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S8050三极管开关速度慢

[复制链接]
13696|32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使用S8050三极管作为开关,由STM32F103的一个引脚输出控制信号,即便考虑STM的引脚翻转时间和S8050的导通时间,也应该是在微妙级别呀?,但是实测出来确实2毫秒左右,各位大神求指教!谢谢。
戈卫东 发表于 2016-3-27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多几个微秒吧。。。。。再多就是电路不合理了。
wangjiati 发表于 2016-3-27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是用错了。      
特性曲线用在里极端情况下。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极电阻是多大?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卫东 发表于 2016-3-27 20:27
最多几个微秒吧。。。。。再多就是电路不合理了。

电路是这么设计,烦请知道下,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jjjyufan 发表于 2016-3-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ms 你肯定测错了
示波器 R4 R1端 设置好 R4通道的上升沿出发 再看
另外 R7可以值可以放大点
测试的时候 R1 Q1之间 悬空不要接后面的电路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至于这么慢,R4并联一个100pF左右的电容试试,IO要设置为推挽输出;
可能楼主测量有问题,把进/出的波形发出来看看。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stlairong 于 2016-3-28 12:20 编辑
jjjyufan 发表于 2016-3-28 11:17
2ms 你肯定测错了
示波器 R4 R1端 设置好 R4通道的上升沿出发 再看
另外 R7可以值可以放大点

谢谢版主,我测量的是AGND和Q1集电极之间的电压。测量的时候后面也没有接负载。图片黄色那个是测量信号,紫色的是无关信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1:18
应该不至于这么慢,R4并联一个100pF左右的电容试试,IO要设置为推挽输出;
可能楼主测量有问题,把进/出的 ...

控制信号没有测量,用的是STM32的PB7,设置如下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OD;        //设置成开漏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设置输出频率为50MHz

图片中黄色的是测量信息,紫色的是无关信号,
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yjian 发表于 2016-3-2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设置成开漏输出

**********************
能驱动就不错了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进/出两个波形一起测,楼主怎么知道延迟多少,猜的?还是你是以控制的负载所表现的反应来计算?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或者,楼主是指三极管集电极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所用的时间是2mS?
这个时间跟IO口的波形有很大的关联
poorhack 发表于 2016-3-2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orhack 于 2016-3-28 13:25 编辑

要不改成推挽输出,要不把下拉改成上拉试试。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lyjian 发表于 2016-3-28 12:42
//设置成开漏输出

**********************

谢谢,当初是为了输出5v所以设置的开漏输出,是驱动不够的原因吗?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3:08
又或者,楼主是指三极管集电极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所用的时间是2mS?
这个时间跟IO口的波形有很大的关联 ...

谢谢,我指的是延迟就是你说的时间,并不是IO控制与电压输出的延时。
是的,确实适合IO输出的时间有关系,理论上市应该测量一下STM32的IO输出的,但是由于看了挺多资料都说这个时间在1us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就没有测了。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4:08
谢谢,我指的是延迟就是你说的时间,并不是IO控制与电压输出的延时。
是的,确实适合IO输出的时间有关系 ...

1uS是不是说的单片机软件反应的时间?
IO口的高低电平转换时间,跟IO口的上下拉设置、负载有关系,推挽输出的高低切换最快。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示波器测量一下IO口波形又不费劲,几分钟就能出结果,楼主太懒了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4:29
示波器测量一下IO口波形又不费劲,几分钟就能出结果,楼主太懒了

好吧,我去试一下,但是我觉得STM32的IO输出应该不至于翻转那么慢吧?要是真那么慢,我估计又要上来问为什么STM32的IO翻转那么慢了。。。。。。。。。。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4:57
好吧,我去试一下,但是我觉得STM32的IO输出应该不至于翻转那么慢吧?要是真那么慢,我估计又要上来问为什 ...

转换时间跟好多地方有关系,集电极负载的电容大小、三极管本身的特性,基极驱动电流的大小。。。
楼主这个,估计IO口改为推挽输出就会大大改善,把R4改小到2k更好。
 楼主| hustlairong 发表于 2016-3-28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lfc315 发表于 2016-3-28 15:20
转换时间跟好多地方有关系,集电极负载的电容大小、三极管本身的特性,基极驱动电流的大小。。。
楼主这 ...

实在不行,我还准备在R4上面并个电容,在Q1的CE之间并个电阻,看能不能加快,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

主题

137

帖子

3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