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其它产品/技术]

【每日话题】单核 MCU 迁移到多核 MCU:分享挑战与应对之策赢百枚家园币

[复制链接]
楼主: 21小跑堂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没做过单核MCU移植多核MCU的应用,不过单核到单核的移植倒是有所体会,应用层设计上可以保留使用,底层设计需要更改为相应MCU的文件,个人认为若是单核到多核移植,操作上可能更复杂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flyingstar01| | 2024-12-21 10:29 | 只看该作者
汽车行业采用AutoSAR开发,涉及到迁移的话,只需要对底层驱动和中间件进行重构,以适应多核环境。这可能包括修改中断处理、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丙丁先生| | 2024-12-21 12:22 | 只看该作者
将单核MCU迁移到多核MCU上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仔细规划和执行。以下是一些经验和心得,可以帮助更快速高效地实现代码迁移和新的应用构建:

1. 评估需求和选择合适的多核MCU:首先,需要评估应用的需求,确定是否需要多核处理能力。然后,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多核MCU,考虑因素包括性能、功耗、成本等。

2. 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在开始迁移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迁移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分配、风险评估等。这将有助于确保迁移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模块化设计:将原有的单核代码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其更容易移植到多核环境中。这可能涉及到将某些功能拆分成独立的模块,以便在不同的核心上并行运行。

4. 使用RTOS或中间件:为了简化多核系统的开发和调试,可以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或中间件。这些工具可以提供任务调度、通信机制等功能,帮助更好地管理多核系统。

5. 优化通信机制:在多核系统中,不同核心之间的通信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机制,如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等,以确保高效的数据交换。

6. 逐步迁移和测试:不要试图一次性将所有代码迁移到多核MCU上。相反,应该逐步迁移,每次只迁移一部分代码,并进行充分的测试。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大规模的错误。

7. 利用硬件加速:多核MCU通常具有硬件加速功能,如DMA、加密引擎等。在迁移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硬件加速功能,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8. 持续学习和改进:多核系统开发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在迁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持续学习和改进,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将单核MCU迁移到多核MCU上需要仔细规划和执行。通过评估需求、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模块化设计、使用RTOS或中间件、优化通信机制、逐步迁移和测试、利用硬件加速以及持续学习和改进,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实现代码迁移和新的应用构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zwjiang| | 2024-12-21 12:52 | 只看该作者
多核开发要做好 核之间的通讯 及 核资源分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zps136631| | 2024-12-21 13:09 | 只看该作者
将单核开发迁移到多核MCU上这个目前还未接触过,不过这个可能是不错的方向,可以开发更多好玩的产品,促进科技发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blust5| | 2024-12-21 14:07 | 只看该作者
多核系统的关键是两个核心的任务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任务协调,处理不好的话反而会影响代码执行效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lvyunhua| | 2024-12-21 15:4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用是单核,现在也是用的单核,估计将来也还是用单核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stb988| | 2024-12-21 19:0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很多都是双核设计,但是只能用到其中一个,不知道英飞凌的双核可以同时运行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y7y7y7| | 2024-12-21 21:54 | 只看该作者
多核之间数据交互方式有几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飞天鸣人| | 2024-12-23 11:31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没有移植单核程序到多核的经验,想必移植需要考虑运行核心的分配问题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goyhuan| | 2024-12-23 14:59 | 只看该作者
多核是不是实时性和处理任务的合理安排,把重复的简单的控制用低功耗,把运算和分析给处理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springvirus| | 2024-12-23 15:49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玩过多核MCU,不过感觉挺有意思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哈悟哈悟| | 2024-12-23 19: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真的很好,希望有经验的兄弟们分享分享,值得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穿西装的强子| | 2024-12-24 1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穿西装的强子 于 2024-12-24 10:30 编辑

以我将STM32F407移植到IMX.RT1176双核经验来分享
单核快速移植到多核MCU最主要的几个方向:
1.熟悉单核与多核的驱动相关配置与功能;
2.多核之间的通信;
3.确定多核内容分配;
4.代码的统一性,例如驱动接口,应用接口等,这会很快速的让你移植;
5.实时系统的使用,例如RT-Thread,驱动配置及应用都很容易统一接口并快速移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jlc317| | 2024-12-24 15:46 | 只看该作者
多核MCU没玩过,单核见识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wuliangu| | 2024-12-24 16:53 | 只看该作者
多核的MCU还没有去了解过, 以后找时间去看下相关的资料才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飞思啦| | 2024-12-24 17:0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多核应该向应用层屏蔽其功能,由系统层面负责多核的分配,除非应用层指定只需要运行于单核心上面,这方面linux已经做得很好了,应用层只需要做好线程间通讯就行了,不用考虑多核心运转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eyesee2008| | 2024-12-24 18:06 | 只看该作者
单元模块复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middle1102| | 2024-12-24 19:09 | 只看该作者
程序设计从单核MCU迁移到多核MCU上,需要对原来的代码进行模块化划分,将独立模块化的程序放在一个核里,不同的核之间进行消息传递交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Chasel@| | 2024-12-25 09:0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我来说,在多核开发中,最有难度的是核与核之间的通信以及调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