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年代出生的我,整个童年乃至青年时光,都是在老家度过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的物资都比较匮乏,生活的拮据和压力让父母透不过气来。可是即便在那些个缺吃少穿的日子里,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亲朋友邻的友爱,让我仍然度过了我最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昨天给父母通电话,村里收麦子已经正在进行中啦。我一惊是啊,又到了一年一度麦忙的时候啦。农机现代化发展到今天,收麦子早已不再挥舞镰刀了。但是我还是怀念小时候农忙时节,一家人热热闹闹丰收的场景。
小学的时候每年到了收麦子和收玉米的季节,学校就放十天假期,让回家帮助父母干农活。我们家地处山地丘陵,所以地不是很多。每年到了麦黄时节,往田野里望去,金黄的麦苗在风中摇摆,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一田田连在一起像是波涛汹涌的金色海洋;而层层的梯田上更像是一条条的金腰带,围在山腰上。乡亲们眼望着这喜人的金光,脸上便露出幸福的笑容,嘴里称赞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呀,嘿嘿。”在这即将丰收的幸福中,乡亲们回到家中把去年收麦的几把镰刀翻找出来,刀刃沾点水霍霍的在磨刀石上磨起来,这时我就蹲在父亲旁边看着他把生锈的镰刀又磨得光亮锋利起来。父亲估计是心情不错,总爱趁机给我讲一些“磨刀不误砍材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一些小故事和大道理。而这些故事我都知道啦,实在是不愿听啦,就缠着要买草帽和新镰刀的母亲一起去赶集。
待到天时,地利,人和,工具齐啦,麦忙就拉开了序幕,不用你招呼,不用你广播,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到地里忙起来啦,镰刀在田里飞舞忙,割麦的声音刷刷地响起来,配合着微风的声音,小鸟的鸟叫声,乡亲呵呵的笑声,聊天声构成美妙的交响曲。我也下地帮忙,但是那时年纪小,不能像父母一样左手一把就能抓住大一把的麦杆,右手拿镰刀一拉,麦子就割下来了,我总是每次左手只能抓几根麦子,右手拿镰刀来回扯半天才把麦子割下来了。父母割过的麦地,麦子总是捆的整整齐齐,留下的麦茬也总是高度一样整整齐齐,很有美感,不得不叹服劳动也是一门艺术。待我废了老半天的牛劲,割了半米远了,父母已经甩我好远了。父亲直直腰回头看着我滑稽的样子,笑得不亦乐乎,又担心我割伤自己的腿,就指挥我拿尼龙布袋捡麦穗去了。干累了渴了,父母就带着我到地头的树荫下乘凉休息。树下还放着母亲带来的一壶的绿豆水,一小筐的馒头。父母也会让我喊挨边地里的伯伯阿姨,小朋友一块来喝绿豆水。看着父母身上的汗都浸湿了衣服,我会拿起扇子给父母扇风凉快。从割麦开始一直到地里点上玉米豆,玉米发小丫,整个麦忙才能算正式结束。
现在父母年纪大了,家里也没有再种地啦,收麦干农活是很辛苦的。但那些辛苦的日子让我仍旧很怀念,我怀念的是小时候可以围在父母身边肆无忌惮的撒娇玩闹。怀念的是一家人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干活。怀念的是麦田里父母讲的那些故事,父亲唱的那些民歌,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怀念乡亲们麦收时你家帮我,我家帮你的温情。
|
文采奕奕哦,整篇文章写的带入感很强,清新脱俗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