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充放电

[复制链接]
3345|8
 楼主| 贺信 发表于 2009-7-2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单片机的IO口来对RC并联电路充电,有没有能计算出它充满电的时间呢??请大哥们给小弟赐教
 楼主| 贺信 发表于 2009-7-2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上面的图

K3,K4为拨码开关,即让它接地放电产生负脉冲。4148正极接单片机的INT1<br />C&nbsp;F&nbsp;CK1&nbsp;CK2分别接单片机的P2.5&nbsp;P2.4&nbsp;P2.0&nbsp;P2.1。单片机型号为STC12LE52系列。我现在想知道它的充放电时间……<br />&nbsp;&nbsp;
maychang 发表于 2009-7-23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能计算出它充满电的时间呢”

“充满”理论上需要无穷长时间。
gaohq 发表于 2009-7-2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约3倍的RC时就基本冲满了

不明白你这个电路干嘛用的.
 楼主| 贺信 发表于 2009-7-2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高手研究

Vc&nbsp;=&nbsp;V&nbsp;*&nbsp;(1-&nbsp;e^(-t&nbsp;/&nbsp;R*C))&nbsp;这个公式的结果计算是3--4的RC时间。可我的关键不在这里!!我想这个电路的关键在与单片机IO口充电电流有关而放电也与其IO口内阻有关!!不知道那位大哥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br />&nbsp;&nbsp;这电路开始电容上是高电平,当拨动就接地而产生负脉冲,其后单片机IO口又对其充电,这样就有个充电时间<br />&nbsp;&nbsp;这电路我觉得很有讨论价值,是个很好的下降沿产生电路!!<br />高手们请研究下咯<br />&nbsp;&nbsp;&nbsp;希望大家把它捏透
maychang 发表于 2009-7-2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要“捏透”?

单片机I/O口作输出,内阻很不确定。尤其是51系列单片机,上拉和下拉相差很大(所谓弱上拉),早期型号与后来的型号生产工艺不同,内阻相差也很大。没有内阻这个数据,没办法计算。
oldli 发表于 2009-7-2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做实验设备?

不要直接引用单片计算机的I/O脚,建议用三极管隔离一下,最好用光藕隔离,以保证单片计算机的安全和实验计算的准确。
fzyuan 发表于 2009-7-2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主一点基础知识:

你图中用的那个二极管的型号是1N4148,而不是IN4148,1N是指1个PN结的意思。
 楼主| 贺信 发表于 2009-7-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

问题基本解决<br />&nbsp;&nbsp;即使是同样批号的内阻也是差别很大!!其充电的时间真的没法统一或相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

主题

305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