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汽车电子发展现状

[复制链接]
1581|4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oyowodeai|  楼主 | 2010-8-17 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发改委宣布,汽车电子已纳入“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中。然而,中国汽车电子的发展格局并不容乐观,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王小广表示:“国外汽车电子企业用40%的资本控制了中国50%的汽车电子市场,攫取了中国汽车电子70%的利润。”

据不完全统计,博世在中国总共拥有4家合资汽车电子企业,德尔福在中国拥有8家合资汽车电子企业、4家独资汽车电子企业,电装在中国有6家合资汽车电子企业,伟世通在中国有9家合资汽车电子企业。在2004年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博世、德尔福、电装、伟世通4家企业分别居第94位、第160位、第213位、第293位。在国家统计局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04年度中国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这4家与中国的合资企业也都榜上有名。但在200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份额排名前10大厂商中,只有1家中国本土企业。

在汽车电子市场中,核心汽车电子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因为它们的普及率远高于其他汽车电子产品。核心的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包括EMS(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ABS(防抱制动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等。这些产品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最大,它们与汽车核心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当前EMS、ESP等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博世、德尔福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手中。这些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正是跟随着各自国家的整车厂进入中国的。比如,上海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博世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拥有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客户,占有国内电喷领域40%的市场份额。该公司生产的EMS及其零部件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00万套。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本土的汽车电子企业最难的是进入整车的配套体系。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大多与各大整车厂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业链,比如,德尔福与通用、伟世通与福特、博世与大众、电装与丰田都有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中国本土企业为某个整车企业配套,比国外企业复杂、困难得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电子专家龚进峰博士告诉记者,本土汽车电子企业进入整车配套体系并不容易,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国外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合作多,受到信赖,而国内企业还需要整车厂的反复验证和严格考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分会主任何玉军表示:“我们现在所做的大多是功能性开发。我们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就是产品缺乏在整车上的应用。应用可以暴露出我们的不足,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进一步完善。”

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电子产业更需要紧密联系。何玉军指出:“中国需要有自己的汽车工业。这样,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在整车上应用完善的机会。汽车电子的开发成果必须在整车上得到验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产品领域,扩大产业规模。”

相关帖子

沙发
nxponline| | 2010-8-20 1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土汽车电子厂家多可以多和本土整车厂合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小毛毛虫| | 2010-8-26 17:00 | 只看该作者
不论是机械的,还是电子的,我们自己要有核心技术才行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dnangel106| | 2010-8-27 17:0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ddc2004| | 2010-8-28 21:01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尝试奇瑞+xx,和比亚迪+xx。国内汽车电子在鬼子们那里是没希望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1

主题

1265

帖子

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