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管理
巴菲特说:我很理性。很多人比我智商更高,很多人也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
你必须能够控制自己,不要让情感左右你的理智。
一个人的理性来自两个方面:先天性格+后天情绪管理。先天无法改变,能改的是后天。
情绪管理内容很丰富,但我只想强调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理性思考和决策。
哪怕你当时多么伤心、多么愤怒,你的行为都是理性思维做出来的。
哪怕事后有人说你没有人情味,这些都不重要。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感受并接受你的情绪,其次判断情绪带给你的信息是否正确,最后用理性思维切断情绪对你决策系统的影响权限。
2、人际管理
巴菲特说:选择任何一位正直的人作为工作的同事。
归结起来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我不与我不喜欢或不敬慕的人打交道。这是关键所在。
在看人方面,巴菲特注重合作伙伴的人品。
正如《墨子》有云:“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简单理解,就是人品比能力重要。这与巴菲特用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现实中,一个如果你能力很强,但人品很烂,合作时你就是个定时炸*。
反过来,如果你的能力或资源有限,但你人品好,对方依然会选择跟你合作。
但往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就是交朋友太随意。
就算不怎么喜欢或认同,在“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传统思维下依然成为朋友。
如果交的朋友人品差,这多出来的路就是一条邪路。在利益驱动下,朋友之间“杀熟”的套路太多,防不胜防。
与其这样,还不如没有。
所以,在人际管理上,交朋友更多的是看中人品,而不是看对方利用价值的大小。
3、目标管理
巴菲特说: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我工作时不思考其他任何东西。我并不试图超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
在标的选择中,巴菲特和合伙人查理.芒格准备三个框架:难以理解的公司、能理解但不可投资的公司、能理解并可投资的公司。
这三个框架实际上说明,巴菲特和芒格承认自己在认知、智慧、能力上局限的性,并据此做出理性的应对方案。
换句话说,他们在制定目标时,只寻找可以跨过一英尺高的方法,之上的哪怕在美好也不会去涉及。
清楚自身的局限性,并坦然承认且能自然的说出来,以及制定相适应的计划方案并付之于实施。这才是目标管理的精髓,也是成功的关键保障。
但现实是,认清自己局限并敢于承认的人凤毛麟角,而那种自称拥有飞越七英尺高能力的人多如牛毛。
急功近利,俨然是当下的主流价值观。而你要做的,就是认清自身局限,并勇于承认和接受。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虚怀如谷,用“空杯”心态去学习和提升自己跨越一英尺栏杆的能力。
待到潮水退却时,你在岸边笑。
因为,那些裸泳的人连一英尺栏杆都无法跨越。这就是做好目标管理的最好回报。
未来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而稳定的本质,就是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投资思维规划职场发展路径;
并通过自我管理来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以保障航道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