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享] EMI 的工程师指南第 6 部分-采用离散 FET 设计的 EMI 抑制技术

[复制链接]
1782|21
 楼主| airwill 发表于 2019-12-1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介
本系列**的第 1 部分至第 5 部分中,介绍了抑制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 (EMI) 的实用指南和示例,尤其是针对采用单片集成功率 MOSFET 的 DC/DC 转换器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探讨使用控制器驱动分立式高、低侧功率 MOSFET 对的 DC/DC 稳压器电路适用的 EMI 的抑制技术。使用控制器(例如图 1 所示同步降压稳压器电路中的控制器)的实现方案具有诸多优点,包括能够增强电流性能,改善散热性能,以及提高设计选择、元器件选型和所实现功能的灵活性。
对于与降压稳压器的不连续输入电流(或升压稳压器的不连续输出电流)相关的低频 EMI 频谱幅值,采用传统的滤波器级进行处理相对容易。然而,与开关换向期间电压和电流的尖锐边缘相关的高 dv/dt 以及 di/dt 会产生谐波分量,从而导致出现更大的问题。高电流栅极驱动器(在电压低于 100V 时,通常集成在控制器中)可以以极高的速度开关功率 MOSFET。传统硅 FET 的转换率通常大于 10V/ns和 1A/ns,基于氮化镓 (GaN) 的器件转换率可能更高。我对本文第 2 部分中梯形开关波形的时域特性与其频谱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波形的最陡斜率决定高频频谱的渐近包络,因此,采用降低 dv/dt 和 di/dt 的方法有助于降低产生 EMI 的可能性。
图 3 的原理图标出了降压调节器电路 [6] 的关键高频功率回路,代表了具有高转换率电流的电路元件。可以对升压、反相降压-升压、单端初级侧电感转换器 (SEPIC) 和其他拓扑进行类似检查。最大限度缩减功率回路的面积至关重要,原因是该参数与寄生电感和相关 H 场传播成正比。主要设计目标是通过减小寄生电感最大程度提升寄生 LC 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由此,降低存储的无功能量总值,减少开关节点电压峰值过冲和振铃。此外,达到临界阻尼因子的等效电阻实际上更低,因此任何振铃都会更早衰减 - 在高频时的趋肤效应增大回路的寄生电阻时更是如此。
图 4:DC/DC 降压稳压器原理图,其中标示出 PCB 布局的重要节点和走线
图 5 显示了功率 MOSFET 及输入电容的两种横向回路布局。功率级位于 PCB 顶层,控制器放置于底部。横向回路设计在顶层存在循环电流(图 5 中用白框表示),该电流在第二层接地平面上感应出映像电流,以抵消磁通,从而降低寄生回路电感。
更具体来说,修改图 5b 中的布局,使高侧 FET (Q1) 旋转 90 度。这样可以改善 Q1 的散热效果,从而更好地进行热管理,并可以在 MOSFET 附近方便地放置外壳尺寸为 0603 的低 ESL 电容 (Cin1),以实现高频去耦。考虑到功率级元器件的 U 型布局方向,较短返回连接的输出电容将放置在低侧 MOSFET。
此外,开关节点覆铜多边形区域只包含电感焊盘以及连接 MOSFET 所需的最小面积。接地平面覆铜区可屏蔽将 MOSFET 连接到电感端子的多边形覆铜区。SW 和 BST 的单层布局意味着 PCB 的底侧不会有 dv/dt 较高的过孔。这样可以避免在 EMI 测试期间,电场与基准接地平面耦合。最后,在电感两侧各使用一个陶瓷输出电容 COUT1 和 COUT2,优化输出电流回路。在输出端引出两个并联的返回路径可以将返回电流分成两部分,有助于减弱“地弹反射”效应。
图 7a 所示为,图 4 中的稳压器采用图 6 中的优化布局时,使用宽带探头测得的开关节点电压波形。振铃不明显,只存在低幅度过冲和下冲,表示 50MHz 以上时 EMI 性能良好。为进行对比,图 7b 显示了采用图 5b 所示横向回路布局的类似测量结果。优化布局的峰值过冲降低约 8V。
图 8:CISPR 25 传导发射测量结果,(a) 频率范围为 150kHz 至 30MHz,(b) 频率范围为 30MHz 至 108MHz
总结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瞬变是传导 EMI 和辐射 EMI 的主要来源。本文重点介绍在使用控制器和外部 MOSFET 的 DC/DC 稳压器电路中,有助于降低 EMI 的 PCB 布局。关于布局的主要建议包括,尽量减小布局中的电流“热回路”面积,避免阻断电流路径,采用具有内部接地平面的多层 PCB 结构实现屏蔽(性能远超双层 PCB),以差分对形式敷设短而直接的栅极驱动器走线,以及通过尽量减小开关节点覆铜区域面积来降低电场辐射耦合。
优化后的 PCB 布局有助于改善稳压器的 EMI 信号(与降低 EMI 的其他常用“修复”手段不同,不会牺牲效率或热性能)。尽管本文围绕 EMI 敏感的同步降压功率级进行论述,但只要能确定关键回路并实施文中建议采用的布局方法,通常可以将这些概念推广至任何 DC/DC 稳压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1xlf 发表于 2020-1-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Y电容抑制EMI的作用是什么?  
i1mcu 发表于 2020-1-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i是屏蔽的意思吗  
pmp 发表于 2020-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在源头上把EMI减到最小  
mmbs 发表于 2020-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I滤波器和EMC滤波器的区别?
1988020566 发表于 2020-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I滤波器就是低通滤波器吗?  
lzbf 发表于 2020-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EMI噪声抑制作用吗?
houjiakai 发表于 2020-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抑制EMC及EMI的方法有那些?  
youtome 发表于 2020-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进行电磁干扰的抑制  
youtome 发表于 2020-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I滤波电路  
cemaj 发表于 2020-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抑制30-50Mhz EMI用什么铁芯  
jimmhu 发表于 2020-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I,EMS,EMC测试都有什么
cemaj 发表于 2020-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I电路里的Y电容是什么原理  
51xlf 发表于 2020-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抑制高速PCB设计中的EMI
youtome 发表于 2020-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在高速PCB设计时做好EMI控制
i1mcu 发表于 2020-1-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抑制开关电源的EMI
houjiakai 发表于 2020-1-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I,EMC,ESD如何防止  
pmp 发表于 2020-1-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I屏蔽材料是什么   
lzbf 发表于 2020-1-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解决连接器的电磁干扰EMI并预防
mmbs 发表于 2020-1-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运用及EMI抑制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欢迎进入 TI 模拟技术论坛!

556

主题

17729

帖子

88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