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uyues1 于 2016-9-12 16:10 编辑
时光倒转8年,我还是一个只知读书,不谙世事,不懂时事的童鞋一枚,一个觉得有3000同学的高中已经很大很大了的“无知者”。
那年夏天的两个月,虽然短,确实称得上自小到大最无忧无虑的暑假了,既没有暑假作业需要完成,又少了父母的唠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憧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想象着自己可以如很多人描绘的那样自由自在的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虽然高考不算成功,余不以有啥可喜,然父母还是宴请亲朋,庆祝一番,报道前夜,对着给我所购之天宇手机,至亲几番叮嘱,贵重物品须小心看管,余频频点头。
父亲忧余之尚未自立,返乡以送余往异地报道,初入以为很远之大学所在地,校园道路两旁之参天梧桐首先映入余之眼帘,余光往下扫去,则是各个学院所设之服务处,大学之大终于有了新的认识,面积之大,人数之众,还有树下余荫之广。此时,各种老乡会横幅亦散步校园各个角落,而余不自觉失落起来,偌大之校园,自己似乎显得很渺小,而且没有认识之旧识,随意走动之际,眼前忽然一亮,竟然遇有昔日之同学,心情立刻放松很多,自然寒暄了一番!
军训过后,开始上课,原来大学课程都是几个班在一起上,每个课程都同学都不一样,觉得新鲜,老师上课,亦不像高中那样严肃,渐渐地,同学们开始在下面不那么认真了,有聊天的,有看小说的的,有玩手机的,有睡觉的,这就是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那个智能机还不流行的时代,我用的还是那种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闲暇之余,发扬了余之爱好文史之兴趣(虽然学的是工科),每周自图书馆借书若干,熄灯之后,则听广播以度。大一之时,辅导员尚雷厉风行,要求每晚自习,多不情愿又怕被点名,而余因喜欢文史,故对学校社团组织之放映纪录片甚感兴趣,如《凤凰大视野》《百家讲坛》等,因上自习而错过,惜之。大二之后,辅导员如隐身一般,一学期见不到几面,终于可以常去纪录片放映教室去观看了,每每早去,观看同学亦众,常座无虚席,后排立而观看者亦常有。
大学闲暇之余,常去图书馆自习,或去网吧一嘻,因而常了解台湾之政事。因无电脑,而舍友多好游戏,不觉有趣而避之,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大三已始,迁往本部,时感大学时光已过半,常忧毕业之何为,而身边同学考研风气甚浓,之前看到考研广告不觉与自己有关,但现在已经不能淡然处之,思己之毕业何以就业而考研则须有科研潜质,观望而学。暑假之际,不想再胡度,邀同学三人往苏州打工,事不如意,被人坑骗,夜晚流落火车站,蚊虫叮咬,彻夜难眠,回而坚定考研之志,投宿同学,炎炎夏日,早起晚归,自习之地无空调风扇,酷暑之中安心复习,尽情演绎数学之奥秘,与一起同学之舍友,常难熬而去,余亦**,半年之后,考研那天,考场距离偏远,午餐省而挨饿考试,虽然不期,亦无遗憾,出分之日,同学热心而查,近400分,亦出乎余之意料,然看同甘共苦之几位同学落榜,兴意全无。
研考之前,余亦参加学校之招聘,方知竞争之激烈,平时之虚度,每场招聘会,人头攒动,简历堆积如山,投之石沉大海,或此亦坚余之备考之决心。虽最后得一职,亦非所意!
或许,**如此,考研复试之时,遇来北京之教授来招生,询余之简况,虽有犹豫,然教授侃侃而劝,终决之。次年,如愿去京,两年学习,甚是感激与怀念,除学习之无忧,每月尚有补助,常独自一人鏖战于办公室,空空大楼,唯我所在之室,灯光彻夜不熄,所遇之前辈皆温文尔雅,热心好助,常下班之余,与余一起研究程序之bug,待彻底究因,则两人顿时开怀,此番场景,毕生难忘。
待毕业之际,得益于平日之积累,虽然可再上进,但应付一般招聘已别于三年前之尴尬。凡十次应聘,得九个offer,虽最后之选择致今日之窘境,大学生活已远去,怀念过去之美好、感动之时刻! 如今之己,已非入大学之前连马英九是谁都不知道之辈,今要是谈起台湾时政,如数家珍,接触愈多,苦恼愈多,昔日之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
冀尚在享受大学生活之后辈以及即将入学之新童鞋可以好好珍惜人生最美好之大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