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仅靠学校是不够的

[复制链接]
298|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pgf|  楼主 | 2021-2-2 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入校,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手机禁令”通知一出,不少家长叫好。


近年来,家庭作业“电子化”,孩子必须在手机上完成上交,造成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管不住”“免不了”。


电子工具过多介入校园生活,中小学生长时间暴露在电子产品前,容易造成过度依赖手机的问题,损害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电子化”作业对青少年健康的损害,已远大于它所带来的便利。


“电子作业”普遍化也让家长苦不堪言。英语打卡、视频录像、知识问答……凡此种种,名为学生作业,实为家长作业,用手机布置作业变相成了给家长布置任务。“过度依赖手机”的教学已越过家校合作的界限,将课业压力通过手机指令转移到校园外,不但没有给学生减负,还演变成给家长和学生增负。


“手机禁令”能够让作业和功课回归到课堂本身,有效地防范青少年以学习之名过早、过度形成电子产品使用习惯,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减少乃至消除不必要的“电子作业”,能够让家长和学校的角色更加清晰,各自承担应该的责任。


叫好之余,政策的执行还有不少难点,有关规则仍需细化。


受疫情影响,大规模的线上课堂在全国各地开展。用手机上网课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课堂开展的主要方式,手机这一工具的使用也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尽量减少手机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而不是“一刀切”地管理手机使用,否则,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生活。


还需要警惕的是,严令之下,电子作业以家校沟通的形式继续堂而皇之,大行其道。当前,各类家长群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科学管理手机使用不能“误伤”家校沟通。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确沟通和布置的区别,警惕“布置作业”换个“马甲”,以“沟通”形式在各大家长群中复苏。


最后,不得不提醒的是,形式主义仍滋扰校园。上级部门给学校下发的花式任务仍旧“在线”,一面是令行禁止,一面是任务不止,许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任务仍摊派给学校,由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在手机上完成。如何让学校停下这部看似离不开的“手机”,仍需多管齐下,共同呵护一个更加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相关帖子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42

主题

15990

帖子

15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