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 LiCoO2(也有其他锂盐可作为正极材料),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
(以石墨为负极、LiCoQ2为正极为例)
极中(以LiCoQ2为例),和各自位于立方紧密堆积氧层中交替的八面体位置。充电时,锂离子从八面体位置发生脱嵌,释放一个电子,氧化为;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到八面体位置,得到一个电子,还原为!
而我的问题是:
这个充电和放电的工程,和外围是怎么形成通路的?
就拿充电来说吧,当锂离子从正极嵌入到负极的碳中式,释放一个电子,这样的话,电子由于电场的作用,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最终流向哪儿?
不就是流向碳上面了吗?既然这样的话,和流过来的锂离子不就正好结合,形成锂原子了吗?如果是锂原子了,那还怎么放电?因为正极和负极没有相互吸引的正负电荷了啊???这个怎么解释???
还有就是放电过程怎么解释:
外围电路的电子不断流入正极和锂离子结合,这样形成电流吗???
请教高手帮我解答,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