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指出,女性初育年龄和退休年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延迟退休和鼓励生育两个政策目标可能存在冲突。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提高生育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指出,延迟退休和鼓励生育两个政策目标可能存在冲突。 5月24日,封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论坛中表示,通过整合25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数据发现,女性初育年龄与退休年龄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延迟退休年龄会导致一些女性生育年龄相应提高,而生育能力随着女性年龄增长而自然下降,不利于生育率的提高。也有研究证实,生育年龄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她说。 封进还指出,相比于父代超过退休年龄之前,父代超过退休年龄之后的子代生育率有显著提高,幅度为44%-61%,说明子代会根据父代退休时间规划自己的生育时间。 “不只是中国,世界上也有很多其他国家有祖辈帮忙带孙子孙女的传统。如果祖辈退休的早,就有时间精力帮忙带孩子,反之就可能做不到,间接推迟了女性的生育年龄。”她说。 封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盘考虑延迟退休和鼓励生育这两个政策,这也凸显了弹性执行延迟退休政策的重要性。“让不想延迟退休的按时退休,想延迟的延迟,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女性的生育困境。” 但无论如何,封进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出生率较低的现实难以改变,人口老龄化也将进一步加剧。因此,人口政策的重点可以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