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CDMA几乎一点都不干扰收音机,而GSM那个强劲啊,为何?

[复制链接]
5601|2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沙发
chunyang| | 2008-1-6 00:37 | 只看该作者

GSM的功率较大且为窄带信道,CDMA正好相反

相同功率下,频带越窄,功率越集中,也比较容易发生交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chunyang| | 2008-1-6 00:38 | 只看该作者

另外GSM的时隙包络正好落在音频范围内

这更加重了干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PowerAnts| | 2008-1-6 20:39 | 只看该作者

GSM的辐射是确实强捍

摆在CRT旁,有来电的话,CRT都有反应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mohanwei| | 2008-1-6 21: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早就注意到了,所以一直用CDMA手机,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wang_sm| | 2008-1-6 21:30 | 只看该作者

CDMA快点普及吧!

老早就听说CDMA的辐射远远小与GSM,用GSM打电话时间长了就感觉很不舒服,头有点晕晕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chunyang| | 2008-1-6 22:12 | 只看该作者

CDMA的辐射远远小于GSM的说法不确切,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CDMA用的是扩频技术,针对某个具体频点而言,CDMA的功率确实远小于GSM,但CDMA的功率分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总功率积并不比GSM小多少,只是GSM的功率集中体现而CDMA分散体现而已,没看见联通在大张旗鼓的宣传CDMA“绿色”手机遭行家置疑后的偃旗息鼓吗?
    一桶水,装在桶里和泼在地上,哪个水多?一样多,只是倒在地上似乎看不到而已。
    “人体接收机”可以认为是广谱的,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将同一功率集中于某个频点或者分散在某一段频带对人体进行辐射的危害存在明显差别,但对其它信道或电子设备而言,频率分散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仅仅是那些电子设备可以认为是点频接收机,这和人体这个广谱接收机是有本质差别的。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aweyfan| | 2008-1-6 23:01 | 只看该作者

跟着chunyang 长见识

顺便问一下小灵通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chunyang| | 2008-1-7 01:18 | 只看该作者

小灵通的功率很小,其移动性差、受环境影响明显均因功率

效果好的功率高,真正“绿色”的又不好使,二者不可得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parkergy| | 2008-1-7 08:54 | 只看该作者

跟着楼上的一路学来,谢谢了

笨脑袋想想就明白了,鱼和熊掌兼得的事情还是很少存在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xwj| | 2008-1-8 12:14 | 只看该作者

不同意春羊的说法,我认为脉冲大功率的影响肯定比连续小

人也是靠生物电工作的,能干扰到使收音机、音响、显示器不正常,就能使人体组织不正常
就更别说心脏起搏器等了


就好比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音响要明显大于直流电一样

关键还是GMS 的脉冲功率太大了,频谱范围又非常的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lucidmask| | 2008-1-8 12: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有一定道理

都对人体有影响是必然的,

有点像压力和压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chunyang| | 2008-1-8 13:42 | 只看该作者

“认为”要有依据且经的起推敲才行

    CDMA并非连续小功率输出而是采用扩频输出,对于某个频点才是“连续小功率输出”,问题是这样的频点一大片。CDMA仅仅是在设计上总功率输出稍低于GSM而已,如果在同等功率下比较(这在使用中完全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功率分散和集中对广谱电磁波的吸收率而言没有差别。对于特定频率敏感的“接收机”如绝大多数电子设备,强脉冲的影响明显,但已知的是人体本身对移动通讯频率并无敏感之处,而对CDMA和GSM设备等功率下辐射出的电磁波的吸收率却是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吸收能量可以认为是等效的。说CDMA更安全,至少目前的国际主流通讯制造商不会反对,但却无法有力的用理论或统计数据来说服反对方,所以即使是他们目前也持谨慎态度。
    我本人是赞成扩频优势论的,而且环境保护不仅仅应该针对人或自然,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也应纳入环保的范畴,这是我的一贯主张,但出于科学的严谨性,在没有相关证据之前,我不会接受等功率下CDMA对人体更安全的说法,原因就是电磁波吸收率的等效性,而电磁波被人体吸收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复杂,不是特别强的辐射尚无法在生物甚至细胞生物学上观察到明显区别,必须等待证据的出现。可以肯定一点,如果GSM对人体是安全的,CDMA也一定是安全的,反之则未必成立,但不能说一定不成立。

    再说说小x说的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影响和直流电的差别。前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交直流电。小x对此的说法有个“背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交流电危险而直流电安全,真是这样吗?这种感觉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忽略了电压,虽然知道高压危险,但能接触到的高压基本上是交流的,这完全是错觉,对人体而言,220V的交流电或同样220V的直流电(应该乘根号2才真正公平)如果电源内阻相同且足够小(等功率),对人体的危险性将没有任何差别,一样都可以致命。如果说恒定电场和交变电场的影响,那首先也要在同等强度下比较,而且电场的影响除非在特定场合如发电、输电等相关设施旁,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强度已经被证实是安全的。

    其实有个最好的例子可以说明CDMA、GSM或交流、直流电的安全性对比:喝凉水,对,就是喝凉水!对于一个特定的人让他喝一杯凉水,凉水本身是干净的,温度与气温相同,气温则低于体温,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试问,一饮而尽安全呢还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慢慢喝安全?这个问题恐怕多数人都会直觉的认为慢慢喝安全,而我说这种看法不够严谨。真实应该是怎样的?如果杯子小,管你怎么喝都是安全的;如果杯子大到一定且温度较低时一饮而尽恐怕会肚子疼,不安全;如果杯子再大到一定程度,管你怎么喝都受不了。“度”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说凡事得有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xwj| | 2008-1-8 14:20 | 只看该作者

春羊,不是“认为”,而是常识!

至少,关于触电问题,“25-300周的交流电比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和静电电荷更为危险”,这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得出的结论。

引文:
  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次要因素包括电流的频率、触电者的年龄、体形、健康状况等。在同样电压下,交流比直流更为危险,25-300周的交流电比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和静电电荷更为危险。一般女性和小孩触电时比成年男子危险。凡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蔌结核病的病人触电时受伤害程度比健康人要严重。

  人体允许的电流有多大? 

  人体对0.5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实验资料表明,对不同的人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是不一样的,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0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这一数值称为感知电流。这时人体由于神经受刺激而感觉轻微刺痛。同样,驿不同的人民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也不一样,成年男性平均为16毫安,成年女性为10.5毫安,这个数值称为摆脱电流。一般情况下,8-10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50毫安以下的直流电流可以年作人体允许的安全电流,但这些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也是有危险的。在装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约30毫安,在空中,不面等可能因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应按不引志强烈痉挛的5毫安考虑。 

  通常,直流电(DC)比交流电(AC)的危险性小。交流电对身体的影响很大程度取决于电流的频率,频率是以每秒多少周波(赫兹)计量。美国普遍使用50~60赫兹的低频电流,它比高频电流的危险性更大,比相同电压、相同电流强度(安培)的直流电危险3~5倍。直流电一般会引起强烈的肌肉收缩,这样往往迫使受害者脱离电源。60赫兹交流电引起触电部位肌肉强直,往往妨碍受害者脱离电源,由此,触电时间延长,引起严重烧伤。无论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电压与电流强度越高,损伤越大。

  电流强度以安培计量,毫安(mA)是1/1000安培。人体的手可以感觉到5~10mA的直流电;也能感觉1~10mA、60赫兹的交流电(感觉阈)。能引起手臂肌肉收缩,但还能容许松手脱离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放开”电流。直流电的“放开”电流约为75mA,交流电的“放开”电流:儿童为2~5mA,妇女为5~7mA,男人为7~9mA,取决于手臂的肌群大小。
--这个值可是相差了十倍了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的肌肉控制、神经传递都是靠微弱的电信号传输的,而低频的脉冲冲击明显更容易是其失控,应该把人体也视为一般“电器”来看待,是有一定的抗干扰阀值和敏感频段的。


当然,如果电压更高、电流更大,那就不管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都肯定是死翘翘了...

相关链接:
http://linyu.qiang.blog.163.com/blog/static/2485118220073291367184
相关链接:http://jxwbob.blog.163.com/blog/static/1143868200685105917688/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xwj| | 2008-1-8 14:29 | 只看该作者

比如图片,变化的或剧烈变化的图对眼睛、心灵的“干扰”

比如我的签名,就是“干扰”太大了
偶晚上就换个没"干扰"的:-)

呵呵^_^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computer00| | 2008-1-8 14:52 | 只看该作者

神经传导是靠电流的,但是我记得肌肉收缩是靠化学物质的

具体好象是乙酰胆碱。 

神经元细胞平时内部电位略比外部低(静息电位),当受到刺激时,细胞一端电平发生翻转,
这个电平翻转又引发神经元细胞膜附近其他地方电平翻转,如此很快地传递到神经元末端。
然后再引起什么东西释放乙酰胆碱的(不记得了,好象什么板来着),乙酰胆碱就会让肌肉
收缩。要松开肌肉,需要释放乙酰胆碱水解酶,将乙酰胆碱水解。而神经性蛇毒就是抑制了
乙酰胆碱水解酶起作用,结果就导致肌肉收缩而不能松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sharpchang| | 2008-1-8 17:18 | 只看该作者

那请问几位大峡?

我的模拟放大电路如何消除手机来电的干扰类!
当GSM手机在一接通是,输出有好强的干扰信号!
怎么消除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冬来顺| | 2008-1-8 17:21 | 只看该作者

EMC EMI

EMI测试是出于什么目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chunyang| | 2008-1-8 20:58 | 只看该作者

小x说的有道理

    但我提到的“潜意识”也是存在的,人的认知很多时候都存在模糊性,推敲一下弄明白也是必要的,“度”才是一切的关键。我发前帖的前提是有人提到“远远小于”这个概念,当年联通做广告也是这么说,这显然是大有问题的。小于或准确的说略小于我完全同意也会这么宣称,但“远远小于”就是概念问题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PowerAnts| | 2008-1-8 21:08 | 只看该作者

需要用峰值场强来衡量

还有日辅射剂量指标,记得有这么一个标准的,现在电脑里索不到了。

峰值场强,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类似于激光,虽然激光致盲的能量小于探照灯每秒输出的光能量,但二者直射眼睛的后果却大不一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

主题

378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