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阻三极管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三极管的内部串联一只电阻R1在b极上,并且b-e结上又并联一只电阻R2。有了R1、R2,可以省去电路的匹配电阻,从而简化电路,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带阻三极管近年来在彩电:、碟机、功放等电器中应用日益广泛。
熟悉其内部结构,了解其命名规律,有利于维修中的变通代换。本文介绍Rohm(罗姆)公司的DT系列带阻三极管的命名规率。
命名规律
该系列带阻三极管命名主要由5部分组成,例如DTAll4E,就是由DT、A、1、14、E等5组字母及数字组成。实际中三极管标志省略了第1部分字母,如DTAll4E只标志为All4E,也有些标志为TAll4E。要注意的是,有部分产品的后缀“E”标在All4的下方,不熟悉的朋友容易看漏型号的后缀。
1.第一部分“BT”表示是ROHM公司的产品标志,不过也有其他公司产品打上该标志的。
2.第二部分有A、B、C、D四种,类似于日系三极管的2SA、2SB、2SC、2SD系列分类,其c、e极间最高电压及最大电流见下表。
标志 | 类型 | 电压(V) | 电流(mA) |
A | PNP | -50 | -100 |
B | 500 |
C | NPN | 50 | 100 |
D | 500 |
3.第三部分“1”表示是带阻三极管类别。
4.第四部分的2位数字表示三极管b极串联的电阻R1的阻值,主要规律如下: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左边一位数字表示数值,其中“2”是2.2的缩写,“3”是3.3的缩写,“4”实为4.7;右边一位数字表示10的几次方,眼色环电阻的读数规律类似。
5.第五部分的字母表示三极管的b-e结问并联电阻R2的阻值,规律如下:
E:R2=R1G:R2阻值按照上述“4”所述的Rt阻值规律读数,但该管R1阻值特殊。为Oa
有些公司的带阻三极管只标志数字,如1201,全称是东芝的RNl201,还有RN2201等系列;松下公司的带阻三极管是UN4211等系列,实物只标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