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改一下: 鉴于我司研发文档、FAQ、DataSheet等文档不完善,只能请教了一下当时的R&D。看着他仍然在不完善文档的情况下孤军开发STC32M4的身影,以我司的特色文化下,对您的此次提问已经尽我所能的动用资源进行技术支持。后续问题也将尽力支持,我的邮箱是NT018@qq.cn,欢迎垂询任何问题。
1 早期STC15系列增加了T2,但是考虑实际用户的需求,鉴于寄存器地址紧张(设计上也为了考虑更低的成本),连中断标志位都隐藏了(没有分配地址,总线不可访问),并且做了自动清除。具体的清除方法是xxx。当时设计的时候考虑8051已经有了两个定时器,而更多的场合需要不是太复杂的阉割版本的定时器就足够了,既节省了空间,又很实用。
2 STC8系列的定时器虽然增加了xxx功能,但是我们由于历史的包袱,保留了和我们上一代芯片的兼容性。在更合理和更兼容上,我们为了客户的平滑升级,最终选择了后者。对于新一代的规格书中对此问题描述不清,而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在此也感谢有您这么认真的客户帮我们测试。我们下一班规格书变更中将对此进行修改,预计下周能review结束并发布。
3 根据你复现问题的例子代码中的功能,可以参考非本人原创的某德国工程师做的基于AVR MCU的一个硬件定时器实现一堆软件定时器的xxx项目。如果确实有多个定时器并且需要此功能的需求,欢迎提供给我们,我们下一版芯片定义的时候会酌情考虑。您的痛点,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旦采用,会有精美烧写器的海报赠送。
xxxxxxxx 这事不用说谁是标准,事实上存在的都知道有合理性。 不用扯intel,大家也知道8051在那个时代设计的很多细节的局限性。但是就定时器的这个功能来讲,局限的还是STC15。你看看STM32的定时器,不管有多少个,功能都是一样的。xxxxx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