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普及给中国的城市化带来诸多困扰,除了交通壅塞、油价高起、碳排放增长以外,与汽车相关的窃案也呈指数增长。从发案率来看,与汽车相关的财产失窃占了大部分,这一类窃案的特点是手段简单,粗暴。多以暴力方式撬开车门或者砸碎玻璃盗窃车内财务,多发生在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附近。针对中低档车的机械式防盗锁,大部分盗车贼用简单作案工具手电、剪子、改锥、车条、胶带等几件便可实施犯罪。
近几年,随着电子防盗器的普及,与之相关的盗窃方式也迅速发展。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一、干扰。当车主使用遥控器关闭车门锁时,盗车人利用**发射电磁波,干扰遥控器发出的电子信号,使车主误以为车门已锁,待车主离开后,盗车人即进入车内将车盗走。**并不能对电子密钥进行解码,只是对信号源进行干扰。
二、盲扫。盗车人在10米左右范围内,利用解码器向停放在路边的汽车或停车场内的汽车发射电磁波进行盲扫,同时发出开锁指令,将车门锁打开。盲扫从本质上讲也不是解码,传统编译码芯片如VD5026,VD5027,MCI45026,MCI45027等,密码长度短(一般为8-12位,最多不超过16位),所以其密钥的组合方式有216=65536个,若按照每天传10次,要18年才重复。实际上解码器可以每30毫秒就输出一个代码,只需要65536X30毫秒= 1966080毫秒 = 32.768分钟即可让它重复。所以,盗车人在30分钟左右即有可能“碰巧”打开某个使用上述芯片的密码锁。
三、解码。倒车人用接收器截获遥控器发出的电子信号后,将信号输入笔记本电脑,然后根据不同的算法对截获的信号进行解码。这一手段较为复杂,主要针对高档车作为目标。目前的算法主要有:固定码(DES)、分组码(3DES)、分组滚动码(AES)、RSA/DSA算法、ECC公钥跳码算法等。目前除了ECC算法以外,国际上都有**的先例,使用解码器导致的汽车失窃案主要还是国产车居多,进口的车型因为其算法更新快,被解码的可能性较低。解码器主要产自广东和台湾地下工厂,黑市价格约在1万元至3万元不等。目前,大陆警方仍未有侦破非法制造盗车解码器的报道。
总结:电子锁的安全性与密钥长度有关,比如:密钥长度为16位时,**时间约分钟,密钥长度为32位时,解密时间大约需要4年。现在市场上有出现的跳码芯片,其密钥根据时间不同,密钥随之改变,依靠盲扫的方式永远不可能解密。采用ECC算法加密的密钥,目前没有被攻破的报道,所以市场上也没有相应的解码器或解码软件。当然,纯粹依赖密钥并不能保证汽车的防盗安全,汽车防盗还必须将电子加密和物理防盗的方式结合起来,比如:马自达睿翼的ALL-WAY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拥有无匙进入、身份识别系统、加密系统、整车防盗、电路油路启动三点锁定、绝不误报警、智能车窗等功能。汽车安全芯片在系统中起到了身份认证的作用,汽车安全芯片与门锁控制电路、油路控制电路、防盗报警电路等联动,只有正确的钥匙持有人才能安全的进入以及启动汽车,其它类似的控制方式还有四轮锁定等等。
总之,汽车电子安全进入了系统创新的时代,未来的汽车将变成会认人的汽车。随着解码器退出江湖,也许只有在科幻电影中的存在的黑客才能在这一领域展示其独具风光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