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这种电路的名称叫什么?

[复制链接]
6978|66
lgz006 发表于 2016-10-20 1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6-10-20 12:16
別想了,您自成一格,足以為人師表,頂多是煩惱要收誰為徒弟。上次問壓電蜂鳴片帶有反饋那位可以考慮一下 ...

我是怕你抱乱了,弄不清是哪个门派!从员员大shi大神,再到HxP,叫你捧了个遍。
两地文化差异可能你不懂,打个比方吧:就像嫁100家吃不上个过年饺子。
zhuyemm 发表于 2016-10-2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是这个简单电路,我估计很多人对其认识,也无法上升至理论高度,分析起来无非就是两管都截止或导通时电容的充放电通路
x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huyemm 发表于 2016-10-20 14:37
即便是这个简单电路,我估计很多人对其认识,也无法上升至理论高度,分析起来无非就是两管都截止或导通时电 ...

想看理论高度怎么来的,方法一,H大师马上给你温习前段时间进行如火如荼1个多月的开撕--磁滞回线!

这里,来点新鲜的,就是方法二,观察法。
别看就两管,电路结构变化可达10来种,但是,不管怎么变,必须满足一些共同要求!
x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习惯不好,看到某电路,还得要人家提醒分析方法,才能想起来,没有主动性。

温习课网址:
https://bbs.21ic.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36566&extra=page%3D1&mobile=2

打开网址时,电脑用户把网址最后面的那个2改成no,手机用户切换触摸或普通版时把2改成1

HWM 发表于 2016-10-2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WM 于 2016-10-20 16:40 编辑

也就是个“施密特”——迟滞回线

https://bbs.21ic.com/icview-1636566-1-1.html
x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怕人看不到他那水贴可能,把网址又重复一遍。。。

jz0095 发表于 2016-10-20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一把。



左边是仿真 S'21、GD 原理图;右边是仿真结果。
频率范围:0-20KHz
R1=100K,C1=10nF,RL=R02=8欧,R01源阻抗=2欧。

信号源通过 1:1 理想变压器耦合入电容支路。
从右边仿真结果看,在宽频带内S'21=0dB,GD<0,满足起振条件。
GD<0 说明宽频带内电容回路都存在负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主那个电路结构,细心的人马上会想起SCR的两个互补管等效电路,核心结构太像了。
而且,几乎所有的教材,包括网上资料,都会借助这两管模型讲解SCR工作原理,甚至很多半导体物理都这么干!
这样主流做法是不妥当的!!!谁个要是不信,用三极管埃波斯-摩尔模型,仿一下就知道了,根本出不来想要的特性!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仿真一下就知道,双管模型的曲线,其实就是普通二极管!!!所以,这个模型,根本无法解释SCR工作原理,尽管普遍都这么干了多少年了。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真要给学生或者初进网友讲,我至多说:“这是两级共射放大电路,一级是阻容耦合,一级是直接耦合。两级反相,恰为同相。"//

这是给学生讲解放大器么???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0-2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7:13
// 真要给学生或者初进网友讲,我至多说:“这是两级共射放大电路,一级是阻容耦合,一级是直接耦合。两级 ...

当然不是。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0 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才想说的,被卫东说了,那个大师用在用常规的线性 小信号分析,猛干两管同时饱和/截止的开关电路!

难怪世人常说:高手在民间!
shalixi 发表于 2016-10-2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cmquestc 发表于 2016-10-2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1 1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极管相对于OP来说,严重的非理想放大器件!依据应用场合不同(如小/大信号,低/高频,小/大功率,窄/宽带,开关/线性),模型众多!!!但模电基础上主要说个混合pi,加两个电容就高频模型了?!!
可以说,没有个几年专业训练,一般人很难掌控住三极管!!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1 1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现在的硬件设计师幸运了,IC为主,零星的几个管子主要是开关,设计人员轻松多了。
 楼主| oufuqiang 发表于 2016-10-2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仰望高端玩家!
我已搬好板凳坐着听课。
416356084 发表于 2016-10-2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高大上,我默默学习高人论言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0-2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1 12:33
三极管相对于OP来说,严重的非理想放大器件!依据应用场合不同(如小/大信号,低/高频,小/大功率,窄/宽带 ...

“三极管相对于OP来说,严重的非理想放大器件!”
三极管的非线性很强不假。但OP由什么组成?不还是BJT管、FET管组成的么?OP中由一些电阻电容,那基本是线性的。难道多支BJT、多支FET的非线性互相抵消,使得OP线性变好了?
OP线性工作,靠的是负反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0-21 15:15
“三极管相对于OP来说,严重的非理想放大器件!”
三极管的非线性很强不假。但OP由什么组成?不还是BJT管 ...


你没看懂我说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