样的,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另外我的NTC热敏电阻使用的时候是在低温-20左右工作的。请各位帮忙

相关帖子

沙发
iam兴航| | 2009-8-25 21:4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gtw| | 2009-8-26 13:07 | 只看该作者
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哪怕你用同一个热敏电阻,在不同通路上也可能显示不一样的温度。动脑子想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yewuyi| | 2009-8-26 15:43 | 只看该作者
你选择只用的 NTC传感器本身的阻值误差是多少?

误差有很多来源,主要是以下的一些:
1、NTC传感器本身的真值误差
2、AD误差
3、测量点的误差
4、传感器响应速度的差异
5、导线的阻值
6、Vref波动的误差
7、分压电阻的误差
8、计算误差
。。。。。。。。。。。。。。。。。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gtw| | 2009-8-26 21:45 | 只看该作者
lz是02年注册的,难道一直在潜水?神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xnwxq| | 2009-8-26 22:15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4楼的看法,还是要一步步的偏差,但是误差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可以减小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emailli| | 2009-8-27 11:31 | 只看该作者
NTC 做出来,0.6℃的误差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比较好的国产NTC手册宣称是 0.1℃的误差

另外,你不是放到恒温箱里面测试,测试结果本身就不太有实际意义。

当然,恒温箱也有好坏高低之分。

总之,0.6℃已经比较接近最高水平了。

做到0.2℃就已经几乎到顶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yewuyi| | 2009-8-27 11:3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比较好的国产NTC手册宣称是 0.1℃的误差 ???


哈哈,是哪一家吹的牛B ?!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sunshining|  楼主 | 2009-8-28 23: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的解答,我仔细的阅读了NTC的手册,里面并没有给出多少度的误差,给出的是B值偏差和25度时候的值误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sunshining|  楼主 | 2009-8-28 23:40 | 只看该作者
同时针对各位的建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1、NTC传感器本身的真值误差    (我认为是主要原因)
2、AD误差(我大材小用了,用了24位的ad,觉得这个误差很小)
3、测量点的误差  (同一地点的空气温度差异应该不会有多大)
4、传感器响应速度的差异(NTC反应的时间是比较大,)
5、导线的阻值(导线的阻值对应于温度变化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在-20度左右每变化一度阻值差不多变化10K)
6、Vref波动的误差(Vref我比较浪费,用了军品超级贵,质量没得说,应该不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7、分压电阻的误差
8、计算误差
针对以上,我认为是不是我的方案有问题啊,NTC这种东西我觉得离散性太大了,工艺上保证不了一致性,现在调试了一半,大家帮忙出出主意怎么减小这种误差,多谢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chunyang| | 2009-8-28 23:58 | 只看该作者
热敏电阻的制造离散性指标及精度、线性度等都很差,要减小器件制造离散性所导致的测量误差可以用修正法。硬件法:用精密可调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或者接成电桥形式,在恒温条件下调节精密可调电阻使各热敏电阻保持一致性,此法相对比较简单,但成本和可靠性(可调电阻的阻值偏移所致)相对不佳。软件法:通过全温段测量每个热敏电阻的变化曲线,然后跟标准温度计比对,生成一个数值补偿表,该法甚至可对热敏电阻的线性度误差带来一定补偿,不过此法非常繁琐,需要一一测试并配对,可实施性很差。
如果楼主追求全测温区的更高精度,最好换用其它更高类型的传感器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google的马甲| | 2009-8-29 09:25 | 只看该作者
都在乱扯。这个问题根本只有一个原因:LZ未使用恒流测量,造成导线的分压衰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t.jm| | 2009-8-29 09: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设计理念有问题:热敏电阻测温用精密Vref是多余的,再精密的Vref也没有设计成Vref无关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yewuyi| | 2009-8-29 14:42 | 只看该作者
都在乱扯。这个问题根本只有一个原因:LZ未使用恒流测量,造成导线的分压衰减。
google的马甲 发表于 2009-8-29 09:25


你也太想当然了,呵呵,对于NTC来说,阻值是很大的,并不是PT传感器那样阻值比较小,呵呵,九牛一毛的事情,影响自然不会太大,NTC一般不会在乎那么点导线阻值的啦。

最主要的还是NTC本身的离散,NTC一般都会有一个真值表,LZ可以自己看看并计算一下有多大误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殷华| | 2009-8-30 14:28 | 只看该作者
用18B20吧,这个比较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tcc8073| | 2009-9-1 21:50 | 只看该作者
传感器做检测的时候只可以无限的接近真实值,不可能得到完全的真实值,看环境和和设计要求做硬件和软件的调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与时俱进| | 2009-10-11 21:35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把20个传感器一起放到不断搅拌的液体中,这样做比放在空气中强。
对于R值误差,可以串联可调电阻修正,对于K值误差就无能为力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与时俱进| | 2009-10-11 21:36 | 只看该作者
18B20太贵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xwj| | 2009-10-11 22:0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13楼确实想当然了。

LZ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主要还是热敏电阻的离散性指标、精度、线性度等都太差了所致。
想要精度,就别用热敏电阻,哪怕用二极管都会好的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yewuyi| | 2009-10-12 09:18 | 只看该作者
使用二极管测量,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设置几个初始参数,呵呵,二极管的离散也是比较大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

主题

24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