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IMT-2020(5G)峰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主题为“5G标准与产业生态”,国内外专家汇聚一堂探讨了第五代移动通信(5G)时代将会带来的宏大前景。“与此前的2G、3G、4G逐步演进的技术方案不同,5G的核心技术几乎是全新的,谁率先掌握了专利和国际标准,谁就拥有了5G时代的话语权。”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张新生直言不讳,中国企业必须抓住机遇,争取在5G时代赢得先机。
中国企业在5G研发屡获佳绩
曾经中国业界专家对通信发展表示出担忧:“2G、3G时代跟跑,4G时代并肩跑”曾经是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错过了之前,5G时代怎么办?”值得欣慰的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等中国企业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我们的基于多用户共享接入技术(MUSA)专利,在不增加任何空口资源的前提下,接入用户数可提升3倍至6倍;适应未来5G海量物联网接入;我们的多入多出天线增强技术(MIMO)专利,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是5G核心技术之一。”中兴通讯无线总工朱伏生介绍。
至今,在5G相关技术上,中兴通讯已经拥有国内外专利1500余件,位居国内企业第一阵营。
2016年,中兴通讯5G领域的成绩可圈可点,在面向未来的无线通信方面,准5G产品系列逐步商用,在全球30个国家部署40多个准5G网络,为未来5G商用构筑了先发优势和有利地位。
“要实现4G到5G的跨越式提升,不能只是旧技术的重新安排,而是需要全新的技术,因而面临着更多技术挑战。”华为公司总工暨该公司无线首席技术官童文表示,华为公司目前在5G技术试验中取得出色成绩,在国内外拥有了一系列相关技术的专利。
日前,华为公司率先完成了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的无线技术第二阶段测试,单个5G基站可同时支持上百路超高清4K视频点播,在车载移动场景下流畅播放,展现了5G移动宽带技术所带来的全新体验。
事实上,包括中兴通讯、华为公司在内的一些中国企业,都争先恐后投入到5G技术的研发之中,并在拥有专利基础上制定了由中国主导的极化码(Polar Code,又称短码)控制信道编码方案。
2016年11月17日,在美国举行的国际通信标准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物理层(RAN1)87次会议上,中国主导的这一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国际标准。
此前,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长码(LDPC)编码方案也已在3GPP的会议上被确认为国际标准。
“两者虽然同为国际标准,但短码的技术重点在控制信道,而长码的技术重点在数据信道。”有关专家解释说。
知识产权成5G重要关注点之一
“成为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的国际标准,仅是5G国际标准体系的初级阶段,距离5G国际标准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大学教授焦秉立表示,自2013年IMT-2020(5G)推进组成立以来,国内的5G技术研发热度持续升温,5G商用似乎箭在弦上。但业界核心技术专利积累不足,实现真正的商用还有许多技术难关,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环顾全球业界,随着5G商用时间临近,国际通信巨头各个摩拳擦掌。
作为深耕移动通信技术多年的行业领先者,爱立信已经开始进行5G的相关专利布局,其专利的技术思路偏向于在前一代技术的基础上平滑演进,希望尽可能保留前一代技术的专利“遗产”,从而在5G技术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抢占先机。
但是,来自中国企业的5G专利的技术创新色彩更强,在“新空口”等多个技术方向上提出了与4G技术差别较大的全新技术,希望借此在5G技术国际标准制定中提高自身的话语权。
在实践上,2016年年中,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与华为公司合作完成了5G网络的测试,用户下行速率超过35Gbps,超过了之前爱立信测试10Gbps的速率。
2016年10月,高通公司推出了首款5G网络调制解调器骁龙X50,并称将在2018年2月的韩国冬奥会期间率先应用,这意味着5G技术最快将在2018年实现部分商用。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在从4G到5G的前进道路上逐步加速。与此同时,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专利拥有量逐年递增,中兴通讯、华为公司等企业连年在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企业排行榜上位居前列,制定行业国际标准参与度显著提升,为2020年启动5G商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5G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只是速度上的提升,业界将目光更多的放在与5G相关的潜力上。通信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持,尤其是在全球通信产业激烈的竞争中,缺乏知识产权也就意味处于劣势。业界人士认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提升研发能力也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