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wst 于 2012-2-4 20:45 编辑
仪表放大器实验
我的问题简单说就是,波形在U1A和U1D构成的差分电路输出Vo1、Vo2处失真。请各位高手与前辈指点与批评……
为了说明问题,详细公布自己的思路与实验记录。学模电就是不能怕麻烦与辛苦啊。我用的是一个LM324构成仪表放大器,电路图是书上常见的。阻值是自己选取的,要输入1KHZ,50mV(峰峰值),输出1KHZ,15V(峰峰值),放大倍数为300倍。电源电压选为±12V,增加了失调补偿调整部分。仿真电路如下图。
仿真时失调与偏置很小,如下图。
以上都是理论,实际电路中,失调很大(失调也放大了)。我参考的资料是科学出版社《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应用》蔡锦福编著。
33、34页
反相放大调零,34页 正相放大器的调零,15、35页差动放大器的调零,47页共模抑制比的测试方法,106页差动放大器的增益调整。
实际测试时没有差模信号源,用信号发生器加反相器(放大1倍的反相比例放大)构成差分信号源。
实际电路原理图:
电路设计时,插针孔的大小没有设计好。还有一些检测点没有加好。
实验过程与记录1. 示波器CH1与CH2同时接信号发生器时
说明两个通道不一致。
2.CH1接VS1,CH2接VS2,使波形的有效值相同(与上图数值相同)。
3.CH1接信号源10mVp-p,CH2接Vo。
放大倍数为1.82V/(10mv*2)=91。
4.CH1接信号源为20mVp-p时,CH2接Vo。波形失真。
5.CH1接信号源为20mVp-p(VS1)时,CH2接VS2。
6. CH1接信号源为20mVp-p(VS1)时,CH2接VS2。CH2反相后。
7. CH1接信号源为20mVp-p(VS1)时,CH2接VS2。CH2反相后。A+B即差模信号40mv左右。
8. CH1接信号源为20mVp-p(VS1)时,CH2接VS2。CH2反相后。A-B即共模信号4.4mv左右。
9. 信号源为20mVp-p时,CH1接LM324的1脚(Vo1)时,CH2接LM324的14脚(Vo2)。
结合第4,说明波形在Vo1和Vo2已经失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会不会是因为失调的原因?测直流偏置量和失调大小。
10.VS1和VS2与地短接后。CH1接Vo。示波器没设置好,有触发电平。但直流偏置有700多mv。
11.调整RW3使失调尽可能小,最小为559mv。
12.调整RW5,失调变化范围不大。
13.CH1接1脚(Vo1),CH2接14脚(Vo2)。
14. CH1接1脚(Vo1),CH2接14脚(Vo2)。A-B即差模信号为-30.8mv左右。
15. CH1接1脚(Vo1),CH2接14脚(Vo2)。A+B即共模信号为0mv左右。
16.为了使Vo的失调尽可能小,采用加大调整量。将R16=100欧换成470欧。补偿量为±12*(470/470+6200)≈±846mv。CH1接1脚(Vo1)不变,CH2接Vo,调整后Vo最小偏置如图所示。(我认为应该看有效值-235uv,不应该看峰峰值,应该对吧。)
17.信号输入端短接后,重新测,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可以看出调整后面的失调对中间的影响不大。
18. 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A-B即差模信号为-32.4mv左右。
19. 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A+B即共模信号为0mv左右。
20.CH1接Vo,CH2接VS1(10mVp-p)。放大倍数为3.28/(10*2)=164倍。
21. CH1接Vo,CH2接VS1(20mVp-p)。放大倍数为6.56/(20*2)=164倍。
22.CH1接VS1(10mVp-p),CH2接VS2。
23. CH1接VS1(10mVp-p),CH2接VS2。A-B即差模信号为12mv左右。
24. CH1接VS1(10mVp-p),CH2接VS2。A+B即共模信号为6mv左右。
25. 信号源为10mVp-p,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波形还算正常,就是波形上下不太对称。
26. 信号源为30mVp-p,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波形失真。
27. 信号源为30mVp-p,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CH2反相后,CH1与CH2波形完全重合。
28. 信号源为700mVp-p,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波形有些失真。不知为什么?
29. 信号源为700mVp-p,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CH2反相后,CH1与CH2波形完全重合。
30. 信号源为700mVp-p,14脚接CH2(Vo2)不变,CH1接Vo。可以看出±12V时LM324的输出最大为22.8Vp-p。
31. 信号源为70mVp-p,14脚接CH2(Vo2)不变,CH1接Vo。Vo与Vo2同相且失真地点基本相同。结合前面的可以确定从中间两个运放开始失真。但也可能是构成的差分信号不够好(从第22----25可以看出)。
32.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小于30mVp-p基本不失真,大于30mVp-p开始明显失真。信号源为30mVp-p,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A-B即差模信号为460mv左右。
33. 信号源为30mVp-p,1脚接CH1(Vo1),14脚接CH2(Vo2)。A+B即共模信号为0mv左右。
34. 信号源为10mVp-p, CH1接Vo,14脚接CH2(Vo2)。Vo与Vo2同相,放大倍数为3.12/(10*2)=156倍。
35.调节RW2使放大倍数为300倍,10*2*300=6V。实验时调为12V左右,即600倍(没有分清幅度与振幅,幅度应该是峰峰值)。与第34比较,Vo已经明显失真。
信号源为10mVp-p时,VS1和VS2并没有失真,10mVp-p时第2;20mVp-p时第5-8可以看出。
现在可以知道在U1A,U1D开始失真,但也不能排除差分信号不够好的因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怎么解决呢?
(题外话:上传太麻烦了,本来已经写好了word文档,图片却不能显示。不知怎么上传,问别人也不会。只能自己摸索,试各种不同的浏览器。。。不支持bmp格式,还要转换格式,太不容易了。不过,总是会了!)
刚才电路仿真了一下,仿真总是理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