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s公司的**《双向可控硅成功应用的十条黄金规则》。

[复制链接]
4000|14
 楼主| qvb123 发表于 2009-1-1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当负载短路或感应电流很大(即正常工作时突然的电流很大)时候负载炸/接着可控硅轰!<br />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到底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材料选择,还是其它什么原因?<br />&nbsp;&nbsp;负载为400-1000W的灯(具体为20个左右40W的)。<br />&nbsp;&nbsp;问题:图上电感大了,是否断电时感应的电压电流也更大?感应电压是否为正常电压的2-8倍,即240*8=1920V?&nbsp;&nbsp;这个电感为3.5mH,是不是有点大了?<br />通常下图的线圈是uH级的,电感太大感应的电压电流也大所以炸?我说的对吗?<br /><br />&nbsp;&nbsp;
 楼主| qvb123 发表于 2009-1-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电路如下图:

具体电路如下图:<br /><br />
chunyang 发表于 2009-1-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电感是为了抑制冷态电阻导致的电流冲击么?

应该加大可控硅的电流和耐压规格。
PowerAnts 发表于 2009-1-1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T1、T2接反了吧

  
 楼主| qvb123 发表于 2009-1-1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加大可控硅的电流和耐压规格。

<br />&nbsp;&nbsp;1:我不否认加大可控硅的电流和耐压规格即换成BAT16后的效果有很大改善!<br />但这个电感大小没有选择标准么?工字电感和环型电感有什么区别?<br />加电感能抑制冷态电阻导致的电流冲击么?据他们说有个什么冷太电流什么的!<br />我搞糊涂了!<br />&nbsp;&nbsp;2:PowerAnts&nbsp;说什么T1、T2接反了吧!完全没道理!那是双向可控硅。
chunyang 发表于 2009-1-1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答楼上疑问

&nbsp;&nbsp;&nbsp;&nbsp;1、如果你的负载是白炽灯,加个电感有必要,但负载是节能灯、日光灯等就反而会带来负作用。白炽灯在冷态时电阻远远小于白炽态(导体电阻的温度特性),所以开机时会有瞬态大电流,尤其是多个小功率白炽灯并联时。但电感的选择要特别注意磁饱和现象,电感的额定电流必须大于开机瞬态电流的峰值,否则一旦发生磁饱和,电感的抑流作用会大幅减弱,同时在可控硅关断时依然会引发反向高压,这就得不偿失了,有关原理分析可见前段时间的相关帖。另外,因工作频率问题,该电感不能用磁芯而应该用硅钢片,和变压器一样,但为防磁饱和硅钢片在插入骨架时不要像变压器那样交叉插入,而是同向插入,最后靠安装座压紧一字形边,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空气隙大大增强耐受磁饱和的能力。<br />&nbsp;&nbsp;&nbsp;&nbsp;2、双向可控硅有触发象限问题,虽然各个象限都可工作,但实际工作中最好处于1、3象限,特别是在强感性负载下。有关原理解释可在网上搜一篇Philips公司的**《双向可控硅成功应用的十条黄金规则》。
 楼主| qvb123 发表于 2009-1-13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yang

<br />&nbsp;&nbsp;&nbsp;&nbsp;&nbsp;chunyang&nbsp;实在是个牛人,但这样搞光这个电感的成本要增加很多了!但据说用环型电感要好多了!不过我还没自己动手测试过!呵呵,谢谢各位!
chunyang 发表于 2009-1-1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形铁氧体芯电感在工频下很容易饱和

&nbsp;&nbsp;&nbsp;&nbsp;我说的工艺成本不高,可在变压器厂定制,用5W变压器的铁芯、骨架即可,而且这么装比交叉装要省事的多,而且绕线又少,价格肯定比同功率铁芯下的普通变压器便宜,几块钱应该可以搞定,当然得有点量,绕线圈数可查查变压器设计手册什么的,变压器厂应该有。<br />&nbsp;&nbsp;&nbsp;&nbsp;
 楼主| qvb123 发表于 2009-1-1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Philips公司的**《双向可控硅成功应用的十条黄金规则》。

Philips公司的文章《双向可控硅成功应用的十条黄金规则》。<br />这文章我仔细看了一下,感觉我的症状应该是<br />(e)&nbsp;超出截止状态下反复电压峰值&nbsp;VDRM&nbsp;&nbsp;<br />遇到严重的、异常的电源瞬间过程,MT2&nbsp;电压可<br />能超过&nbsp;VDRM,此时&nbsp;MT2和&nbsp;MT1间的漏电将达到一定<br />程度,并使双向可控硅自发导通。&nbsp;<br />&nbsp;<br />若负载允许高涌入电流通过,在硅片导通的小面<br />积上可能达到极高的局部电流密度。这可能导致硅片<br />的烧毁。白炽灯、电容性负载和消弧保护电路都可能<br />导致强涌入电流。&nbsp;(症状一致,他所说的方法是可在负载上串联一个几μH<br />的不饱和(空心)电感。&nbsp;)<br />由于超过&nbsp;VDRM&nbsp;或&nbsp;dVD/dt&nbsp;导致双向可控硅导通,<br />这不完全威胁设备安全。而是随之而来的&nbsp;dIT/dt很可能<br />造成破坏。原因是,导通扩散至整个结需要时间,此<br />时允许的&nbsp;dIT/dt值低于正常情况下用门极信号导通时的<br />允许值。假如过程中限制&nbsp;dIT/dt到一较低的值,双向可<br />控硅可能可以幸存。为此,可在负载上串联一个几μH<br />的不饱和(空心)电感。&nbsp;(此时是否就应该将前面的不管是环型的,环形铁氧体芯的,铁芯的方式改变?在负载上串联一个几μH的不饱和(空心)电感就好了?
 楼主| qvb123 发表于 2009-1-13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 6.假如双向可控硅的 VDRM 在严重的、异常的电源

规则&nbsp;6.假如双向可控硅的&nbsp;VDRM&nbsp;在严重的、异常的电源<br />瞬间过程中有可能被超出,采用下列措施之<br />一:&nbsp;<br />&nbsp;&nbsp;负载上串联电感量为几μH&nbsp;的不饱和电感,以<br />限制dIT/dt;&nbsp;<br />&nbsp;&nbsp;用&nbsp;MOV&nbsp;跨接于电源,并在电源侧增加滤波电<br />路。&nbsp;
yewuyi 发表于 2009-1-1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T1、T2反了

  
 楼主| qvb123 发表于 2009-1-1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解决方法:

<br />&nbsp;&nbsp;&nbsp;总的解决方法:1:采用Hi-Com双向可控硅。&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nbsp;&nbsp;负载上串联电感量为几μH&nbsp;的不饱和电感,以限制dIT/dt;&nbsp;用&nbsp;MOV&nbsp;跨接于电源,并在电源侧增加滤波电路。&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样我估计所有问题解决。<br />&nbsp;&nbsp;&nbsp;楼上反复说T1、T2反了?反在哪了?那是双向可控硅!再说也没有T1/T2,你就说T1反了我还说你就是理解错了!
shalixi 发表于 2009-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通时串入一电阻,0.1秒后断开。

  
dai_weis 发表于 2009-1-1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向可控硅是分T1和T2的

可以认为不分,但是在触发的时候是区分那个象限触发问题,建议先好好看看手册中对不同象限触发的图示或说明,你的触发方式也是个问题,尤其是感性负载
chunyang 发表于 2009-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心电感当然是最好的,只是同样电感量下的体积较大

你的负载不算太重,用带空气隙的就应该可以了,最多是铁芯尺寸的选择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

主题

207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