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离子风的emc 实用的无线供电

[复制链接]
6446|44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cdzcdz1979 于 2010-6-26 14:26 编辑

离子风的emc
        http://blog.sina.com.cn/lzfemc


参数:   条状、长6cm左右;
   效率:20%-80% 视距离而定
   功率:0.2W-8W  对应距离:6cm-2cm
   工作频率:低于100kHz
   波形:纯正弦波,无干扰,小到可用于模拟隔离变送器
   用途:隔离变送器,尤其推荐用于通往户外的采集装置等的数字通信器

呵呵 下载资料后敬请回复您的应用场合或领域。谢谢!


QQ:598327784   

驱动1W电机视频.rar (759.84 KB)




DSCF7362.JPG (81.24 KB )

DSCF7362.JPG

DSCF7363.JPG (86.04 KB )

DSCF7363.JPG

DSCF7364.JPG (81.98 KB )

DSCF7364.JPG

相关帖子

沙发
凉月送秋| | 2010-6-23 16:1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CC2430串口波特率的设置与一般8051不同,因为其内部集成了一个波特率发生器,因此,不需要使用定时器而只需设置相关的SFR寄存器UxBAUD.BAUD_M[7:0]和UxGCR.BAUD[4:0],便可得到系统要求的波特率,其关系式如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cds_666| | 2010-6-24 09:5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4 11:05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电路是一种廉价模式,主要针对隔离通信设计,若继续提高功率,可以用场效应管构成半桥拓扑结构,电路图正在整理之中,敬请关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xuyiyi| | 2010-6-24 12:08 | 只看该作者
LZ搞的不错,顶一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jasonmv| | 2010-6-24 12:2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能否发资料到jason@sinocomopto.com?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saimax| | 2010-6-24 14:19 | 只看该作者
顶!早已想搞这个很久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4 1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dzcdz1979 于 2010-6-24 16:35 编辑

各位朋友,技术说明书资料正在整理中,请关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4 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dzcdz1979 于 2010-6-24 22:48 编辑

如果将图中的磁棒线圈更换成为空心线圈,可很好的解决旋转LED供电的问题。
但是空心线圈Q值地,在频率低于100kHz时建议使用多股线

图中6cm的距离可以传输5V/40mA的电力,此时发送端为12V/0.1A左右,
      3cm的距离可以传输5V/200mA的电力,此时发送端为12V/0.15A左右,
      2cm的距离可以传输5V/300mA的电力,此时发送端为12V/0.2A左右,

     若将发送功率提升到5W,则以上大小的线圈可以传输5V/5mA到40cm的距离。若频率提升到200kHz,则发送功率可以降低到2W。

若要提高效率:
     1、可以使用多股线绕制线圈
     2、用更低损耗的电容
     3、提高收发线圈结构的直径
     4、再不考虑对敏感设备干扰情况下,如纯数字电路中,无线电源的频率提高到200kHz



发送的功率管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omi_liang| | 2010-6-25 0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mi_liang 于 2010-6-25 08:55 编辑

学习学习,期待电路图等等,继续关注中..........
想问下最高效率可以去到什么地步,因为我看了下,远距离效率比较低,国外的现在1m效率可以做到40%,不知道这个效率最高有多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5 0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dzcdz1979 于 2010-6-25 10:01 编辑

答复10楼:
如果物理理论没有突破,效率始终与频率和收发线圈尺寸有关

比如我的经验是:在频率100kHz以下时,传输距离接近与收发线圈尺寸时,最大效率为:20%
                         若频率提升到200kHz 以上,传输距离接近与收发线圈尺寸时,最大效率为:可能会达到40%;

所以国外麻省的试验你看到了他们要传60W的功率,用了6Mhz的频率,0.6m直径的粗铜丝线圈,距离才3m,我认为其基本理论并没有突破,仍旧停留在磁场谐振
     频率这么高,我认为对人体,或对其他电气设备是有干扰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HWM| | 2010-6-25 10: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取决于“方向性”和发射接收效率。频率越高,方向性越好且天线的尺寸也越小。但高频有高频的难处,需要高频(微波)处理,这不太容易。

原则上,这里面没有物理理论的突破,也不可能有什么突破。关键是技术工艺方面的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5 10:16 | 只看该作者
广州有个陈远鸿电子的,说他取得了物理理论突破,即不用电池共振,而是其发射器激发出了他所谓的“华子”,从而将场变成了粒子,并且如同龙卷风一样从空中吸收了能量,接收效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成倍的提高,号称达到了200%、1000%。。。等等,但是看他他的文字和图片中大把的粗铜线圈,我对其理论持保留态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HWM| | 2010-6-25 10:18 | 只看该作者
《风神榜》你信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5 10: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再回复6楼,以其关注的朋友们,电路原理图已发,pdf格式,请关注,多提宝贵意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PowerAnts| | 2010-6-25 14: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又见rorey,接收端串联谐振。楼主有没玩过丙类单管电容三点式?可以少掉一个恒流电感L11,这家伙体积太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5 1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dzcdz1979 于 2010-6-25 15:30 编辑

回16楼:好啊,请指教! 请确保严格无频率偏移,管驱动效率大于90%?
不说丙类自振荡,就算用他激式单管,直接驱动LC回路,就有很多同样的一些问题:

   (1)如果省去馈电电感则意味着电流馈电变成电压馈电,因此需要一个大的电源滤波电容,而且电解电容效果还不好,要用CBB的 ,整体体积更大。
  (2)电压馈电对并联LC回路来说,影响LC的频率很大,如电磁炉的频率范围从25k到40k。

我研究了是多种振荡电路的原理,并总结了功率谐振振荡电路,有如下简单规则:
    (1)并联LC回路必须由电流模式馈电,故必须要馈电恒流电感,否则频偏。
    (2)串联LC回路一般需要电压馈电,不必电感,但须要电源滤波电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maychang| | 2010-6-25 15:41 | 只看该作者
13楼:
这个“广州有个陈远鸿电子的,说他取得了物理理论突破……”,大概和张悟本的吃生茄子治糖尿病是一类。
要知道诺贝尔奖关于糖尿病的已经有四次了。
这个“华子”,拿上三个五个诺贝尔奖,不成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cdzcdz1979|  楼主 | 2010-6-25 15:4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不过他的**有时又透露对现实种种艰难和不公,到也让人同情  ,哎,我反正对他是难置可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maychang| | 2010-6-25 15:54 | 只看该作者
19楼:
“对现实种种艰难和不公”,那不是理论或技术问题。是否值得同情,与他的理论或技术是否正确无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主题

116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